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 张渊娴
本文以“平均数”教学为例,把学生的“提问”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维,敏锐捕捉新知的生长点,引导学生思维,挖掘练习的深化点,拓展学生思维。小学生天生好问,从“问题”着手,把学生引入自我发现与创生的旅程。如何实现用问题引领创生课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提问“平均数”。
教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平均数。你想了解这位新朋友的哪些信息?
学生1:什么是平均数?
学生2:为什么叫平均数?
学生3:平均数有没有小数点?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2.初步理解平均数。
课件出示:经过课前调查,得到我们班:男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3.9 厘米,女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4.5厘米。
教师:可以有小数点吗?
学生:可以。
教师:看到这两个平均身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平均身高就是身高相加除以人数。
教师:这是我们学习平均数之前对平均数的认识,看看学了平均数,你们是否有新的认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些问题直接指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平均数有没有小数点”为本课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角色。
1.出示题目。
教师:在图上我们大概估计一下,平均数大概在哪里?并验证。
2.比一比哪组厉害。
学生:第一组厉害,因为他们的平均数高。
学生:不是,第一组一共折了18朵,第二组一共折了20朵,第二组厉害。
教师:对啊,第二组这得多,并且芳芳一个人就折了9 朵,比所有人都折得多。那到底哪个组厉害呢?
学生:他们人数不一样,比总数不公平,并且我们比的是一个组,不能只看芳芳一个人的。
教师:因为平均数既考虑到了总数,又考虑到了人数,体现的是整个小组的整体水平。
利用两种方法得到平均数,顺势引出为什么要求平均数的现实问题。比总数、比个人,不公平,在强烈的认知失调中,感受比较平均数更公平,因为平均数既考虑到了总数,也考虑到了人数,反映的是这组同学的一般情况。
1.回顾之前的平均身高,看看你们刚才的想法有没有道理?
①出示班级每个人的身高情况,“求和均分”法计算得到。
②平均身高体现的是我们班的整体水平,可以了解我们班身高情况,也可以用于比较。
2.对于平均身高,有没有新的认识?
表1
学生: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营养丰富,10岁男孩的平均身高慢慢变高了。
3.再次感悟平均身高。
①对比10 岁男孩和女孩从1985 年到2014 年平均身高的统计表,有什么想法?
表2
学生:10岁的女孩也慢慢变高了。
学生:10岁的女孩总要比10岁男孩高出一点。
数据会说话,要让学生从已知的平均数中读出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情况,这也是这节课的核心所在。数据的有序增加,学生的思考也在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与解读现实世界。
1.出示练习:肖扬同学收集了周一到周五步行上学路上所花的时间情况。
表3
教师:看了题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平均每天上学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教师:你想统计出这个平均时间做什么?
学生:知道大概要花多长时间。
教师:有道理,那我们赶快算一算平均时间。
反馈:(15+17+14+16+18)÷5=16(分)
教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肖扬应提前多久从家里出发?
出示问题:如果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上午8:00,你觉得肖扬以后上学什么时间从家里出发比较合适?
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在练习纸上。
反馈:(15+17+14+16+18)÷5=16(分)7:44
教师:请你们自己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提前16分钟出发,行吗?
学生质疑:不行。这样有几次会迟到的。所以应该预留一部分时间。
教师:如果7:44出发,在这个星期里,就有两天迟到了。那7:44出家门,一定不行吗?
学生:行,只是要走得快一些。
教师:这里的平均时间是一个不长也不短的时间,真实情况有可能比16 分钟长,也有可能比16 分钟短。
2.总结归纳。
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回到一开始你们的提问,你可以解决吗?
①什么是平均数?
②为什么叫平均数?
③平均数有没有小数点?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平均数,平均数能够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课后我们可以再找一找生活中的平均数,议一议这个平均数表示的究竟是什么。
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平均数”,对平均数有了全面认识,这时再次回到课前谈话中提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后你是不是能解决了,对平均数很好地回顾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