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杰明
摘 要: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也是电类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的是以填鸭灌输的培养模式,而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很好,但缺乏创新及实践能力等现象,不能给社会带来实质上的帮助,失去了职业教育的意义。那么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就刻不容缓。
关键词:电工电子 教学 课程 研究
一、传统的培养模式
(一)文化课与专业课开设比例
学校开设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大致为6:4或者7:3,文化课依然是全课程的主力军,显然是职对口升学的培养模式,开设的专业课中实训课的课时数那就更少了,那么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得不到明显的提升,就培养不出来骨干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也就不能突出职业教育的优势,反而加大了与普高的差距。
(二)培养模式
首先,传统的教材概念较多,比较抽象,与学校有限的资源存在着“代沟”,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不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
其次,开设比例确定后,专业课只能见缝插针,课程内容缺乏连贯性,每次上课前需要回顾前面的知识点。延缓了教学进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而无法正确地评价学生。
再次,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讲述法,即便是启发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或者现象,学生在课后很容易就忘了。
最后,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几乎就体现不出来实训课,加之学校资源有限,那就无法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消化;即便是教师的课教得非常精彩,都是纸上谈兵,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提升,创新能力和潜能得不到激发,那么势必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能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活跃等特征,提出趣味性来吸引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学习。
首先,课程开设以专业课为主,文化课为辅。教学要以介绍案例为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在教学目标上,以校实训室为基础平台和校企实训基地为拓展平台,结合小的基础案例和行业的工业案例,使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在教學中,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其次,实施兴趣项目教学。注重兴趣点的建立,从任务的被动吸引到学生的主动探索。通过资料的收集、方案的整理、小组的讨论,完成构思与设计,再经过小组分工,最后实施方案。在循序渐进的项目教学中,逐渐过渡到学生主动性地实施方案,中期由课任教师进行指导、检查,对项目设计的规范和要求提出意见。项目小组必须细化方案,以书面文本形式,进行项目汇报、答辩与成果展示,以此确定最终成绩。
(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所谓交互式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规律,结合学校相关的教学标准与教学原则,以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通过对思维、知识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力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此实践过程当中,体现出了极其显著的价值,具体如下。
第一,电工电子专业实行交互式教学,能形成轻松和谐的互动氛围,使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气氛更加融洽。而在教师的有序引导下,由学生自行分组,进行配对练习、分组表演以及分组练习,促使实践和理论之间的有机结合。
第二,由于交互式教学表现出明显的双向性特征,因此电工电子专业课程实行交互式教学,将教师定位为知识传授的主体,而学生则为知识学习的主体。通过有机结合与协调两个主体,最大限度提升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整体质量。
第三,交互式教学还具备创造性特征,因此电工电子专业实行交互式教学,需以培养学生整体创造力作为主要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不断的创新与改革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此方式激发学生养成主动、积极进行知识创新的意识。
第四,交互式教学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目的性,因此在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具体实践过程当中,以既定教学目的作为前提,并围绕着该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确保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得以有效开展。
(三)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
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加强对行业产品维修、组装,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试题库、专题讨论及校内实训课等教学环境的结合,实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结合课程内容,通过对产品组装与维修来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要依据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的特点,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实际问题适当综合,以增加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知识的连续性、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案例为主线,将书本知识与产品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利用实训课和企业实习的机会,使得学生了解常见的问题,能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
总之,在新型培养模式中,教学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课堂,而是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课堂,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能够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取长补短,经常反思教学,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枫.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电子世界,2014(14).
[2]李联琦.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0).
[3]李军,张嘉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
[4]董博,周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探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3).
[5]刘德璋.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探讨[J].电子制作,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