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画卷舒展昌吉故事

2019-03-10 08:35无垠
回族文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昌吉昌吉州长卷

平面,立体,鸟瞰,仰视,一维度,多维度……

昌吉的样子,新疆的样子,本来就千姿百态、千态万状。选择打开的方式不同,他们的样子就会出现千差万别。样子是美是丑,是俊是庸,是刚是柔,是热是冷,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故事丰富多彩,激励奋进,历久弥新,承载着一代代昌吉人、新疆人的勤劳与奋斗、团结与和谐、智慧与梦想。讲好他们的故事,激励昌吉人、新疆人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共同开创光辉美好的明天,一直是昌吉、新疆孜孜以求的目标与责任。

2019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出的“‘天山画卷·丝路昌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油画长卷摄影作品文创产品展”,不仅给昌吉、新疆新增了一个鲜活的文化艺术故事,还以油画和摄影的独特的视角,讲述昌吉故事。

一、昌吉版“清明上河图”,开启了讲述昌吉故事的新维度

让昌吉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昌吉。以往,昌吉在书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维度上做出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近年来,昌吉州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战略部署,创作生产了一大批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走出新疆,走向全国。在繁荣发展地方文化,更好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昌吉州又敏锐把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组织众多国内一流学者与艺术家创作完成这幅油画巨作,从历史+艺术+自然景观+摄影的角度开启了昌吉故事新的讲述方式。

“天山画卷·丝路昌吉”巨幅油画长卷长七十米、宽一米,犹如昌吉版“清明上河图”,因其场面多、体量巨大而备受注目,它的内涵更是让人入迷。

油画长卷的首幅图画场景选择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它用鲜艳的颜料色彩、直观生动的图画告诉观众曾经发生在新疆大地上的这样一个历史故事:西域,自古就与中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公元前二世纪上半叶,中原汉王朝势力逐渐强盛,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两次西行,使中国和中亚、南亚、西亚诸王国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中国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也由此形成。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一词,他把丝绸之路的开通定在公元前114年,就是以张骞出使伊犁河乌孙为开端。公元前60年,汉朝在乌垒(今新疆轮台县奎玉克协海尔古城)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从此归入中国版图。

类似这样油画场景还有四十五个,有木垒县的大石头乡汉代烽燧遗址、三个泉子遗址、胡杨林、鸣沙山;有奇台县的江布拉克、平山书院……最后以玛纳斯小李庄屯垦遗址、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结尾收笔,绘画场景共涉及昌吉州所辖七县市的四十六个主要旅游和文化文物点。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受邀出席展览仪式,在致辞中对油画丰富而又深厚的内涵给予肯定:“这幅油画长卷以高超的艺术手段,多维度大纵深反映了昌吉州底蕴深厚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独特魅力的民族文化,壮美多姿的秀丽山川,以及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成就。”

开展仪式定在28日中午三时,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但并没有影响到部分早早知道展览消息的观众的心情。仪式一结束,他们迫不及待地拥入展厅一睹油画长卷为快。有的边感叹,边掏出手机,沿着油画悬挂走向,一路拍摄到底,然后又连忙给朋友发过去,传递这里发生的新疆故事。

北京观众李长顺在观看展览时表示,油画长卷画得气势磅礴,很有历史纵深感,让人惊叹不已。没想到,这和他以前通过其他方面了解的昌吉和新疆完全不一样,油画更直观,更生动,更细腻,更艺术,更震撼,更容易让人接受。

昌吉州摄影家协会精心挑选了70幅摄影作品,集中反映新疆的农业、工业、民俗、自然风光,向北京人和中外游客全面展示昌吉州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文化空前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

二、文创品,将昌吉故事更广泛传播

在展厅中间,摆放好几组由几张桌子组成的展台,上面摆放着由油画长卷的内容、人物、故事而衍生出来的众多文创品。

文创品成为展览上的一个亮点。

油画长卷衍生品共有大类六百套(件),涉及生活用品、床上用品、工艺品等。有小若寸许、萌翻人的瓷恐龙,有不及三指、憨态可掬的陶瓷人,有颜色迥异、把手奇特的水杯,有长若两米、色彩鲜艳的瓷板画,也有图案新颖、遮阳避雨的小伞,更有造型奇特、风姿绰约的服装……所有这些文创品全都出自中国舞台美术设计师、画家张柏源的设计与研发。这些文创品一诞生,就被一一标注上了一个地域性的符号主题——昌吉故事。

张柏源认为,这幅油画长卷内容非常丰富,极具进一步挖掘和开发的商业价值,衍生品的研发是对油画长卷的资源进一步的充分利用,也是对其内在价值的进一步体现。

在展厅,文创品备受关注。有的游客忍不住伸手拿起文创品,放到眼前观察,常常被文创品上所具有的某种特征而逗得笑口大开;有的游客寻找最佳角度,拍摄文创品的创意与造型,还笑容满面地与之合影;有的游客询问展厅工作人员,在哪里能买到这种不曾多见、具有新疆浓郁特色的文创品。

昌吉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主席陈立荣十分欣赏这类具有创意的文创品,她说:“这些文创品小巧,造型可爱,是送给亲朋好友的最好礼物。由于上面印有‘昌吉故事四个字,在传递友谊的同时也将‘昌吉故事播散到亿万家庭,这恐怕要比油画长卷的影响还要广,还要持久。”

陕西游客施刚在观看文创品时说:“文创品别看规格小,作用却大得很。只要挖掘好了,就能让文创品开口说话,让您声名远播。”

三、展览好评如潮,令人对昌吉充满了向往

油画长卷主创画家张永和说:“昌吉是我的家鄉,我对昌吉是有情怀的,我常想通过作品抒发对家乡的爱,展示家乡独特的美,让更多的人了解她、爱上她。”

当初在进行这幅油画长卷创作时,十位全国知名学者、画家前往昌吉写生采风,纷纷喜爱上了昌吉和新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多采多姿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并为之折服,推翻了他们前期构思的“为每个县市创作两张作品”的组画思路,最终确定以“天山画卷·丝路昌吉”为主题,用“长卷”的形式呈现。

作品完成后,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评价时说,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昌吉和新疆有灿烂辉煌的过去,特别在今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能够激励新疆获得某种新生。相信通过这次展览,一定会进一步提升昌吉、新疆的文化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中外人士走进、喜欢和宣传大美昌吉、大美新疆。

闫丰涛是一位生活工作在北京的新疆昌吉人,他闻讯展览消息,特意赶到中华世纪坛参观展览。看了这个展览,他不仅感到了浓浓的乡愁、厚重的历史,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动。他说:“有了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为依托,有了家乡加快发展理念的支撑,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信心百倍。”

山东游客刘晓晓今年二十八岁,没有去过昌吉、新疆,也不曾想过要去昌吉、新疆,看了展览之后,就产生了一定要去昌吉、新疆看看的想法。

类似这样的评论,在当天的展厅里到处都能听到。显然,这次展览获得了各方的认可。好评如潮,也标志着这次展览获得了成功。

作者简介

无垠,新疆昌吉州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新疆昌吉日报社。

猜你喜欢
昌吉昌吉州长卷
长卷
浅析昌吉丧葬仪式中的民间道教音乐
以昌吉为例探讨幼儿早期教育的必要性
谈唐英与景德镇妙不可言的缘分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我的一生是宣纸的长卷
昌吉州纤检协会免费举办棉花检验员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