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乳腺外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将患侧上肢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应用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对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在医院住院的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乳腺癌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128例分成两组,将62例使用传统患侧上肢穿刺置管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将实施超声引导下患侧上肢PICC置管的66作为观察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KPS评分变化,记录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6个月后KPS评分(76.39±3.04)分、(77.42±1.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7.58%)明显比对照组低(17.74%),P<0.05。结论:对于接受了乳腺癌术后化疗治疗的患者,可采取超声引导患侧上肢PICC置管,在改善患者KPS评分,降低并发症产生方面效果明显。
手术治疗为乳腺癌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同时,术后需开展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多项辅助措施。PICC置管凭借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血管可见,降低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一定认可。有研究报道显示,PICC置管能够缓解患者长期化疗药物输注或药物自身刺激所对患者造成的静脉炎等并发症[1]。本研究对PICC置管影响患者临床效果和KPS评分的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从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医院接受住院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资料中,采集128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资料,以随机数字表对患者进行编号处理,分成了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TNM分期Ⅰ期39例、Ⅱ期27例,年龄43~72岁,平均(66.18±2.17)岁;对照组TNM分期Ⅰ期36例、Ⅱ期26例,年龄41~75岁,平均(63.24±2.52)岁,两组基础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2]:①确诊为乳腺癌,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化疗;②肢体外观无水肿,肢体可进行日常活动,如伸直、梳头等;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有精神类疾病者;②排除失访、脱落、死亡病例;③排除年龄超过80岁者;④排除严重感染者;⑤排除严重药物过敏者。
对照组予以传统穿刺,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置管护士,以肉眼观察和触摸等方式,明确患者需行静脉置管的穿刺点。其位置多在肘下两横指处。找到穿刺点后,置管护士需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令其配合护士外展手臂,并以16 G套管针穿刺。待回血推进外套管,可安全拔出针芯,使经套管送入导管。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患侧上肢PICC置管。在超声引导下,令患者患侧手臂外展,以塞丁格穿刺技术,确定穿刺点,并计算所需导管长度,经外周静脉置入静脉导管,操作途中,将导针支架放置于超声探头上,测量血管与皮肤距离,选取适宜导针器,垂直皮肤在穿刺处进行固定,另一只手使用ZIG穿刺针,在超声屏直视下,刺入导针支架上的针槽,见患者回血,穿入导丝,使其穿过穿刺针进入血管。之后退针,撤出导丝,向插管鞘内置入PICC,直至指定位置。
以KPS评分进行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功能状态的评价,并记录2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KPS评分分数和健康状态成正比,满分100分[3]。
利用统计学工具CHISS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方差分析F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组间干预前KP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2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KPS评分未见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2个月后、6个月后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
表1.组间KPS评分变化的比较(±s,分)
表1.组间KPS评分变化的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2个月后 干预6个月后 F P对照组 62 65.71±1.92 67.18±2.58 66.24±2.57 0.472 >0.05观察组 66 64.23±2.14 76.39±3.04 77.42±1.95 5.183 <0.05 t 0.716 5.719 5.264 P>0.05 <0.05 <0.05
对照组静脉血栓2例,上肢水肿3例,静脉炎6例,并发症发生率17.74%(11例),观察组上肢水肿1例,静脉炎3例,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率7.58%(5例),差异显著(P<0.05)。
伴随科技进步,乳腺癌手术方式的发展,以及化疗在乳腺癌术后临床的大量应用,为促进治疗成功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乳腺癌患者往往年龄较大,加之较长的化疗周期,尤其是静脉滴注药物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患者血管损伤、外渗,以及产生血管痉挛的情况,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PICC的高速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逐渐改善了这一问题。
本研究分析了PICC与传统穿刺术在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KPS评分影响,以及产生的并发症方面所具有的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干预2个月及6个月后,有明显提升患者KPS评分的作用,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证实了PICC良好的干预效果。这考虑是PICC的作用机理更符合人体解剖学结构,尤其在超声引导下,能够清晰看见人体血管组织,全程可视化指导,能够精确定位,降低了对周围组织伤害。有研究显示,PICC置管对减轻回针后复穿率,促进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明显效果,这些都证实了PICC置管具有定位准、创伤轻的优势。通过临床观察,尤其对于静脉血管条件差,反复化疗,或者存在上肢水肿、肥胖的患者更为适用,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也取得了独特优势。谢浩芬等[4]在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对上肢活动依从性的研究中指出,实施PICC置管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上肢自主活动,降低穿刺患侧疼痛情况,减轻剧烈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优势,证实了PICC置管的临床可实施性。这为本研究结果做了一定补充。本研究受样本数量等因素局限,尚有不足之处,例如未对PICC置管患者血压、心电监护情况等进行报道,更为完善的研究需下一步实施。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PICC置管干预能够有效解决患者血管条件差,易造成静脉炎等不利因素,相比传统穿刺,在促进患者功能状态KPS评分方面有积极意义,同时PICC置管安全性良好,可明显降低患者静脉炎与上肢水肿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