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乡村振兴的迷思与现实:基于农民视角的考察

2019-03-08 11:23姜绍静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人居环境

姜绍静

摘要:空心村的发展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薄弱环节,为更好地了解空心村的人居环境及发展问题,本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空心村进行了调研。研究立足于农民视角,了解农民在居住方式、生活环境、村庄发展等方面的观点。研究发现:在人居环境方面,农户对基础设施、治安、垃圾处理、邻里关系等生活环境的评价较高,外来者眼中的“脏乱差”并不是农户最不满意的地方。农户更为关心村庄发展问题,空心村农户最关心“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较为关心“治理有效”,“生态宜居”是村民认为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也是最不关注的问题,对“乡村文明”的关注度也较少。空心村外部人和内部人对空心村的认知存在偏差,造成空心村发展的“迷思”,在空心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中必须重视这种差异,坚持以人为本。

关键词:农民视角;空心村;人居环境;农村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空心村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变迁的阶段性外在表现,“空心”不仅体现为一种空间形态,而且具有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学者们针对空心村开展了系列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空心村的人居环境不佳,村内排水及道路不便,住宅分散,不仅物质环境不断老化,而且邻里和睦的关系也不断弱化。总体而言当前中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一般,部分地区存在经济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不协调的情况。“空心”首先表现为宅基地的空置,有研究表明,有3.77%的村庄宅基地空心化率超过40%,同时因人口流动导致的乡村人口“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日益严重,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总之,在学者眼中,“脏、乱、差”是“空心村”人居环境的典型特征,即存在垃圾随处丢、房子随意建、社会治安乱、住房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等特点。整个村落呈现出“外光内糠”的形态。空心村进行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振兴”,可以通过“城归”引发乡村人力资本革命促进乡村振兴。学者们对空心村“脏、乱、差”人居环境的认知和对空心村治理问题的见解,都是“村外人”的一家之言,缺失农民视角,需要倾听农民声音,空心村的主人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更关乎村庄的未来发展。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出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强调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居住在空心村内的村民是空心村的主人,他们对空心村人居环境的认知以及对目前乡村发展问题的界定是我们开展空心村治理、进行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唯有如此,才能尽量避免“外来者”以乡村振兴、土地集约利用等为借口侵犯农民权益。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农民视角下的空心村人居环境和村庄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以期反映农民的心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经验依据。

二、研究区域及调查对象特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及滨州的部分沿海区域,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2011年获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2017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18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636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3%,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7.13%,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7.15%,山东省三次产业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65%、45.35%、47.99%。选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空心村进行调研,是为了反映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空心村村民对空心村人居环境及乡村振兴的看法。

针对空心村村民,本研究在山东蓝色经济区7地市(青岛、日照、威海、烟台、潍坊、东营、滨州)共发放4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5份,回收率为98.9%。问卷调查的重点是了解农民对空心村在居住方式、生活环境、村庄发展等方面的观点和态度。

在455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农户主要收入来源者的平均年龄为46岁,最小的为20岁,最大为83;农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为3.6;农户收入主要来源者的受教育水平多集中在初中,占被调查者的45.7%,小学和高中的比重基本持平,不超过25%,未接受过教育和大专以上占极少數,在5%以下。

半数以上农户的收入来源是半工半农,即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做农活;20.9%的农户仍以农业为生,14.7%的农户以外出打工为生计主要来源,9.2%的农户以经商为主要收入来源。

虽然从收入来源上来看,绝大多数农户有从事打工、经商等非农业工作的经历,但从收入构成上来看,农业仍然是多数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非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超过一半的农户仅占39.5%,20.7%的农户非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低于10%。

家庭纯收入是衡量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调查采取了让农户自己选择符合自家情况的收入区间。需要说明的是,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收入状况仅供参考,农户实际的收入区间往往要整体往上推进至少一个区间。根据调查团队入户调查的经验反馈,绝大多数农户会低报收入区间,这种做法既符合大家的“藏富”心理,又符合大家对政府投入的渴望心理。多数农户预期政府将来会对空心村整治加大投入,因此适当少报收入会降低政府挖掘农户投入的几率。图2显示了问卷中所体现的收入区间分布状况:“2.1万-4万”的收入区间是最常出现的选项,“2万以下”及“4.1万-6万”的出现几率基本持平,“6.1万-8万”次之,“8.1万以上”最少,仅占6.4%。

家庭承包地是否由自家人进行耕种能够体现出空心村的土地流转情况,所调查的455户中,76%的农户家庭承包地都是自己进行耕种,只有24%的农户流转给别人耕种。由此可见,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绝大多数的农村人仍在在耕种土地,并未出现如四川等大规模劳务输出地的土地撂荒。这些农户即便从事非农工作,基本都在村庄附近,能够方便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三、农民较为满意空心村人居环境

为探究农民视角下的空心村特征,描绘出农民眼中的空心村,本研究对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进行了调查。农民的居住条件主要由农民对住房质量和住房位置的主观评价来反映;农民的生活环境由农民对村庄诸多方面的感知体现出来,这些方面包括基础设施、治安、垃圾处理、邻里关系等,是农民主观感受的反映。

1.农民视角下的农户居住条件

被調查农户的居住条件不仅能够显现出空心村的一些物理特征,而且影响到农户对空心村治理的想法。住房质量采用了农户主观评定的方式,在调查中让被调查农户根据自己的感受,将自家住房从“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进行选择评定。46.8%的农户认为自家住房质量情况一般,42%的农户比较认可自家的住房质量,只有11.3%的农户觉得自家住房质量不好。

住房位置涉及农户住房所在区位,包含风水、便利度、安全性等诸多因素,农户对自家住房位置满意程度越高,说明农户越习惯现在的居住区位。从表3中可见,跟住房质量的评定不同,46.8%的农户比较满意自家住房的位置,而不是认为一般。跟住房质量相似的是只有10.1%的农户不满意自家住房的位置。整体而言,农户对住房位置的满意度要高于住房质量,这跟农户的恋旧心理有关,“住哪哪好”是绝大多数农户的心理,只要在一个区位居住足够长的时间,人们往往比较认可这个区位。

从农户对住房质量和住房位置的主观认知来看,农户对自家住房条件整体来说比较满意。而且农户对住房位置的满意情况要优于对住房质量的满意情况:从众数来看,住房质量评定集中在“一般”,占46.8%;而住房位置则集中在“比较满意”,占46.8%。

2.农民视角下的农户生活环境状况

农户生活环境由农户对村庄诸多方面的感知体现出来,这些方面包括基础设施、治安、垃圾处理、邻里关系等,这些主观感受反映了农户对空心村特征的认知。

新农村建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转移支付力度,伴随“村村通”工程、合作医疗等的普及,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指自来水、道路、医疗、教育、商店、公交车等配套生活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因此,即便在空心村48.1%的农户认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完善度属于良好及其以上。39.6%的农户认为当地基础设施完善度一般,10.3%的农户认为基础设施完善度较差,只有2%的农户认为基础设施完善度很差。

尽管空心村存在着不少的闲置宅基地,长年留守村庄的村民以中老年人为主,调查显示农户对自己所在村庄的社会治安情况比较满意。51.6%的农户认为当地治安情况良好,13.2%的农户认为非常好,只有9%的农户认为治安情况较差和很差。

如果农村大量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的话,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势必受到影响。很多村庄设置了垃圾箱,并进行定期处理。35.6%的农户认为当地的垃圾处理情况良好;11.4%的农户认为村庄垃圾处理情况非常好,这种村庄能够在垃圾满箱前及时处理;28.4%的农户认为垃圾清理情况一般,不太能满足村民清洁生活的需求。18.5%的农户认为垃圾处理情况较差,这种村庄一般有较为固定的垃圾投放处,但一年最多清理一次。另外有6.2%的农户认为垃圾处理情况很差,这种情况往往是没有固定的垃圾投放处,垃圾在村里随处乱扔,也没有人负责处理垃圾。

邻里关系能从精神层面反映出空心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状况。如果村庄邻里关系较为和谐,村民就会更眷顾这篇土地,反之,如果村庄邻里关系恶化的话,村民就有可能更偏向离开这个生存之所。总体而言,所调研村庄的村民对邻里关系满意程度较高,60.7%的农户比较满意村庄的邻里关系,15.4%的农户非常满意当地的邻里关系,仅有6.6%的农户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当地的邻里关系,说明这部分村庄的邻里关系较为紧张。

总之,从以基础设施、治安、垃圾处理、邻里关系等衡量农户对自家生活环境的主观评定来看,农民对生活环境比较满意。同样以农户回答频数的众数来看,在基础设施方面,众数是“一般”,占39.6%,紧随其后的是“良好”,占36.9%;在社会治安方面,众数出现在“良好”选项,占51.6%;在垃圾处理方面,众数出现在“良好”,占35.6%;而邻里关系的众数出现在“比较满意”,占60.7%。这些调查结果说明:村庄“外来者”眼中的问题在当地农民看来都不是问题,农户对自家的住房和生活环境比较认可。那么,农民视角中的空心村问题是什么呢?为深入探究这一问题,我们调查了农民对村庄“最重要”、“最难解决”、“最根本”、“最容易解决”等问题的看法。

四、农民视角下的空心村发展问题

我们在调研中将农村常见的问题列举出来,让被调查农户依据当地情况选择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村庄最难解决的问题、村庄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和村庄最根本的问题,农户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能够反映出农户对空心村问题的认知以及对村庄发展的内在需求。

农户最关心的问题是农户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如果政策制定能够考虑农户需求的话,那么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不能够跟农户最关心的问题相违背。表4显示,在村庄发展过程中,农户最关心的问题是“村民收入提高”,有效百分比达40.5%,在所有的8个选项中以绝对优势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在现阶段,农户收入的提高仍是第一要务,无论村庄要经历何种变迁,均不能影响农户收入的提高。实践证明,凡是农户拥护的村庄治理措施,农户收入是没有降低的。反之,有可能降低农户收入的村庄治理措施一定会得到农户的极力反对。最关心“村民生活不方便(购物、乘车等)”的农户占14.1%,这种诉求是可以通过村庄合并、大力发展小城镇得到解决。“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精神生活匮乏”和“村庄管理不民主”所占比重基本持平,在10%左右。仅有6.4%的农户最关心“缺少规划,破旧房子太多”的问题,而众多学者和决策层则最关注空心村的用地乱象,关心“大量农村土地的浪费和耕地资源的严重破坏”,认为这是推进乡村振兴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难题。另有不到5%的农户最关心“垃圾随处乱放,不能及时处理”和“村风不正”的问题。

农户眼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单纯依靠村庄内部的规则和秩序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需要来自外界的干预,尤其是决策层的干预。“村民收入的提高”仍然是位居首位的问题,有效百分比占34.1%,这说明在农户收入稳步提高的大环境下,农户继续渴望收入提高,并且收入的提高并不是农户单方面努力就可以做到,需要决策层破解阻碍收入提高的结构性难题,给农户创收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以17.3%的有效百分比位居第二,調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农户也同样担忧农业和农村的明天,农村长居人口老龄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缺少规划,破旧房子太多”是农户视角下第三难解决的问题,有效百分比占12.6%,由于这些破旧房子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在没有外部政策利好注入的条件下,很难得到解决。“村里管理不民主”涉及村民自治问题,有效百分比占11.3%,自2009年全国陆续开始村民自治以来,农户在村庄管理中有了更多话语权,但在部分村庄仍然存在着村民自治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出现了“村里管理不民主”的问题。

40.9%的农户认为村庄最容易解决的问题是垃圾处理问题,多数农户认为村庄只要能够在固定地点安装垃圾箱并定期处理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在很多村庄中都安置了垃圾箱,只是垃圾清理频率不太高。被调查农户认为其他问题都不太容易得到解决,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村庄中最根本的问题”意在了解农户认为当地村庄中存在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农户回答比较集中的选项有“村民收入提高”(占30.8%)、“村里管理不民主”(占22.2%)和“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占15.7%)。

综合以上四个问题——最关心的问题、村庄最难解决的问题、村庄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和村庄最根本的问题——能够反映出农户对空心村现状的认知以及认为空心村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

农户关注度最高的还是农民收入的提高,占35.1%,这说明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是农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任何形式的农村发展路径都不能阻碍农民收入的提高,否则得不到农户的积极响应。这也为“撤村并居”、“增减挂钩”等形式的空心村治理提出了一个根本问题,即不能够损害农户的经济利益,只有让农户从村庄治理中得到实惠、有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才能大力推进村庄治理。

“青壮年劳动的流失”和“管理不民主”的关注度相同,均为14.3%。“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影响空心村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这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在未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只有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村的吸引力,才有可能吸引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的回流。“管理不民主”在空心村的突出体现就是缺少有能力的农村领头人,留守农村的“中农”阶级并不热衷村庄管理工作。

“村民生活不方便”的关注度排在第4位,其关注度占10.5%,而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村庄合并、人口聚集得到解决,而且不需要政府的投入,市场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而决策层和专家们最为关注的“破旧房子太多”的问题仅得到9.1%的关注度,位居第5位(共8个问题),说明空心村的居民并没有太在意宅基地的闲置,这是农民视角的空心村特征较为突出的一点。空心村外的人关注村庄的土地浪费问题,而村民们更关心自身收入的提高,这种关注点的错位需要在今后的政策执行中加以关注。

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五个“相一致”要求。

空心村农户最关心的是“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这里既包含收入的提高也包括青壮年劳动力的留守;“治理有效”是村民较为关心的问题;“生态宜居”是村民们认为最容易得到解决的问题,也是农户最不关注的问题;“乡风文明”得到的关注度也比较少。综合来看,农户的需求还是集中在经济发展层面,而精神生活层面的内容目前关注度较低,这跟目前空心村乃至整个农村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相关。

五、农民对空心村发展的认知对空心村治理的启示

空心村外部人和内部人对空心村状况及发展需求的认知存在偏差,造成空心村发展的“迷思”。农民对空心村状况的认知对空心村治理乃至乡村振兴存在如下启示。

1.以产业兴旺为抓手,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缩小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差距,关键在于缩小城乡差距,必须促进产业兴旺。需要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领下,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深入挖掘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农民为主体,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优势确定的产业,需要久久为功,一任接着一任于,必须从农民角度出发考虑乡村产业兴旺,而不是领导的政绩。相关领导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2.乡村振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谋篇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对于众多空心村而言,常年居住在村庄里的农民就是乡村的主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诉求就是我们进行空心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所要达成的目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空心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各项公共政策制定中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决策理念,做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涉及人民群众重大利益的决策上,需要广泛征求民意,让人民自己作主。

3.进行乡村振兴必须因地制宜

中国乡村的异质性决定了进行乡村振兴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空心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收入增长”,因此空心村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突出“产业兴旺”,必须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人居环境
连接农村,面向城镇大型公益化APP开发基础分析
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和社会治理研究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农村发展中农村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