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景丽
【摘 要】 反思教学,我们教师创设的“框”真的太多了,这些“框”不仅框住了孩子的思维,也框住了我们的思想。为了孩子能力的提升,为了教育的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根除这些阻碍教育前行的“框”,让孩子们在没有“框”的空间里得到更多更广的发展。
【关键词】 思维;反思教学;课堂教学;新课程
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但在教学中,孩子们还是不会思考、不懂学习,如何让学生从“让我学”到“我要学”,从“学会”到“会学”,每一位教师都在不断改革、不断尝试,然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深究其因,原来是被老师无形中的“框”框住了。
一、“框”后隐藏的问题
1. 教师素质——设“框”的主因
“框”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个人素质,业务能力的不精深、教学机智的不成熟、课堂语言的不完善……为了弥补素质不高的缺陷,只有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子,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美其名曰——基础知识扎实。
2. 社会环境——设“框”的诱因
有人不禁要问:教师设“框”与社会环境有何关系?这里面大有学问:
首先,搞素质与要质量的困惑。我们倡导素质教育,重视思维发展,然而,在课程内容不减,课程难度不降的情况下,要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个过程真的很难,加上每年的质量考评,更是让教师无暇深入钻研教材,要质量必须抓时间,一周四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在保证质量的提升。于是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有意见也只能暂缓,虽说新课改提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多种也得在老师控制之下,“框”也就由此而生!
其次,要精彩与求顺畅的矛盾。每年学校都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年都要举行公开课、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为了将课上得精彩,教师们挖空心思,然而,再精细的预算师也会有遗漏之处,为了防止课堂上出现不合拍的声音,教师必须提前扫清“障碍”,于是又一个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框”也就产生了!
二、如何消除这些无形的“框”
1. 教师素质的提升——解“框”的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教师无论哪一方面的素质不合格,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的顺利开展。可见,要想还给孩子自由想象的空间,教师必须拥有高尚的师德情操、过硬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育机智等,这一过程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知识的内化和积累。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是学习的向导”。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理论的学习,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主动开拓业务渠道、拓宽学习内容,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才能拥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观念决定未来——“观念比能力更重要”。许多人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作为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传统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展还给学生,突显学生個性特点,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课程实施引航。
反思促进成长——“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高效教学的推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及时的反思不仅可以让我们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突破自我,而且也可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搭路。
2. 和谐氛围的营造——解“框”的保障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产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的火花的。只有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孩子们敢于大胆质疑、乐于积极思考,为解“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民主拉近距离——“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的态度是拉近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氛围的关键,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思维。
尊重激发火花——尊重学生,就要学会理解与接纳学生。对学生不同思维方式予以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予以理解,可以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对学生情感予以理解,让学生敞开心胸。
赞赏开启心灵——赞赏是最好的老师。适时的表扬可以让学生鼓起自信的风帆,敢思、敢想、敢问,开启心灵,释放智慧。
3. 良好心态的形成——解“框”的根本
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是个服务性行业,其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并不高,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利,也没有显赫的声名和财富,更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与安逸,因此选择了教师职业意味着选择了清贫与奉献、辛苦操劳和责任”,“教师的劳动,难以有严格的时空界限,难以有准确量化的工作时间和质量,更难以进行时时刻刻的监督,很大程度上要凭教师自己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荣誉感和上进心来激励和约束自己。”
反思教学,我们教师创设的“框”太多了,这些“框”不仅框住了孩子的思维,也框住了我们的思想。为了孩子能力的提升,为了教育的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根除这些阻碍教育前行的“框”,让孩子们在没有“框”的空间里得到更多更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凌. 教师如何反思教学[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5).
[2] 蔡莹莹. 浅谈反思教学[J]. 师道(教研),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