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娜
去年12月,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召集了一次“艺行上海”活动,带领艺术爱好者们从文化的角度探索“千年七宝”,其中有一站就是位于七宝古镇富强街58号的“吴颐人艺术世界”。
大概当初热烈报名并最终被选出的50名幸运的“艺行者”,他们自己也没想到,在这一站迎接大家并热情导赏的,正是著名书画篆刻家吴颐人先生本尊。要知道,吴先生已年近八旬,之前,更是因为中风又摔跤骨折还在康复之中,这一次特地从家中赶来,拄着拐杖陪同大家。
活动当天,吴先生拾级而上步入二楼主展厅,这才坐上轮椅,由工作人员推着,一幅一幅为大家导赏自己的书画、篆刻作品。虽说行动不便,可吴先生的思绪可是飞扬轻快得很,言谈更是妙趣横生。展厅墙面所展示的作品,无论是苍劲大字,还是文人画作,在他的解说下竟是充满了生活真趣和艺术智慧。眼前一幅看起来洋洋洒洒的诗词,吴老先生兴致勃勃地把大家召集过来说到:“这幅字我自己蛮喜欢的,我给你们念一念。”大家纷纷点头仔细观摩,却闻吴先生抑扬顿挫读了起来:“涨停几时有,把酒看K线,不知中国股市,还能牛几年……”闻此,现场的股民朋友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自勉,听过介绍再看墙上的作品,更多了一份心领神会来。而在另一幅色彩素雅、古朴写意的秋菊蟋蟀图前,吴老先生指着菊下那一群蟋蟀挨个分辨:“你们看看,这群蟋蟀斗的呀死伤遍地,也有的正在逃逸……”听着如此有趣的一幅画,大伙都笑嘻嘻凑上画去仔细看,却听吴老在旁边继续介绍:“这幅画名叫《秋天的战争》。这打架斗殴的,哪有什么赢家?所以我们一定要修身养性,别为了一点脾气、一时意气,‘咬撕忙不息,辜负好时光啊。”仔细一看,这画边的题词不正是这十个字么。就这么严肃中透着乐儿,嬉笑间讲着理儿,吴先生的一番导赏,真可谓是七宝之行收获的最大妙趣了。
都说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很显然,吴先生就是这个“一”了。在他看来,写书法,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自我。“管他南宗与北宗,吾以吾笔写吾胸。各家理俱生花笔,逐一搜来心底融。”在吴先生的一支妙笔下,不仅有传统的继承,更有其它书法家笔下难得见到的当代生活气息甚至异域人文景致。“除了汲取汉简的营养之外,我也喜欢用日文、东巴文、西夏文来写书法,用古琴谱上的文字、甚至集网络上的乱码来创作。还有,我还会把生活中搜集的趣闻趣事都记录在我的作品中,比如这幅《沁园春·买票》就写出了春运的抢票难题:春节又到,中华大地,有钱飞机,没钱站票……”
一提到汉简,吴老先生更是兴致勃勃、眼神明亮,他向我们介绍:“我曾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汉,传出去了,就有人提着酒来见我——哈哈哈,哪里是此‘醉汉呢?我那是‘沉醉在两千年前的汉印、汉画像、汉简之中啊。”之所以会喜欢汉简,吴先生说是因为汉简“接地气”。汉简不是哪一个书法家写的,而是由普通劳动人民书写的书法,如军队的粮草簿、抄书匠抄的书、医生开的药方、百姓的书信等等,充满着生活气息,率意隨性——这就是民间书法的魅力。都知道吴颐人先生艺擅众长,书法、篆刻、国画都是他的强项,而其他艺术领域诸如音乐、泥塑、紫砂雕刻、画瓷等也都有涉猎,但这汉简书法才是他强项中的强项——他将篆隶行草有机糅合,形成了奔放、率性而又别具一格的汉简书风,被国内誉为“吴家汉简”。如此看来,“醉汉”这别称确实传神又有趣。
说起斋号,其实吴先生还有更多更加妙趣横生的书斋名呢。早期有忘我庐、谿饮庐等,后又有三难堂、嘶云阁、逐鹿山房、千万莲花院、两天晒网斋、白驴禅屋、雷聋山房……几乎每一个斋号都可说上一段生动的来历。就拿其中的“雷聋山房”来说,是来自吴先生所敬仰的两位前辈大师——潘天寿(雷婆头峰寿者)先生和吴昌硕(大聋)先生,别号中各取一字组合成此斋名;又比如“白驴禅屋”包含了吴先生所敬仰的白石老人、驴屋(八大山人)及苦禅老。
画好书好,吴颐人先生的篆刻更好。吴先生的书法篆刻成名甚早,他年轻时就拜师钱君匋、钱瘦铁、罗福颐等前辈大师,学习书画篆刻,所以,当他有了相当的功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时,他心中所念的就是创新和探索: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正如先生所推崇的艺术理念:不求第一,但求唯一。人人都知道吴先生的汉简书法独开一面,但他并不甘心在艺术上只守着昨日荣光,于是他又潜心研究起了纳西族的象形文字,并将之移植到书法篆刻的艺术创作中。纳西族的象形文字东巴文是古纳西人的伟大创造,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存活的古象形文字,由于当时多用来录写纳西东巴经书,故亦略称为“东巴文”。吴先生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终于再次开创出他独有的“东巴文书法篆刻系列”。他笔下的五言对联形式的纳西文书法,线条质朴、造型生动;而他的纳西文篆刻,如“欢乐一家人”“钟爱一生”等,则章法自然稳妥、刀法老辣劲挺,尽管是传统技艺与民族特色的糅合统一,但作为印章艺术,其透出的金石韵味依然十足。虽然纳西族当地也有不少人将纳西文创作书法或刻印成谱,但从专业的角度看,吴先生的作品境界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除了艺术创作,这些年吴颐人先生在艺术教育上也有着大量的成果。他所著的《吴颐人汉简书法》《吴颐人汉简题汉画》以及《我的汉简之路》被誉为“汉简三宝”;他的《篆刻五十讲》被誉为培育了两代印人,在全国中青年篆刻家问卷调查中,被评为上世纪最好的篆刻入门书;他的《篆刻法》是上海文博系统评定中级职称指定必读书;《篆刻跟我学》则是被盗版最多的。然而,即便早已在业界享誉盛名,吴先生却一直秉承着父母教导的“要懂得感恩”的为人处世之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闵行举办了一场书画作品义卖活动,并以一直供他读书的姑妈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苇若帮困助学基金”,帮助近百名残疾人子弟及下岗工人子弟入学。前些年,他还多次在外地举办义卖个展,用所得款项为甘肃会宁乡下造桥修路,每年资助着青海贵德县的几户残疾人家庭,在春节前汇钱让他们过个好年。“时觉眼前生意满,莫忘世上苦人多。”这是吴颐人先生师祖弘一法师的联句,从小苦过来的吴先生一直谨记着,他常说,自己是“怀着大爱,做些小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谈及这些,吴先生却摆摆手一副云淡风轻:“写字的人很多,作画的人很多,搞篆刻的人很多,理论著书的人也很多,做好事的人则更多。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贡献,但至少我的一生过得很有意义。”
当然,看淡一切虽然洒脱,但洒脱的人又何尝没有牵挂。在吴颐人先生这里,这个“牵挂”无疑就是他的爱女吴越了——这个优秀的女儿一直是吴先生的骄傲。很小的时候,吴越就在看望吴先生的日本书法代表团面前镇定自若地表演了一出“听无线电”的默剧,丰富灵动的表演跨域了语言的障碍,得到国际友人的盛赞;上学后,她是学校多才多艺的文艺积极分子,是上海市有名的中小学七个故事大王之一;艺考时,她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而现在,身处娱乐圈多年,女儿身上那始终不变的恬然书香气总是让他分外安心。众所周知,吴先生擅长篆刻,而吴越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小学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篆刻。吴越演出过五六十部影视剧,台词出色演技绝佳,而且还得过几次奖项,是荧屏上知名的“大青衣”,这似乎于篆刻毫无交集。但据说她的篆刻是有童子功的,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拿过全国篆刻比赛少年组的金牌了。由于爸爸的老师钱君匋先生是丰子恺先生的弟子,有时候吴越也会半开玩笑地说,“我也算是丰先生的第三代弟子了。”如今,女儿常年在北京辗转各地拍戏,与父亲两地牵挂,联系不多,为此,七十多岁的吴颐人先生硬是迅速掌握了微信使用技术,因此还成就了一则广为流传的小趣事。都知道吴越之前在《我的前半生》中饰演了一位教科书级实力上位的“第三者”,因为演得太好,让很多观众入戏太深,而引发了网友们成群结队去她微博下“声讨正义”的奇观。可能有些明星自黑一通也就“化黑粉为流量”了,但吴越显然不擅于此,这对她的私人生活难免造成困扰。熟知女儿秉性的吴先生第一时间想为女儿打气,彼时长沙正遇到洪灾,吴先生正好乘坐高铁送去自己的作品参加当地的赈灾义卖活动,于是他顺手拿起高铁上的“清洁袋”,在空白面引用了侯宝林大师的“打油诗”一首,拍照后用微信发给了女儿:“演员生涯自风流,生旦净末刻意求。莫道常为座上客,有时也做阶下囚。”吴越随后就在自己微博上晒了出来,吴先生的开朗心态不仅开解了女儿,更化解了网络的戾气。
吴先生父女俩相隔两地难得见面,但是女儿的独立性又使父亲特别放心。那时为了培养女儿的独立性,当吴越读完小学二年级就把她寄送到北京的一位画友家里,在北京上的三年级。吴先生与他太太经常回想起吴越童年往事,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及美好的回忆,同时吴先生又为当年诸如没有陪她游泳此类小事、甚至因为她的粗心而“动手教育”一直感到深深自责,尤其在近两年中风、摔跤断腿时,得到吴越悉心照料后,特别感到深悔不已。但其实参考当下家庭教育中“丧偶式育儿”的状况,吴老已经是难得的好爸爸啦——吴越小时候正是把经典当糟粕的特殊时期,为了让女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吴老特意请人制作了四册的手写加配图的“启蒙读本”给女儿独家使用,因此小吴越读小学前就能背诵上百首唐诗了,如是父爱,真是深情又生动啊。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吴颐人先生在七宝艺术馆里向大家介绍的三幅字画作品:第一张是蒼劲有力的“鹤舞云天”四字,字妙,但更妙的是这张宣纸——由于存放时间太久,当吴老先生从乱纸堆中偶然得到纸时,发现上面布满了霉斑,却乍看如洒金纸一般。想想弃之可惜,于是提笔写下“鹤舞云天”四字。然而写成之后,吴颐人自己却喜欢得很,同时觉得也是缘分,于是又裁了两张尺寸相同的宣纸,一幅作“鹤舞云天”之画境,一幅作偶得此纸的自撰诗句。其诗云:“佳纸霉生岁月斑,老夫聊作洒金玩。临池添得三分趣,一梦回看壁上观。”你看,因为一张霉纸,得了三幅佳作,这样的洒脱与天趣,正是吴颐人先生艺术人生的写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