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新型师生和谐关系建构

2019-03-12 04:52孙小雯任凤琴
理论观察 2019年11期
关键词:哈贝马斯师生关系

孙小雯 任凤琴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11 — 0127 — 04

上个世纪90年代,一股社会学理论与教育学相结合的方法论思潮以现实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显现出不容忽视的作用,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理论,由此逐渐融入我国教育大环境。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尽管具有不同程度的乌托邦色彩,但其理论内核在促进师生沟通、处理师生关系以及提高教育实效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师生和谐关系建构一直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师生关系也面临着相应地挑战,如何利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建构师生和谐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时代课题。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内涵

(一)理想的语言情境

交往行为理论强调,交往过程中,语言是最基本的媒介,交往的参与者需要通过语言使沟通更加顺畅,从而促进交往的有效实现。同时要通过言语的有效性为交往的合理性奠定基础。哈贝马斯将“言语有效性”概括为:“对于客观世界陈述的真实性要求,对于主观世界表达的真诚性要求,对于社会世界建立人际关系的正确性要求。”

一方面,强调三个不同的世界象征性的表达了交往活动的参与者必然要与其中一个世界发生关系,也就是说,交往行为的达成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互动基础上的,并且依赖于人所存在的某一世界,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背景,否则,交往行为就无法实施。另一方面,强调交往的效果得益于言说者和听者对语言的运用与理解程度,得益于主体间能否建立起理想的语言情境。语言是交往行为参与者进行交往时的重要载体,在主体间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使用符合社会规范的语言范式,建构理想的语言情境,最终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实现交往的目的。但是,哈贝马斯宣称的所谓“自由、平等、民主”的理想语言情境不可避免地沾染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其本身就已经忽视了不同“生活世界”人自身的差异性,陷入“自我中心”的误区。

(二)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即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主体”间的交互主体性,是建立在主体间平等基础之上的。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集中凝练,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后期人性异化现象提出的。在工具理性和工具行为的指导下,人作为孤立的个体存在,缺少现实的人文关怀,不和谐的、扭曲的人际关系势必会导致社会合法化危机的出现。哈贝马斯指出,要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核心是构建“主体间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多主体间的关系,即主体间进行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按照必须遵守的规范进行的,而必须遵守的规范规定着相互的行为期待,并且必须得到至少两个行为主体(人)的理解和承认。”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传统主客二分思想的扬弃和超越,不是简单地模糊主体—客体之间的界限,而是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简而言之,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用主体间结构代替了传统主客体间的不平衡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育主体的话语权,更要注重受教育主体的话语权,使两者之间形成平等、尊重、相互理解的交往关系。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只有在相互交往過程中,人的主体性才得以彰显,思想得以碰撞交流。

(三)“生活世界”理论

哈贝马斯在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生活世界”观点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阐述和研究,丰富和发展了“生活世界”内涵。他认为“生活世界”是主体间交往得以正常开展的现实基础,并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进一步研究“生活世界”。从外在表现看,生活世界包含三个方面: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社会世界,三者是相互关联发生作用为生活世界奠定基础。所谓客观世界,是指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世界,指人自身在交往中产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愿望;社会世界则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构成的世界。从内在构成看,“生活世界”是由文化、社会、个人三部分组成的。文化被视为知识的“存储器”,为人们提供交往的媒介,使文化在人们的交往中得以继承创新。在哈贝马斯看来,社会是多种合法秩序的集合体,起到维系和巩固世界的作用;把个人理解为“使一个主体在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方面具有的权限。”由此可见,交往行为要依托于“生活世界”,交往主体、手段、过程都离不开实践,离不开生活世界。参与交往的社会主体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活世界的影响,只有生活世界得以合理化,交往行为主体才能互相理解、互相认可,呈现出合理的交往模式。

二、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剖析

“高等教育传递的文化承载着社会所倡导的精神与文化,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迁,师生关系出现了种种异化现象,使得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面临严峻挑战,师生关系愈发紧张。

(一)师生关系非常态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PPT教学、“慕课教学”以及线上实时互动等多样化、时代化教学形式,弥补了“板书式”教学的弊端,教学课程改革已然成为现代教学发展的大势。面对新时代教学模式下的新要求,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愈发成为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核心要素。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共同努力,同样地,师生关系的构建及维系也离不开双方的共同努力。当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出现了严重扭曲的现象,师生关系正逐步趋向淡漠化。究其原因:第一,功利化倾向严重。社会转型与变迁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功利性特点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教育教学环节,不仅使教育过程掺杂了利益要素,也使师生关系的建构发展为以物质利益为基石。教育实践中的形式主义和权利主义是影响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重教书轻育人,对学科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实现满负荷;相比较之下,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引领与培养则略显薄弱,使师生关系衍变成纯粹理性活动的产物。第二,全媒体技术的双重性。所谓全媒体,即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方式,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全媒体背景下,一方面,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一样甚至更出色的完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的藩篱,以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新呈现、教学效果的新进阶;但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更多地展现出科技理性的特征,代替了师生之间原本的人文情怀,导致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减少、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课件的重复利用度高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第三,缺乏互动情境。新课程改革(新课改)从教育目标、师生关系、课程评价等不同角度对基础教育过程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突出民主化在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当前,新课改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与现阶段应试教育体制并不匹配、教师难以平衡科研项目、教学任务以及师生间的关系以及课堂之外的生活式教学交往活动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师生间本应密切的关系难觅踪迹。

(二)教学模式固守“单主体”结构

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十分注重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双向互动,师生有效的互动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实效。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生关系的质量取决于互动的质量,师生关系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程度。

“单主体”结构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凭借在知识储备、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在师生关系中既体现教育主体的特性,又发挥其主导性,使教育客体的能动性、积极性被忽视、被弱化。再者,角色定位效应影响下师生之间构成的严格管理梯级,即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不良师生关系。在这种观念的制约下,扭曲了师生间的正常关系、打破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矛盾冲突,再者,大数据的出现及发展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平台、新载体。全媒体融合背景下,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使用新技术手段的机会大大增多,相应地师生之间的互动减少,互动效果更是大打折扣。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主体也由教师主导过渡为师生群体共有,弱化了教师的主导性、权威性,继而促使教学模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主体结构已不再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师生关系向平等性、民主性、开放性过渡。单主体结构的教学模式使得教育浅显的变为给予与被给予、帮扶与比帮扶的关系,而理想的教学模式则应为师生双方建立在交流、沟通、互帮、互助基础上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契合。以此为前提,教学模式必须实现由单向度的结构向双主体结构转化这一过程。

(三)教学内容“去生活化”

面对受教育者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群体,教育者既要实现自身科学研究的任务,又要妥善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学实效,忽略了与学生在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因此,在教学内容这一环节,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去生活化”现象。“去生活化”具体表现为:一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偏重学科的理论内容,忽视其内在包含的现实性,往往只是空谈理论,不善于引导受教育者将理论内容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很难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二是,教学效果的实效性,要求教育者密切关注时事热点,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但目前部分教师存在刻意规避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不能及时给学生以正确引导。进而导致把学科知识视为一种抽象性存在,不适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三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匮乏,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形式仍然占据主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师生交往活动被‘物化为一种以传递理论知识和科学技能为核心的工具和手段,被简单理解为一种纯粹的理性活动”,这也是导致师生之间的交往仅停留在授课这一形式的原因。新时代背景下,沟通和合作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更要关注师生间的互动交往,尤其是“生活化”交往。

三、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建构师生和谐关系的启示

“在以往的教学研究中,对交往行为理论的认识停留在工具理性阶段,认为交往是一种方式,但是互动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具有本体论价值,是系统性的,并且具备整体性特征”。从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出发,将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融入师生关系建设,对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大有裨益。

(一)平等性——师生和谐关系的价值追求

新时代,民主、平等的社会思潮盛行,建构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题中之义。民主、平等的社会思潮由社会层面折射到学校层面,其作用范围便集中于改善学校大环境,不可避免地将社会效应波及到师生关系建设。以往“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的观点都不再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因此,师生关系的建构在遵循交往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以社会关系变化发展为现实指引。作为交往行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双方必须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充分肯定对方存在意义和价值为前提,只有树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交往的意识,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平等性师生关系离不开理想话语环境的渲染。哈贝马斯认为,教育者必须选择一种话语环境,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和谐、平等的理想话语环境是保证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外在保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石。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可靠的,以便受教育者可以保证汲取及分享的教育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教育者必须真实表达他的意图,以便受教育者可以充分信任教育者传递的教育内容。以此最大程度上保证参与交往活动的主体间不是表面上的平等,而是在实践中真正都平等地享有话语权。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做到人格上的平等,还要做到师生关系中地位平等,即要求教师尝试放下“教师权威”的优越性,重视学生的本体论价值,教师与学生双向发力致力于优化教育过程。理解尊重学生的差异是师生关系趋向平等的又一重要体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可避免的具有差异性。教师应该做到尊重不同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潜在性,使处于独立主体状态下的学生,在与教师的教育交往中,在双方的相互理解下,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能动的接受教育的能力主体。

(二)双向互动性——和谐师生关系的交往方式

交往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或特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各种形式、性质的互动的外在呈现形式,是一个双向构建的过程,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互动发展而来的。良性的交往双方均是独立的個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地位,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参与,而是能够自主地选择何时交往、怎样交往,否则一切都会变成圆圈式运动,重新回到传统教育模式的老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交往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理论使双方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深化理论精华,深层次地总结和吸取教育实践当中的经验教训。

与日常的人际交往相比较而言,师生交往除了具有一般人际交往共有的特点外,也有自身的特殊性。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其工作性质对于师生关系的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师生间的和谐交往不仅影响人才培养的过程,而且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新时代要求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模式,把关注点转移到师生的双向交往互动上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相辅相成,共同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过程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如儒家经典《礼记》所说:“教学相长也”,学生向教师学习的同时教师也应向学生学习,从而使主体间性理论内化并融入到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中。

(三)生活性——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的现实基础

学生时期是人成长过程中特殊而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凸显的特点是对爱和归属的需要。在校园生活中,他们不仅需要一个有利于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场所,更需要一个能表达感情的场所,需要一个能够被信任的成长环境。杜威曾说过:“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简言之,教育过程不仅做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要使教育对象的情感得到归属、人格得到尊重。因此,教育者一方面要做到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教育对象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为此,一方面,倡导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建立一个和谐、团结、有向心力、互帮互助的班集体,让每一位教育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爱与被爱的归属感,达成现实关怀;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共享、情感共享、价值观共享。当教育对象遇到困境时,能自然地抛开师生之间的身份界限,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同时教师又能舍身处地的理解学生,使得师生关系离开课堂仍得以延续。融入生活性的师生关系,不仅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能够提高自信心,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生活,而且教师能够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实现,更是教师与学生实现共赢的必然选择。

四、结语

在建构新型师生和谐关系的过程中,吸收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合理内核,并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顺应了新时代对新型师生关系发展的要求,为改善师生间的不良关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大有裨益。一方面,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又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为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夯实基础。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迫使我们深刻反省师生关系的本质,结合当前师生关系呈现的漏洞,积极打造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目标。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看,当前出现的师生交往关系问题,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尊重理解为导向、以有效沟通为途径的交往模式。因此为实现教育目标,培养时代发展所需的人才,为完成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必须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主动性与创造性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洪波.普遍语用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09):

118.

〔2〕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89.

〔4〕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劉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69.

〔5〕翟晓季.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8,(06):241.

〔6〕夏巍.哈贝马斯历史唯物主义重建论的积极意义〔J〕.学习与探索,2017,(05):37.

〔7〕张俭民,董泽芳.从冲突到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的重构——基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4,(01):07.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哈贝马斯师生关系
批判理论的本真性路径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知识分子如果有一件事情不能容许, 那就是变得犬儒”
师生关系好很重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On the Phubbing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论“科技理性”下现代社会的出路
远程学习中教学交互层次塔的哲学基础探讨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