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分析

2019-03-08 02:50董金晶
西部论丛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族舞蹈舞蹈艺术民间舞蹈

董金晶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尤其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民间舞蹈,其传承与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化艺术节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特点,然后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规律、传承意义等方面,分析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要素,最后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舞蹈;舞蹈艺术;民间舞蹈;舞蹈传承

我国拥有56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各民族的民间舞蹈艺术都贴近各民族群众的实际生活,如汉族的《秧歌》、苗族的《芦笙舞》、壮族的《蚂拐舞》、满族的《太平鼓舞》等,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显丰富多彩。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和审美价值观都无法避免产生改变,导致许多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开始出现流失和消亡的现象。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对策,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特点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一种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自编自演的舞蹈,充分展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此可见,民族民间舞蹈是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当地生产劳动、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真实反映。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所展示出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等,都充分体现了当地的生活、生产特色。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在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过程中,凝聚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聪明和智慧,因此民族民间舞蹈在一定程度上说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和自娱性等三大特点。群众性,是指民族民间舞蹈在民间产生和发展,是普通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创作出来的一种舞蹈,使得普通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和精神面貌得以表现,对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民族性,是指民族民间舞蹈凝聚了某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气质、民族风格等,是体现该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文化。自娱性是指民族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活中、劳动中体现的一种自由、自娱自乐的民族精神。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舞蹈者以热情奔放、豪爽无比的舞姿舞态,充分了体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民族精神[1]。

二、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规律和意义

(一)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规律。现阶段人民群众都生活在一个稳定的时代,物质生活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因此逐渐开始追求精神生活,此时的社会文化都属于繁荣阶段,因此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创作和传承都处在一个稳定的时期。换言之,在社会动荡的时候,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导致民族民间舞蹈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展,导致大多数的民族民间舞蹈都无法得以流传,这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可以说,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稳定程度的影响。

(二)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的意义。舞蹈作为一种传播民族文化灵魂的载体,通过各种柔美、多变的肢体语言,使我国各民族文化得以充分的展现。可以说,通过舞蹈可以有效的促進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各民族人民的交流和沟通更加顺畅。不得不说,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一方面能够提供最原始的舞蹈素材,使舞蹈文化的原生态状态始终存在,进而保持各民族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色。另一方面,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中含有各民族中独有的历史、习俗、宗教和哲学等文化,是其他任何资料都无法取代的重要民族史料。与此同时,有些民族还会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共同发展旅游产业,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渠道。

三、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健全和完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体系。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仅靠个别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和得以持续发展的,因此健全和完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体系势在必得。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政府部门要与高等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机构、旅游机构和舞蹈团队等进行紧密合作。与此同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有效管理,使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和体现。

(二)舞蹈教学中有效融合进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在现代舞蹈教学中融合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求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创作思想,从结构、风格和构图等方面上进行创新。要求在一方面要在民族民间舞蹈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效融合进现代化的编舞元素和审美理念,打破传统的舞蹈观念,使民族民间舞蹈创新得到有效创新。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所需,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从而有效的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合现代艺术舞台要注重民族民间舞蹈的原生态。众所周知,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都具备一定的民族特色,虽然给人的感觉是较为单一和古老单板,但是却包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了能够使民族民间舞蹈得到更好的传承,就需要将民族民间舞蹈搬上现代艺术舞台,尽可能的在人民群众的面前得以展现[2]。近年来,我国不少的专家和学者已经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相应的研究,而相应的从业者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进行不断创新和融合,使民族民间舞蹈能够在新时代发展中更加符合满足现代艺术舞台的表演需求和节奏,让民族民间舞蹈能够更好的在现代艺术舞台上得以有效结合,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视觉享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蹈是在民间流传的一种原型态舞蹈,是我国各民族从古至今在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一项文化精髓。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是国家、是民族发展的需要,是人民重要的文化精神财富。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时候,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结合融入现代化文化和外来文化,使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能够与现代文化达到有效结合,从而是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得到确切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驿.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趋势[J].艺术评鉴,2017(01):76-77+140.

[2]李蓉.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学报,2016(09):24-25.

猜你喜欢
民族舞蹈舞蹈艺术民间舞蹈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探析舞蹈评论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论明朝时代舞蹈艺术特点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