曾千梅 西华师范大学计财处
高校科研经费组成复杂,构成组分众多,如下表,基本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组成如下: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表序号 经费预算项目 批准预算(元) 已支出金额(元) 结余经费预算(元)1 仪器/设备费2 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3 测试/计算/分析/化验/加工费4资料费5 数据采集费6 能源(燃料)/动力费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知识产权事务费8差旅费9会议费10 国家交流与合作费11 实验室改装费12 专家咨询费13 劳务费14 印刷费15 协作费16 其他支出7 17 间接经费研究绩效1研究绩效2管理绩效
由于高校科研项目条目繁多,所以也造成了在预算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1.项目经费预算与使用之间不能很好地吻合。项目负责人常常因为项目是自己的,所以在经费使用过程中随意改变额度且未上报上级科研或财务管理部门,使经费支出变的随意,严重偏离了预算比例,这就导致经费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导致后面审计出现问题。
2.项目各科目之间的经费交叉使用情况严重。主要指某项目支出经费内容不符合所预算内容,比如将试剂费用当做材料费用使用。这种交叉混用会造成后期的经费预算与支出算和决算不一致,造成经费的无效使用。
3.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监督体制不健全。由于国家和各高校目前科研经费监督体制尚不健全,使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以至于会出现违规、违纪现象。
4.经费在预算时申报人间缺乏沟通和共享,导致经费无效而导致浪费。比如,对于相同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他们常常需要预算购置某设备,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通用设备的重复购置,造成经费使用的浪费。
5.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或各二级学院以及申报人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重视度不够。一般认为,项目经费预算是项目负责人的事情,只要拿到项目就皆大欢喜。但是对于新入职人员,由于缺乏经验,随意制定预算各科目金额,根本没有意识到经费预算是经费有效合理使用的合法依据,这就会影响结题时的经费决算和财务审计。
针对上述科研经费预算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可通过以下办法和建议解决:
1.科研经费的使用应该严格与预算(额度)吻合。在项目预算时,一定要做到精确,每个科目额度合理,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超支超额或额度不足现象。
2.科研经费使用科目应严格按照预算科目的申报额度和内容进行。因为经费科目繁多,所以在做预算时要根据需要,严格规划好每个科目的额度,以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交叉使用情况。
3.通过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法律约束和监督科研经费的预算和使用。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监督体制,尤其是能够对科研经费的预算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全程监管是保证经费有效合理使用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项目经费的预算方面,更应出台有效的制度标准,使预算走向科学而规范化的道路,也是为经费预算和使用能更好的契合。
4.申报人在科研项目时的各科目预算应该共享。在上报申报预算时,申报人之间或者各二级学院可以对项目预算进行初步审核,尤其是涉及到设备方面,对于申报了相同设备的人员予以通知,以便更合理利用经费,以免重复购置设备,造成经费的无效使用。
5.严格履行预算规则并以严谨的态度执行项目预算。目前在项目申报预算过程中,主要是参与者和负责人就是项目负责人,无财务人员参与。一方面项目组负责人要对所申报的预算内容熟悉,要考虑周全,也要对支出的估计准确。同时,二级学院也应该成立相应的审核小组,对项目预算进行初步审核,判断其合理性。
总之,虽然高校科研经费预算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各科研人员和学院学校只要建立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之有效的监管体制,就能保证项目预算合理而有效,也保证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