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2019-03-11 06:34李永琴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价值观历史

李永琴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丰富的内容。如何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把情感目标“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真切、实在地帮助学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里仅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死记硬背而忽略这些人文精神的培养,但学生作是血有肉有情感的学习者而不是考试机器,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历史教学的意义,沦为僵化知识的奴隶。所以必须把情感教育重视起来,让学生好好学习历史人物给现代人们留下的精神財富,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而培养有素质有情感意识的学生。

二、实践操作具体策略

1.历史教学情景化

历史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学生无法参与无法直接感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任务,创设一个史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历史与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当时的历史活动。情景创立的方法有:观看影像、赏歌曲、教师讲述和话剧扮演等等。这些方法可使学生力了解历史事件以及当时背景。

比如教师讲述,针对重要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我们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针对性强的史料或直接生动的给学生讲故事讲人性,增强感染力和课堂的活力。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情感,使其心灵受到震撼,内心得到深刻的教育。一来将抽象的历史课堂形象化,二来借助视频给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进而为高效历史课堂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的热爱祖国,反对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感,我选择了视频问题创设法,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片段,目的是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视频展示中了解当侵华日军之残无人道,同时在视频结束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日军侵华给我们国家带来哪些影响?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历史知识,体会本节课的情感态度,进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历史责任感,同时确保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

历史课本受到课时和页面的控制,因此有些情节略显抽象,而且文字叙述也显得深奥。但是往往这些浓缩的语言的可拓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想象,沿着其中的情感线索引发联想。

2.历史教学生活化

历史来源于生活,历史是在人类长期生活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如针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与我国都将举行大型阅兵活动,通过阅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牢记光荣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辱观。

3.历史教学专题化

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历史人文专题活动,比如历史小剧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历史的感染力和历史人物精神的可贵之处。

历史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历史教学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初中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最为关键的阶段,教师应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历史中的优秀文化,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懂得怎样分辨美丑、善恶、是非,更快地积累人生经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其受益终身,为历史课程价值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价值观历史
我的价值观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新历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