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李 华
目前,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治理工作已经进入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阶段,将加强静脉输液管理,减少因趋利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据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报道,近日,吉林省十多家省市县级医院宣布取消了成人普通门诊输液。
1月6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发出通知,正式取消门诊输液。
这已经不是吉林省第一次叫停成人门诊输液了。据媒体报道,在2017年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就取消了门诊成人输液,患者根据处方,可到二级医院或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
到今年,已经蔓延到十几家医院乃至县级医院停止成人门诊输液,可见,2019年,叫停输液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了。
“随着输液的危害已逐步被认识到,中国多地已陆续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
不仅是吉林,据了解,虽然我国没有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已经控制或取消了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治疗。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基本的用药原则,可是这个原则在现实中却常常呈逆向顺序:比如人们总听见身边的人说“输液吧,好得快”。现在,我国以每年人均8瓶的输液体量被外界称为“输液大国”,远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
静脉输液,俗称打“点滴”。在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冬季,几乎各个医院都是“吊瓶森林”。吃药、肌肉注射、打点滴,被世卫组织推荐的最后一种给药方式——静脉滴注却成了现在医生给药的常态。而大多数人都不清楚静脉滴注可能带来药物不良反应的隐患,医生也很少会主动告知。抗生素滥用带来了超级细菌的可怕后果,“点滴”泛滥其实也是抗生素滥用的一个重要推手。
输液成为中国独有的医疗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由于输液作为一种持续的静脉注射,和口服药及皮下注射相比确实有疗效快疗程短的优势。口服药物进入胃部后,有一个人体吸收接纳的过程,最安全;打针则是将药水打针到肌肉里,逐步流到血液,产生药效;而用输液方式,进入体内的药没有接收过程口服药物起效缓慢。此外,由于肌肉针又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对青少年来说其臀肌发育不成熟,如果打针次数越多就越导致肌纤维坏死,挛缩严重,严重者将会影响骨骼发育,所以在考虑治疗方案的时候医生会选择输液这种既能快速起效又看上去相对安全的疗法。输液之所以快,就是在于药物可以直接进入人体血液,但也就是这种优势成了病人并不知道的风险。
吊瓶丛林中四处都潜伏着危机:药物直接进入静脉血管,输液这种给药方式充满风险,中药注射液等多次出现致死病例已经给人们敲响过警钟,“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用药共识。
除此之外,抗生素在输液中的过度使用,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耐药情况的出现,去年席卷全球的“超级细菌”就是最直接的恐怕后果。输液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适得其反。
据专家介绍,输液的风险几乎存在于输液过程所有环节,医务人员操作、输液器及注射器的质量,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治疗性输液产品可能蕴含更大风险,一向“安全”的中药在制成输液产品后,也常成为致命杀手。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直接导致耐药现象出现,这让人们在面临真正的大病考验时,找不到武器。
不过,变化正在发生。据了解,我国并没有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已经控制或取消了成人门诊输液治疗,还有不少地方的医疗机构也在逐步跟进。这些举措能否遏制过度医疗?
事实上,近几年,全国各地一直在探索取消门诊输液。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原卫生部便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此后每年,卫计委都会发布“限抗”要求。早在201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门诊楼搬迁时就直接在新门诊楼取消了输液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潘义生表示,患者获得的是更加合理的就医规范。
在安徽,2014年8月18日起,安徽率先公布临床输液“负面清单”,明确提出输液的8项指征,并列出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等门诊常见不需输液的53种疾病名单,严格控制临床输液滥用现象。
2015年7月,号称“史上最严限抗令”升级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颁布,全国各医疗机构纷纷响应文件,加强了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已经控制或取消了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取消门诊输液的地方,大多数医院的儿科、急诊并不包括在内。
门诊过度输液的危害引发关注,但不少公众错误的用药观念仍根深蒂固,许多病人或家属往往只看到输液所谓的“治病快”,主动要求输液的不在少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主任洪玉才曾提到,医生常常要花大量时间解释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输液。
洪玉才介绍说:“除非病人消化道不能用,又需要用药,那只能用静脉(输液),还有一些严重的感染,有时只有静脉用药、没有口服的,只有这些情况我们才会让他输液,筛选以后,真正符合输液条件的病人很少。”
据统计,门诊输液的药物70%含抗生素类。大量滥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导致无药可用。2016年,遏制细菌耐药已经上升为国家行动,14部门联合印发的《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争取研发上市全新抗菌药物1-2个;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基本达到全覆盖。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表示,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明确抗菌药物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的条件。继续做好监测工作,掌握我国耐药菌流行和变化趋势,加大监督和公示力度。
目前,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治理工作已经进入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阶段,将加强静脉输液管理,减少因趋利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各地的实践距离全国全面控制或取消门诊输液的路还有多远?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史录文给出了答案。
他表示:“时间上很难估计,但是下一步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做一个各地试点的全面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总结相关经验,哪些属于医学规律应上升到国家层面去制定规范,哪些属于经验教训可以结合公众反映以及相关政策统一一盘棋,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符合国家规范的制度文件。”
要打破“吊瓶森林”现有的造成恶性循环的丛林规则,建立更为良性的生态,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的体制问题,引入没有利益纠葛的监督机制,建立更为通畅的科普信息传递机制。
让患者不会因为常识的缺失而被误导,让医生不会因为“大处方”背后的利益而冲动,让药企用最合理的方式获取他们应有的利润,保持整个生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