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燕
(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城南初级中学 ,浙江 杭州 311203)
“我们好多老师只记得那些成绩最好和成绩最差的学生,而往往忘却了中间力量。”结合多年的初中体育教学,深受同感而愧疚。体育成绩好的初中生能为教师带来荣誉,成绩差的学生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帮助他们跟上教学进度,所以那些“中间力量”易被教师忽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这批“中间力量”,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中等生虽参与课堂教学,但是却主动让自己处于被人忽略的位置。这些学生他们有一些相同的特点:性格内向,不善于或者不愿意表达自身对动作技能的理解;在体育活动、游戏及比赛中从不积极表现,也不想争夺第一;在个人练习中不愿意挑战自己向着更高目标努力;对自身要求不高,遇到有难度的学习任务时不愿意“迎难而上”,避开教师视野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好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这些学生不愿意当“领头羊”,希望一切引导和组织工作不要落在自己身上,最好有积极的同学牵头,而自己跟随在那些积极学生的后面,做一个良好的配合者;竞赛中不愿意“全力以赴” 不思进取,赢了最好输了也无所谓。
虽然每个中等生的非积极现象表现都不尽相同,集中表现有体弱多病型、懒惰散漫型、不善合作型、随波逐流型、缺乏能力型。产生其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如教学组织不合理、教学未因材施教和教师处理问题太独断;教材的原因,如教材的难度过大以及缺乏吸引力;学生自身的原因,如成绩中等、内心自卑、性格内向以及不好的习惯;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家庭成员对体育运动没有正确的认识,从来不以身作则参加运动,以及周围小伙伴的影响。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自己,但是还是有颗自己积极进取的心,也希望能够改变自己。
具有“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背后到底隐藏着怎么样的心理需求呢?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到底应该如何去满足中等学生合理的需求,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呢?表1为“非积极现象”学生需求表现。
3.2.1 引发重视:从教师自身的改变开始教师要正视“非积极现象”,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不能只注重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发展。随时关注有“非积极现象”倾向或者已经消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与体质健康成长放在同一层面加以重视。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适当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在体育运动的成败。通过观察、分析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学生是平等的,让他们也感受到教师的爱,避免那些表现良好的中等生因为被教师冷落,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打击运动积极性。
3.2.2 疏导与优化: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引导 (1)深化赏识教育。自卑心理是中等生产生“非积极现象”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它往往会导致或者加剧其他心理问题。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化赏识教育,时时刻刻在心理坚信学生能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重塑信心。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帮助“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找回自信,使其慢慢走出消极自卑的心理阴影。在教学中,要经常有意识地请中等生出来做示范,并在言语上不断鼓励他们“你能行”,给这些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随时挖掘他们身上的亮点,在鼓励和表扬中,学生的自信心会逐渐激发,从而找回自信。(2)应用正面期待。正面期望指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正向的期待方式。具体表现为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都能够发挥他们的潜能;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一定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会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期盼进步的动力,能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正面期待在心理学上也称为“期待效应”。其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3)推进成功教育。在教学中,引入并推进“成功教育”的教学理念。失败的体育课会让人绝望,只有尝过成功的甜头才会让人全力以赴。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活动规则、降低活动难度、改变器材规格等方式,让“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体验到完成动作的快乐,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在不断成功的过程中获得自信,从而克服自卑心理。(4)优化教学形式。在练习中多采用集体项目的形式出现,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心理因素,组织不同群体、不同性质的比赛,消除消极对待运动的心理因素。学生在集体运动中,心理的压力能降至较低的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放下包袱、积极参与。同时,教师在集体项目的比赛中,将以成绩决定胜负和以动作质量决定胜负相结合,让运动能力相对不出色的中等生,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评价。(5)落实因材施教。了解学生个性和学习起点,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因材施教,这是自古以来的教学观点,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原则之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要了解学生的体质与学习基础,针对性提出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对待“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尤其要进行更为耐心细致的重点落实;可以根据他们实际情况,降低教材难度和学习要求;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可以以他们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为只要指标。例如,每次记录400m测试成绩,以自己的最好成绩作为起点进行不断超越,只要提升了就评定为优秀。
建立激励机制,进行“体育之星”评比,通过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比如上课纪律、学习态度、成绩进步、活动积极性等来确定谁才是班级中的“体育之星”,并算入平时成绩可以当作附加分。在教学中要加强正面评价,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多表现自己,敢于出来做示范,让他们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在激励中快速得到提高,得到自我肯定,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真正走出“非积极现象”,达到自主练习和能动锻炼的目的。
3.4.1 构建同质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这也是合作学习最优化的分组方式,本意是为了让优等生带动中等生和后进生形成互补。但是在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时,笔者发现展示动作的永远是那几个优等生,而那些中等生只能默默参与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组织能力差不多的学生一起组队学习。从分析中得知,具有“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其实是想积极进取的,如果面对一群与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学生他会没有压力而展示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
3.4.2 明确组内分工 小组合作时,如果组员没有明确的职责,就容易造成组员不参与群体获得、逃避练习的“责任扩散”现象,所以笔者给每个学生特别是具有“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都明确了分工,以便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根据个人性格、特长等开展分工,而且需要定期轮换,这样每名学生都能找到小组内的存在感,习惯于“打酱油”的中等生就不得不主动参与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这些“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获得了组员的信任,心中也充满了使命感和自豪感,进而能全力以赴投入其中。比如,实心球练习中,除了每人积极参与外,笔者给3人的同质小组确定了明确的岗位,一人负责小组练习的纪律;一人担任技术动作评价员;一人做好成绩的登记工作。3次练习后互换角色。人人有事做,避免了那些中等学生在散点活动中消极练习。
家庭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影响是十分大的,许多“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是因为受到父母亲的潜移默化后才形成的。基于这样的状况,笔者尝试给那些有“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布置一些体育作业,要求他们在双休日完成,作业的内容以休闲体育为主,形式以弹性作业为主,让学生家长帮助、督促并协同孩子一起完成,这样既也作业的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形成了一种较好的锻炼品质,同时在父母亲一起练习中,浓厚了家庭的体育锻炼氛围。
每个人都有一种实现自己潜能的需求,这种需求有助于人形成完善的人格,坚定信念,提高创造能力,会让学生找到自己属于自己的位置。“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并非不求上进和毫无特长、无潜力和能力差,他们也有丰富的思想、广泛的兴趣和亟待教师开发的潜能,他们暂时处于中等位置,只是他们的潜能还没开发出来。只要能正视这些学生并正确对待他们,改变教师以往的教学观念,将爱撒向每位中等生,采用正确的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潜能,“非积极现象”的学生必定会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中去,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