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 黄振永
摘 要:本文把军事领域中的狼群战术引入到教学领域。分析了实施“基于狼群战术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阐述了“基于狼群战术的教学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教学模式;狼群战术;WPT
因为“基于狼群战术的教学模式”英译为“Teaching model based on wolf pack tactics”,所以本文将其简称为“WPT教学模式”。慕课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要求高校教师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也是我们学生喜欢的教学理念。[1]
一、狼群战术
所谓群狼群战术,是二战时期德国著名将领卡尔·邓尼茨发明的海战战术,即用多艘潜艇组成小分队,像狼群一样轮番对敌方军舰和运输船发起水下攻击。“狼群战术”的实质就是在限定的时间内、集中兵力围剿敌人、提高打击命中率、完成攻击任务后随即撤离的战术。[2-3]
二、实施“WPT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特点和弊端。
(一)课堂上的师生配比很低:对一门课而言,在中小学的课堂上一个四五十名学生的教学班配备一名任课教师。在大学的课堂上一个一百多名学生的教学班配备一名任课教师。
(二)上述师生配比造成的弊端:1.备课不充分:在中小学校上同一年级的同一门课的老师虽然不止一人,偶尔会集中备课,但是他们相互之间存在着考核竞争关系,因此受自私的心理的影响,好的教学资源不能做到共享共用。在高校因为科研绩效对评职称的贡献远大于教学绩效对评职称的贡献,所以很多大学老师把科研当作第一要务,把教学当作第二要务,极少出现集体备课的现象。2.教学资源不足:一个精彩的视频或动画能大大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度。但是要制作这么精彩的教学资源,哪怕只有三五分钟也得花大量的时间和具备专门的技能。这些劳动并不能给老师们带来直接的福利。尤其是在某些高校,只要上课不被学生投诉,课上好与上一般一样拿课酬,更加惰化了教学资源建设。建设一门慕课往往需要数位老师形成教师团队,还需要若干名学生(有的达两位数)形成教辅团队,甚至还要外包加工视频。不管是科研项目申请,还是教研项目申请,极少数出现单兵作战的情况,没有教学团队,只靠一名教师来支持一门课程或是一个课题项目是蚍蜉撼大树的行为。3.学生得不到有效帮助:在“一言堂”的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们有没有听懂,哪些学生听懂了,哪些学生没听懂,虽然借助于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教学互动软件能及时了解这些情况,但是了解情况不等于解决问题——不能及时地为那些没听懂的学生给予帮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基本上不会为了一个学生而耽误大家的学习进度。在课后,这些没听懂的学生也几乎得不到老师的耐心“第二轮教学”(除非交补课费)。即便是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比如50人的班级被分成十组,当老师巡查一个小组时,另外九个小组就出于“无老师教辅的状态”或“放任的状态”,这九个小组的每个成员的参与情况,老师是很难准确獲悉的。此外,在线教育的共同难题是诚信难以保障——线上的学习行为是否是学生的本人行为很难保障,这一点都无法保障,那么提供为学生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帮助更是痴人说梦的事儿了。4.师资开支少:由于一个教学班级只配一名老师,所以师资的开支少。但这是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在课堂上一名老师要同时面向数十人或一两百人实施教学的情况。如果要建设一门慕课,一个老师由于时间和技能的原因很难一个人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课题立项后往往会花1/3~1/2的经费外包给公司来完成录制、剪辑、配字幕等工作。这么一算,在牺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没有省下多少钱。5.教师的人事关系单一化:教师的人事关系独属于一个学校,其教学行为往往只局限于一个单位。这就造成一个教学名师只给其所在单位的学生上课。由于家长们大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有名师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且很多城市规定学生入学是按片区划分的,所以这就造就了学区房的诞生,也浪费了名师资源。
三、“WPT教学模式”的特点
该教学模式的有如下特点:1.师资共享:该教师团队的人事关系隶属于某一个教育公司(或民办非盈利企业),而不隶属于某一个学校。该教育公司与学校之间是承包方和委托方的关系。比如,甲学校委托乙公司承担五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乙公司指派对应的教学团队在约定的时间段内为甲学校提供约定的教学服务。因为甲乙双方的合作关系具有无排他性,因此该教育公司的教师团队可以同时为多家学校提供教学服务。2.师资构成:教育公司(或民办非盈利企业)在组建师资队伍时,只招聘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人,优先招聘由各学科的教学名师组成教学团队。同时也培养自有师资队伍。3.集体作战:在课堂上,有一名主讲老师,配若干名辅导老师。师生配比为:1:5或1:6,即一个教学班级的学生人数越多,则同时参与上课的老师人数就多,如50人的班级配10名或11名老师同是上课。每一节课均采用集体作战的方式:课前集体制作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研讨设计教案,课中实施翻转教学(讨论答疑、汇报分享,等),课后验收学习成果(作业、报告、小测试,等)并作好学习数据的统计与学情分析报告。4.化整为零:上课时把学生分组管理,以圆桌的形式,一名老师和五六名学生坐在同一桌(组)。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地面对面请教同桌的老师,一个老师解决不了时还可以咨询其他老师,集思广益的解答的效果胜过单一的解答效果。因为每个小组的老师只分配五六名学生且面对面坐在一起,所以教学团队能够清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数据。5.教学质量高:不管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教师是以团队的形式存在的,单个教师不足之处可以在团队中得到弥补和提升。十个人集思广益设计的教学资源和教案胜于一个人的,一个老师面向五六个学生的教学效果胜过一个老师面向五六十或一两百人的。6.教学成本稍高:一个教师团队上课肯定比一个教师单独上课的开支高。但是由于一个教师团队可以同时服务多家学校,因此教师团队的开支被多家学校分摊,这样一来每家学校给教师团队的开支只会比传统模式的开支稍高,但不会高很多。多花少量的钱得到优质的教学绩效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刘巍.慕课与大数据时代基于教师团队的教学模式再造[J].现代经济信息,2017(06):437.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吴晨(1997.07-),男,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号:150104103786;通信作者兼指导教师:黄振永(1979.09-),男,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工号:01045
基金项目:珠海市光电信息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珠教高“2015”5号文附件4序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