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尺度下Si/Ge界面应力释放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2019-03-11 08:55陈仙张静唐昭焕
物理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失配薄膜界面

陈仙 张静 唐昭焕

(模拟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60)

(2018 年8 月14日收到; 2018 年11 月15日收到修改稿)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纳米尺度下硅(Si)基锗(Ge)结构的Si/Ge界面应力分布特征, 以及点缺陷层在应力释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在纳米尺度下, Si/Ge界面应力分布曲线与Ge尺寸密切相关,界面应力下降速度与Ge尺寸存在近似的线性递减关系; 同时, 在Si/Ge界面处增加一个富含空位缺陷的缓冲层, 可显著改变Si/Ge界面应力分布, 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点缺陷在纯Ge结构内部引起应力变化与缺陷密度的关系, 缺陷层的引入和缺陷密度的增加可加速界面应力的释放. 参考对Si/Ge界面结构的研究结果,可在Si基纯Ge薄膜生长过程中引入缺陷层, 并对其结构进行设计, 降低界面应力水平, 进而降低界面处产生位错缺陷的概率, 提高Si基Ge薄膜质量, 这一思想在研究报道的Si基Ge膜低温缓冲层生长方法中初步得到了证实.

1 引 言

硅(Si)基异质集成技术是目前半导体发展的方向之一, 受到广泛的关注. 锗(Ge)具有优异的半导体、光学特性, 且与Si半导体工艺完全兼容,是理想的Si基异质集成材料之一, Si基Ge材料广泛应用于Si基异质集成技术研究, 在新型电子器件、光电集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1-15]. 与Si材料相比, Ge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窄禁带宽度等众多优势. 高载流子迁移率可使Ge应用于提升场效应晶体管(FET)性能, 而窄禁带宽度使Ge具有良好的光电子特性, 可应用于1.30—1.55 μm波长激光的探测器制备. 此外, 在常温下, Ge与砷化镓的晶格失配只有0.07%, 因此可作为Si基上生长砷化镓薄膜材料的衬底, 从而实现Si基砷化镓光电器件的集成[16].

然而, Ge与Si具有很大的晶格失配(达到4.2%)和热失配, 导致Si基Ge薄膜材料一般具有很高的穿透位错密度和表面粗糙度, 不利于器件制备, 且会严重降低器件性能. 为了在Si基上生长高质量的Ge薄膜, 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工艺方法来降低位错密度和表面粗糙度, 比如: 渐变缓冲层方法[17,18]、选区外延方法[19,20]、低温缓冲层方法以及高低温两步生长方法[21-29]. 到目前为止, 高低温两步生长方法结合循环退火工艺是最常用的Si基Ge薄膜生长方法. 该方法中低温层一般采用Ge或者Ge-Si材料,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位错密度低至1×106cm-2, 表面粗糙度小于1 nm的Si基Ge薄膜[28,29].

在微观层面, 科研人员在高低温两步生长方法制备的Si基Ge薄膜材料的低温层中观察到了大量的点缺陷[25,30-32], 由此推断低温层中存在的大量点缺陷可以与位错进行作用, 吸收Ge与Si之间的失配应力能量, 降低Si和Ge之间的应力, 从而减小穿透位错密度. 但少有研究低温层对位错密度影响的理论证据, 以及失配应力受低温层的影响机制. 本文从应力角度入手, 针对低温缺陷层对Si/Ge界面失配应力影响机制开展研究, 希望能从应力层面揭示低温缓冲方法的作用本质. 基于这种思想,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从原子尺度上研究Si/Ge界面结构特征及应力特性, 从而揭示Si/Ge界面应力在缺陷层存在时的应力释放机制, 在此基础上建立异质材料界面应力释放模型, 为Si基异质材料生长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不同尺度、不同缺陷密度条件下的Si和Ge界面体系应力分布, 研究了在微观下体系尺寸和缺陷密度对Si/Ge界面应力的影响规律.

2 模拟方法

采用由Tersoff[33]提出的Si, Ge体系经验势函数(简称Tersoff势函数)进行模拟. 该势函数广泛应用于模拟研究Si, Ge材料的分子结构及热力学特性, 模拟结果与实际相符[34-37].

Tersoff势函数重写为如下形式:

式中Φ为原子势能; 下标i,j和k为原子序号;为原子间距;θijk为原子键角; 其他参数如表1所列, 1 Å = 0.1 nm.

本文所涉及的所有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均采用Lammps软件包[38]进行. 模拟过程如下.

表1 Tersoff势函数参数[33]Table 1. Parameters of Tersoff potential function[33].

1) 建立包含Si/Ge界面结构的无缺陷一维简化界面模型, 如图1所示. 体系x-y方向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z方向采用自然边界条件. 模拟过程中: 体系Si层x-y平面尺寸dSi= 217 Å, 满足周期性边界条件; 为了克服Si和Ge之间的晶格失配对模型的影响, Ge层在x-y方向采用自然边界条件, 同时增加一个真空层, 达到与Si层相同的尺寸, 真空层的厚度要大于20 Å, 从而可以采用相同的周期性边界条件. Ge层x-y方向尺寸分别为60,100, 140和190 Å, 其他区域为真空层;z方向尺寸为 200 Å, 其中衬底 Si厚度LSi= 80 Å, Ge厚度LGe= 120 Å.

图1 Si/Ge界面模拟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imulation of Si/Ge interface.

2) 对体系进行充分弛豫, 弛豫过程为: 先升温到1100 K, 在1100 K下弛豫800 ps (1 ps = 10-12s);再降温到300 K, 并在300 K下弛豫500 ps; 获得接近平衡态的体系, 计算Si/Ge界面两边的应力分布. 应力计算方法[39]为: 以Si/Ge界面为零点, 10 Å为间隔, 将整个体系z方向分成若干方块, 如图2所示, 计算每一个方块内的平均应力, 以此作为该方块中心处的应力值, 分析体系在z方向的应力分布.

图2 Si和Ge体系应力计算示意图Fig.2. Diagram of stress calculation of Si and Ge system.

3) 改变Ge在x-y方向的尺寸, 重复以上步骤,对比Ge尺寸对Si/Ge界面应力的影响.

4) 在Si和Ge材料之间引入缺陷层(Ge), 充分弛豫后计算界面应力变化, 分析缺陷层对Si/Ge界面应力释放过程的影响机制.

在模拟过程中, Ge在x-y方向的尺寸(dGe)分别为60, 100, 140和190 Å, 引入的点缺陷密度分别为0.5×1021, 1.0×1021, 2.0×1021和3.0×1021cm-3.模拟过程中体系温度由Berendsen热浴法控制, 模拟时间步长取为1.0 fs (1 fs = 10-15s).

3 结果与讨论

3.1 Ge尺寸对Si/Ge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首先对不同Ge尺寸下的Si/Ge界面应力分布进行分析, 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应力随着远离界面而迅速降低, 表明Si/Ge界面应力主要集中在界面附近.

图3 不同Ge尺寸下Si/Ge界面应力的变化Fig.3. Variation of stress at Si/Ge interface under different sizes of Ge.

为获取Ge尺寸对Si/Ge界面应力下降速度的影响规律, 计算了不同Ge尺寸下, 应力下降到200 MPa (与模型中衬底Si的应力相当)的位置与界面的间距(LGstress), 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结果可以看出, 应力下降到200 MPa的位置与界面的间距与Ge尺寸具有近似线性递增的关系,Ge尺寸越小, 越有利于界面应力的快速释放. 随着Ge尺寸的增加, Si/Ge界面应力释放速度迅速降低.

产生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是Ge在小尺寸下界面应力的释放机制. 在一维界面模型中, Ge利用边界扩展的机制来释放失配应力, 应力释放速度与边界总长度呈正比. 而界面的总应力与界面原子失配程度以及界面的面积有关, 在原子类别一定时,界面面积越大, 界面总应力越大. 界面应力从峰值下降到200 MPa的距离与界面总应力以及应力释放速度密切相关, 总应力越大, 应力释放需要的距离越大, 而应力释放速度越大, 应力释放需要的距离越小, 如(2)式所示:

式中LGstress为应力下降到200 MPa需要的距离; 在一维界面模型中A近似为一个常数;Ftotal为Si/Ge界面总应力;VStress为应力释放速度.Ftotal与Si/Ge界面面积成正比,VStress与Si/Ge界面周长成正比, 而在一维界面模型下界面面积与周长的比值与Ge尺寸成正比, 由此推导LGstress与Ge尺寸成正相关, 这与图4所示的计算结果一致.

图4 应力下降到200 MPa的位置与界面间距LGstress与Ge尺寸的关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ance LGstress and Ge when stress is relaxed to 200 MPa.

3.2 缺陷缓冲层存在下的Si/Ge界面应力释放机制

为了研究缺陷缓冲层在Si/Ge界面应力释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在上述模型基础上, 固定Ge尺寸为100 Å, 在Si/Ge界面引入不同缺陷密度的缓冲层, 研究缺陷密度对界面应力的影响.

引入缺陷层后的界面应力分布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 缺陷层中的应力水平显著降低, 缺陷的存在可以有效释放Si/Ge界面应力; 随着缓冲层缺陷密度的增加, 应力降低程度越明显. 同时观察到Ge中没有缺陷的区域, 应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这与缺陷层在Ge内部形成的新的缺陷界面有关.

图5 缓冲层缺陷密度对Si/Ge界面应力的影响Fig.5. Effect of different point defect density on stress at Si/Ge interface in buffer layer.

为了进一步分析缺陷在Si/Ge界面应力释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采用x-y方向尺寸为100 Å的周期性Ge材料模型, 并在内部引入厚度为20 Å的缺陷层, 缺陷密度分别为0.5 × 1021, 1.0×1021,2.0 × 1021和3.0×1021cm-3. 采用与第2节相同的弛豫过程, 对Ge体系进行充分弛豫, 计算其z方向应力分布, 结果如图6所示. 缺陷在Ge体系内部引入了压应力, 并且随着缺陷密度越高, 引入的压应力越大, 这也证实在Si基Ge结构中, 缺陷层是降低界面应力的主要机制.

图6 不同密度的空位缺陷对应力的影响规律Fig.6. Effect of different point defect density on the stress.

从图5和图6的结果均可以看出, 缺陷的引入使得界面应力发生变化, 且缺陷密度对界面应力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分析Ge缺陷密度对Si/Ge界面应力的影响, 计算在不同缺陷密度条件下界面应力差, 同时计算了单独缺陷存在时Ge内部产生的应力差, 结果如图7所示. 当缺陷密度小于1.0 ×1021cm-3时, Si/Ge界面应力差与缺陷密度存在比较好的线性递减关系, 随着缺陷密度的继续增加, 应力下降速度降低. 同时可以看到, 在只有缺陷存在时, Ge内部应力差与缺陷密度呈近似线性递减, 且当下降的速度与缺陷密度小于1.0 ×1021cm-3时, 下降速度相当. 由此可以推断, 当缺陷密度小于1.0 × 1021cm-3时, 缺陷密度产生的应力变化起主要作用, 当缺陷密度进一步增大时,存在其他的机制抵消了一部分缺陷产生的应力变化, 使得随缺陷密度增加, 应力下降速度降低.

图7 Si/Ge界面应力差及单缺陷产生的应力差与缺陷密度的关系Fig.7. Relationship of the Si/Ge interface stress difference and the single defect interface stress difference with the defect density.

综上所述, 在Si/Ge界面处增加缺陷缓冲层可以有效降低界面应力, 且在高缺陷密度下存在额外的机制延缓了界面应力的释放, 缺陷层的引入是Si/Ge界面应力释放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这一结果, 可以通过对缺陷缓冲层的缺陷密度进行优化设计, 整体降低界面应力, 减小位错缺陷产生的概率,从而达到提升Si基Ge薄膜质量, 这对Si基Ge薄膜生长工艺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4 结 论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并初步揭示了Si基Ge结构Si/Ge界面应力分布特征, 以及在缺陷缓冲层存在下的应力释放机制. 结果表明: 在纳米尺度下, Si/Ge界面应力分布曲线与Ge尺寸密切相关, 界面应力下降速度与Ge尺寸存在近似的线性递减关系; 同时, 在Si和Ge界面处增加一个富含空位缺陷的缓冲层, 可显著改变Si/Ge界面应力分布. 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点缺陷在纯Ge结构内部引起应力变化与缺陷密度的关系, 缺陷层的引入和缺陷密度的增加可加速界面应力的释放, 其内在机理为: 缺陷引入压应力, 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Si/Ge界面因晶格失配产生的张应力, 从而达到降低界面应力的效果; 且随着缺陷密度的增加, 引入的压应力越大, 界面应力降低值越大. 根据缺陷缓冲层缺陷密度对界面应力的影响, 初步解释了在缺陷缓冲层存在下Si/Ge界面应力的释放机制.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 可通过在Si基Ge薄膜生长过程中引入缺陷层, 并对缺陷缓冲层的缺陷密度等参数进行设计优化, 降低界面应力水平, 减小Si/Ge界面处因大应力产生位错缺陷的概率, 从而提高Si基Ge薄膜质量, 这一思想在Si基Ge膜的低温缓冲层生长方法中得到了验证.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Si基Ge材料生长工艺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同时对于异质材料生长技术的研究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失配薄膜界面
有源相控阵雷达均衡技术研究与实现
溅射温度对ITO/Ag/ITO多层复合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T2-FLAIR 失配征预测IDH 突变-无1p/19q 共缺失型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透明导电薄膜(Ⅱ):多元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一款高性价比失配负载的设计与制作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中的发展趋势
铁基薄膜催化剂清洁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正负错配纳米颗粒掺杂对YBCO薄膜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