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荣 丁怡雯
学校往往如此:做了很多的事,却不知道怎么讲。究其原因,一是做的事虽然多,但没有经过细细考量,所以,专业成分不足,当然就难以表达;二是事情本身是有专业含量的,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
我们在表达专业思想时,经常采用论文的形式。殊不知,故事也是表达专业思想的重要载体,而且更贴近教师实际。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专业成就主要就是创造教育故事,教师的专业思想大多藏在“事”中。教师如何开发课程、如何设计教学、如何上课、如何反思、如何通过专业化路径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的生活充满了这些专业故事,把这些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是“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重要内涵。本文以丁怡雯老师的专业故事《跟周博士一起叩问课堂》为例,谈谈专业故事怎么讲。
其一,要有真实的经历。即要“有料”。如果没有真实经历的故事,凭空编造一个出来,那只能是“教育小说”而不是“专业故事”。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新上岗的教师,与一位大学教授坐在同一个学生小组里观课;课后,又一对一、面对面地评课。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这应该是一个专业事件。丁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成长机会,硬是一稿二稿三稿四稿地改,改出了一个专业故事。也许你会说,我们不会像丁老师一样,一开始上岗就有机会与专家对话,但我要说,这只是一个例子,专业事件可以发生在平凡的每一天,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去专业地做、专业地想。
其二,要有明确的专业主题。专业故事与常见的励志故事不同,专业故事要彰显专业品质。具体到“这一个故事”来說,彰显专业品质就是要挖掘故事的专业主题。主题是简单的,故事是丰富的,故事本身往往会超越主题的规定。但是,专业故事与作为文学作品的小说不一样,它不能“意识流”,不能“脚踩西瓜皮”,不能“无主题变奏”。同一件事,你把它写成故事时,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主题不同,你对事情本身的处理也不同。新教师与周博士一起评课,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表达周博士的敬业,可以用来说明课堂量表的运用,等等。总之,故事本身是多解的,但专业故事只能也必须聚焦。丁老师讲的这个故事最终要表达的主题,是听评课思维方式的转化问题。作者主要通过周博士叩问“意义呢”“学生懂得学习任务吗”“学生提升了吗”等细节,讲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专业思维方式的熏陶。整个故事,虽然偶有旁枝逸出,但始终明确指向“思维方式”这个专业主题。
其三,要有起伏的情节。专业故事要用情节与细节来说话。主题是专业故事的灵魂,情节与细节是专业故事的血脉。但专业故事一定是对专业生活的选择性重现,而不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进行的虚构。虚构,会让主题的说服力大打折扣。《跟周博士一起叩问课堂》一文,从作者在与周博士对话“三问”中经历的思维挑战,到最后领悟到思维方式的改变,整个过程都是有情节的,虽然情节不是那么夸张地跌宕起伏,但我们还是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心理变化,或者称之为“心理情节”。选择“事实情节”还是“心理情节”作为线索,要由故事本身来决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情节是专业故事的要素之一,情节的推进反映的是专业化认识提升的过程。
其四,要有“如见的细节”。真理在细节中,情感在细节中,趣味也在细节中。故事,总是要有细节的。“如见的细节”,也是专业故事的必然要素。这里的细节,可以是外在的细节,可以是内在的心理细节;可以是环境的烘托,可以是场景的素描,可以是语言,可以是动作。专业故事的细节应该是丰富的,但在这丰富之中一定不能缺少能够揭示专业主题的细节。《跟周博士一起叩问课堂》一文,语言的细节特别明显,作者的讲述、周博士由表及里的叩问、作者的反思,三者构成一个良好的“细节链”,使故事充满专业味。
其五,要有令人回味的结尾。尽管故事的结尾往往篇幅很短,但我还是要特别说明一下,这是专业故事的要素之一,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我们不提倡“大团圆”式的结尾:遇到某个问题,通过一番研究,问题得到解决,收获良多,皆大欢喜。事实上,正如很多人所说,“专业发展永远在路上”。如果教育专业问题这么容易得到解决,教育也就不会有如此的复杂性;而没有如此的复杂性,也就不会有如此的专业性。比如这个故事,从表面上看,作者已经懂得了“思维方式改进”这个道理,那是不是意味着她今后在听评课时都会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做了呢?可能,但未必,其间充满着不确定性。“我忽然感觉自己清晰了许多,但又不免担心,当遇到新的情境时,我的思维方式会不会重新‘迷航呢……”,这样的结尾,真实而令人期待,让我们相信下一个专业故事正在开启。
专业故事的讲述与叙写,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学会讲述专业故事,就是学会过一种专业省思的生活。
以下就是丁怡雯老师所讲述的专业故事—
我,上岗第一年的菜鸟,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已经学会了“拿着量表”观课。在经历了“听课还要用量表”“用量表评课也不难嘛”的心路历程之后,在今天的听评课活动中,按照分工,我被安排到一个小组中,观察这一组的孩子“理解了学习任务吗”。从容坐下后,回头一看,我的后面,竟然坐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系副主任周文叶博士!也就是说,我跟周博士观察的是同一组学生。我无端地紧张起来,紧张中又夹杂着一份好奇:周博士与我“看见”的,会有怎样的不同?接下来的那个午间发生的事,不但满足了我的好奇,还让我觉得像中了奖一样兴奋。
紧张,期待……
下课了,回到办公室,看到QQ头像在跳动,是李校长的信息:“丁老师,今天你和周教授观察同一组对吧?中午周教授想和你交流一下,你有中班吗?”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害怕,害怕自己说不好;第二反应是激动,我这样的小小后辈竟然有机会和大教授面对面交流!
吃完饭,我在办公室候命。QQ声音响起,李校长说让我去张菊荣校长办公室,我的心“砰砰砰”跳得厉害。我原以为就我和周博士两个人谈,谁知,张校长也跟着进来了,我故作淡定地迎接着这次特别的交流。
周博士直截了当,笑着问:“听了这堂课有什么感受?”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幸亏有观察记录表!我看着它,决定按学习任务的顺序一个一个说。
对于听课者而言,听了,记了,但如果没有对话,那么收获就会很有限。而这次,偶然的机会,能与专家面对面,我会有怎样的尴尬与收获呢?
“意义呢?”
“李老师提出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是放声朗读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恐龙的名称,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它们的句子。我看到这组中有一位学生是直接画的,其他几位学生都是先读再画。李老师看到了,提醒这位孩子要先读再画,学生很快改变了学习方式。”
周博士专心倾听、点头,然后问:“完成这个任务,到底是边读边画好,还是先读再画好?”我脱口而出:“先读再画好。”因为我清楚地记得自己上公开课时,让孩子边读边画,李校长建议我一年级的孩子适合先读再画。这是一堂三年级的课,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套上去用了。
周博士追问:“好,那么,这个学习任务的意义是什么呢?”“意义?”我可没有想过啊。我心里一顿,是回答有意义好,还是无意义好?我很难抉择。
周博士这一问,使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大学时期。记得教育心理学老师说过: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包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是啊,现在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摆在我面前,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如果没有意义,孩子的学习就会低效或无效。想想自己平时无论是听别人的课还是自己上课,都没有深入思考,大多人云亦云。记得这个环节在磨课时从未有老师否定过,我也就随波逐流,未曾追问它是否有意义。此时面对周博士的问题,我眉头紧皱,犹豫不决,拼命在想该如何回答才好。突然,我的脑子一转,回想起来,课前周博士问孩子们:“你们之前学过这篇课文吗?”看来,她是做足了“功课”再听课的。于是我回答:“是呀,在第一课时,老师就已经教了生字,学生也已经能读通课文,所以这个学习任务在第一课时就可以完成,安排在第二课时完成有什么意义呢?”周博士对我的回答并未直接作出回应。也许,在她看来,思考本身比答案更重要。
学生理解学习任务吗?
“第二个学习任务,是用一个词概括每种恐龙的特点并合作完成表格。我们这组的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时直接画课文中的词。”周博士微笑着问我:“学生是不是真正理解什么叫概括?老师应不应该先和孩子们讲清什么是概括?”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周博士提出的问题不正切合了今天的主题:学生理解他的学习任务吗?我一个劲儿地点头,表示佩服。
周博士的话提醒了我,学生如果不理解题意,就很难达成学习目标。这节课,如果教师不讲清什么是概括、怎样进行概括,孩子们就只能停留在找课文中的原词这一层次,以后再遇到概括类的题目还是不会做。想想自己平时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常会以成人的视角替代学生的视角;学生不理解学习任务,也就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我迫不及待地继续向周博士描述,期待她听后给我更多的点拨,启发我更深入地思考。
“这组学生在填梁龙和剑龙的特点时,出现了争议,最后听了成绩好的同学的意见。”周博士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李老师并未告诉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产生分歧时应该怎么做。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用得好会事半功倍,用不好就会事倍功半。”是啊,这一点,我怎么又没想到啊?新课标我读了好几遍,可真运用起来又不会了。
通过与周博士的对话,我真切地体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重要;突然觉得当老师真伟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学生提升了吗?”
“第四个学习任务是让学生当小小讲解员,分为达标要求和亮星要求。我们这组的学生并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任务,当别的孩子在台上表演时,他们还在下面交流、練习。”我自信满满地说:“李老师只关注到了台上的孩子,并没有关注到台下的孩子。”
这次,周博士点头示意,并低头在纸上记下了什么。
当我沾沾自喜时,周博士却严肃地问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学生有进步、有提升吗?”这一问题让我不知所措。我粗浅地认为,学生上台表演这样的形式很有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会表演的学生不学这篇课文也会表演,不会表演的学生上了这节课还是不会表演,只能观演。学生有什么地方进步了吗?”周博士的话又让我陷入了沉思。以前听课,我们主要看教师在说些什么,主要看“好的回答”,教师能顺利完成预设就很不错了,我真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上与没上这节课有什么不一样?看来以后我还得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啊。
思维方式?
张校长一直在旁边认真地倾听周博士和我的交流,没插过一句话。在我们的谈话快结束时,他突然问我:“在刚才与周博士的对话中,你有什么收获?”收获?很多啊,我话至嘴边,却又一下子不知该怎么回答。
张校长笑笑说:“你的收获一定很多,我想,你要特别琢磨一下‘思维方式的问题,周博士的提问,对于你改进思维方式有什么启发?”
“这样吧”,张校长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趁热打铁,回去后动笔写一写,把刚才的过程写下来。”哎,我刚才只顾着一个劲儿地回答周博士的连连追问,校长说的思维方式问题,我完全没有注意和细想,顿时一脸茫然。
张校长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继续进行点拨:以前我们不用“量表”观课,现在用上了;以前我们坐在后面听课,现在坐在学生中间了;以前我们只说“印象”,只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现在开始追寻“意义”了……这些,都是思维方式的变化。你与周博士互动的过程,其实也是在不断改善思维方式的过程……
听张校长这么一说,回味刚刚与周博士对话的前前后后,再回想这次参与课堂观察的全过程,我若有所悟。作为新手,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我还会遇到很多未知的问题,不断改善思维方式,会不会像一束光,照亮我的前方?我忽然感觉自己清晰了许多,但又不免担心,当遇到新的情境时,我的思维方式会不会重新“迷航”呢……
注释:
① 本文由两位作者共同完成,前面一部分是张菊荣校长对如何讲好专业故事的理性思考,后面一部分是丁怡雯老师执笔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