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隆冬时节,广西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委倒风潭村家家户户忙着赶制这里的传统特色小吃——黄金红薯干。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里,村民们没有一个闲的,老人、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娴熟地削着红薯皮;年轻人有的忙着上锅蒸煮红薯,在烤房里翻晒烤制的红薯干,有的忙着打包出炉的红薯干,准备到快递点邮寄给客户,在这样的冬日,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
三街镇倒风潭村位于漓江上游,小村三面环水背靠大山,漓江冲击而成的千亩良田,让这里出产的黄心红薯,皮薄肉脆,含糖量高。自宋代以来,这里的村民在冬季农闲时便利用本地出产的黄心红薯晒制成红薯干,在年节时款待亲朋好友。 在过去当地村民制作红薯干靠太阳晒,这种 “靠天吃饭”的方法使得红薯干产量受限制,品质不稳定,还容易受到外来污染。
2010年,倒风潭村的返乡创业青年全建军,利用他在外多年打工的经验,在家乡筹建起了第一个烘烤炉,对红薯干进行加工制作,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带动当地红薯干产业走上快步发展的道路。
“现在生活好了,大家对吃的要求也高了,我们制作的红薯干绿色无污染,大人小孩都喜欢吃。”创业八年来,已经掌握红薯干烘烤工艺的全建军站在烤炉前,拿着刚出炉金灿灿的红薯干说,从2017年他们制作红薯干开始出炉以来,手机上的订单就没断过,很多老客户都是追着要,最近他们加班加点利用红薯干开发新的产品,经常忙活到凌晨。“我们的新产品油炸红薯干出口到日本、东南亚那边一斤能卖到60多元!”全建军兴奋地说。
全建军的红薯干生意越做越好,2013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全建军和几位村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从资金、选种、种植、烘房设备供应、红薯干制作等方面,对村民进行扶持帮助,合作社成员由12户发展到52户,带领村民建起了标准化红薯干加工厂。现在三街镇倒风潭村及周边村几乎家家都建起烤房,并通过电商平台拓宽了销售渠道,大家靠着红薯干产业走上了富裕之路。目前,该合作社年产红薯约1200多吨,可加工红薯干200多吨,产值600多万元,合作社户均年收入10万多万元。通过加工红薯干提高了红薯的附加值,使得传统种植的红薯由亩产400多元提高到5000多元,经济效益增加了10倍。
“这么有前途的产业,只要有人愿意来学,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全建军说,几年前他在市里参加一个创业青年活动时,结识了很多有想法的农村创业青年,他们看到红薯干的发展潜力,纷纷跑来跟他学技术。为了让这些农村创业青年真正掌握红薯干制作的工艺,全建军经常自驾车到潭下、潮田、大圩、草坪等地,手把手免费为他们进行技术指导。目前,已有七十多位返乡创业青年和几位贫困户,跟着全建军学习红薯干的烘烤工艺,并开始了他们自己的创业之路。
“要富大家一起富。”全建军说,家乡的好山好水种出的好红薯,就要好好挖掘利用,让它真正成为大家发家致富的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