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戏剧小品表演中的即兴性研究

2019-03-11 13:21张博
艺术评鉴 2019年1期
关键词:演员

张博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舞台艺术也越发的被高度重视起来,尤其是戏剧小品已经得到了众人的广泛关注。因此为了能够促进以后小品的长远发展,笔者将针对戏剧小品表演中的即兴性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针对其表现方法进行简要分析[1]。

关键词:戏剧小品   演员   即兴性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1-0121-03

戏剧小品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出现,而且在屏幕上的活跃性非常高,也成为了众人最为喜爱的节目之一。戏剧小品的兴起,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轰动,并且也构成了人们生活中关于娱乐的重点部分,本文在对戏剧小品表演中的即兴性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对其重要意义加以简要阐述[2]。

一、戏剧小品中的即兴性

所谓的小品表演中即兴性,主要是指在演出的整个过程里,演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剧情以及演出气氛进行不同形式的演出,基本不在某个剧本中游离,其中演员的即兴表演主要从如下三方面入手[3]:

第一,不脱离规定情境,但是会在表演过程中临时的对某些动作、语言以及其它地方进行相应的改造,在创造过程中会感受到愉快以及随意,同时会提升最初的表演效果。作为一个小品演员很难按照导演剧本安排进行演出,因为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自身会有个假定的情境设定,之后通过对角色形象、心理以及行为等的了解,在不脱离原本剧情的情况通过自身表现将最好的表演展示出来[4]。

第二,主要是指一些游离戏剧的规定情境,是由演员根据剧情情况在舞台上正式表演的时候自行添加的一系列动作以及语言等。

第三,脱离了剧情以及台词,要求演员根据现场的氛围以及剧情需要进行临时的发挥,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还要采用和剧情有着密切关系的台词进行应用。

二、戏剧小品不脱离剧情的即兴表演

(一)演员的灵光突显,即兴添加表演

在戏剧小品中演员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正式演出之前是需要进行严格排练的,并且需要演员对剧本进行揣摩,同时在这个揣摩的过程里有的演员会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另外通过演员重复的排练能够使演员更加投入到表演中,更能加深其对角色的了解。因为对角色不同的了解,演员所展示出的形象也是不同的,从而会造成一种现象是台下排练一个剧本,台上演出的时候又是另一个样,这种表演也就是所谓的既不脱离原来剧本内容又适当的添加了相应的表情动作等。例如:在以往的小品中由宋丹丹和黄宏主演的《手拉手》,在这个作品中其中一个镜头是由他们手拉手来到观众身边,然而这时候他们就出现即兴表演:其中一个卖鞋的人说在家挺好的,以一种撒娇的语气。通过这个场景,观众既能够明白剧情,同时还能够将两个不认识的人有效的联系到一起,同时也由于劣质的胶将陌生的两个人的手紧密的黏在了一起,这种情节的展示属于即兴发挥但又没有脱离原本的剧情情节。另外还有一个完美的结尾作为铺垫,也就是两个陌生的买鞋者和卖鞋者最后手拉手去看电影,将整个艺术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可以看出一个演员在演出过程中很可能因为突然的灵光闪现,即兴表演获得了更为明显的舞台效果[5]。

(二)演员忘记剧本,即兴添加表演

在进行戏剧小品演出的时候,最常出现的状况就是忘词,但是造成忘词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第一,戏剧小品剧本中的台词过长,以至于在上台演出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一时想不起的情况;第二,演员没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当第一次上台的时候情绪过于紧张导致出现忘词现象;第三,因为有的演员参演的小品不仅仅是一个,所以由于剧本太多,使喜剧演员在进行背词的时候出现混淆或者忘词的情况。这些造成演员忘记剧本的原因是比较常见的,但是作为演员在忘词的时候要学会随机应变,以免直接影响整体舞台表演效果,造成观众的不满。像是对于上述的三种忘词情况,演员必须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有效的添加即兴表演。例如:大家熟知的小品演员宋小宝,他第一次所演出的作品是《相亲》,而这部作品也是因为原来的演员临时有事,而由他代替上场,可是由于是第一次上台,而且又没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导致他出现了忘词的状况,但是却因为他的即兴表演,一句“海燕呐,你可长点心吧”让他迅速走红,同时这句话也成为了网络上的常用语。因此,可以看出即使演员忘记原本剧本内容,但是学会随机应变,积极调整局势,通过另一种方式进行补救,还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6]。

(三)即兴创作

可能对于大多数的观众来说,小品就是诙谐搞笑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可是对于每一个小品演员来说,在正式的演出之前必须对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以及动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揣摩,并且付出一定的精力去研讨这个剧本。台上演员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神情或者是一句话,那都是演员经过多次练习,反复修改,花费了大量时间以及精力所排练出的最好结果。其实即兴创作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谁也想不到舞台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因此也就导致了有的演员根本不能按照原来的剧本进行演出,必须采用即兴表演这个做法[7]。因此,可以明显的看出即兴创作这个能力对于一个专业的戏剧小品演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演员化解无法克服的困难。例如:在一些小品的演出中,有的意外可以及时进行解决,但是有的却是很难的,像是在好久之前有部作品是《如此包装》,这個作品中的主演是巩汉林和赵丽蓉两位老师。由于出演这部作品的时候赵丽蓉老师年龄过高,身体可能也比较差,并且当时她和常人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剧组决定为了赵丽蓉老师身体着想,劝其放弃此次演出。可是赵丽蓉老师仍然不愿放弃这最后一次在台上演出的机会,坚持在整个过程中完成出色的表演,但是演出过程赵丽蓉老师体力不足,其中她的一个动作是跪地姿势,她已经无法完成,所以在最后一刻的时候,她自己即兴发挥出一个动作,也就是一手掐腰,一手指天。即使这个动作不符合原来剧本要求,但是却增添了舞台表现力,使观众对此小品的印象更加深刻 。演员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它这个职业是将脑力与体力相融合的一个工作,因此也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即兴创作对于演员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激发有着多么大的作用,并且对于思维活跃性以及创造性又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三、脱离剧情的即兴表演

除了上述的不脱离剧情表演,还有一种就是脱离剧情的即兴表演,对于大多数的演员来说是不愿意脱离剧情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脱离剧情是最坏的打算。因为演员在台下认真的对角色进行揣摩,所以在台上进行正式演出的时候即兴表演并不会显得太突兀,也不会给舞台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但是脱离了剧情的即兴表演一般就是指在表演时出现了意外情况,而这个意外不是能简单解决的。例如:以往有个戏剧小品是《武松打虎》,演员由于在正式演出前宿醉不清醒,直到上台仍然是混沌状态。但是原来剧本的內容是当老虎被打三拳就要倒地的情境,可是因为演老虎的人脑子是混沌状态,所以当武松打完之后,又再次站了起来,以至于武松再次打了几拳,而演老虎的像不服输似的,又再次站起来了,这时候武松演员只好随机的将剧情进行篡改,将老虎打趴,最后直接给拖下台,这样的结果可能跟观众想的有些突兀,但是却没有影响观众观看的心情,这种脱离剧情的表演足以看出演员所具备的应变能力以及较强的表演功力。虽然即兴表演只是无奈的办法,但是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品增添了趣味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戏剧小品的表演中即兴表演可以大致的分为两种,就是脱离剧情的即兴表演和不脱离剧情的即兴表演,但是足以说明的是无论是哪种,考验的都是演员所具备的能力。即兴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品表演的更加完整,弥补了其中的不足,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为舞台增添了戏剧效果。因此可以看出戏剧表演的即兴性在整个表演中是多么重要,假如演员不具备此项能力,那么将会直接影响演出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东宇.浅谈戏剧小品表演中肢体控制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7,(11):19.

[2]田兵.论戏曲小品《一张借据》中道具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7,(01):42.

[3]应煦.怎么给业余演员导演小戏小品[J].中国文艺家,2017,(02):52-53.

[4]蒲芳怡.浅谈小品中戏剧冲突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7,(03):54.

[5]肖复兴.青春即兴小品[J].新校园:阅读版,2017,(12):32-37.

[6]王布伟.话剧表演和小品表演在人物塑造时的同质性借鉴[J].戏剧之家,2017,(24):38.

[7]戴启江.课本剧表演的评价策略探究——以《史记》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3):63-67.

猜你喜欢
演员
浅谈戏曲演员的修养
编导创作与演员呈现之间的互动
从“演员”到“明星”
杂技艺术与音乐简析
《琅琊榜》浅评
演员演出前情绪的培养及重要性
浅谈黄梅戏青衣演员的综合修养
浅谈“北京人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话剧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探究
浅谈影视剧表演与话剧表演的共性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