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质量问题原因探讨和处理措施

2019-03-08 02:51顾成永米拓
西部论丛 2019年5期
关键词:复合地基水泥搅拌桩

顾成永 米拓

摘 要:通过某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质量问题实例,阐明在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承载力特征值 多元复合地基 加固处理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拟建工程位于邢台市某县城的北部。拟建四栋多层建筑,均为地上6+1层,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埋深-2.20m,±0.00相当于绝对高程34.586m。

1.2地质条件

(1)地层

根据勘察报告,主要地层由上至下分层描述如下:

①耕土:黄褐色,主要由粉土构成,稍湿,稍密状态,含有大量植物根系。

②粉土:褐黄色,湿~很湿,稍密状态,低压缩性土。

③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土,局部夹有粉土薄层。

④粉土:黄褐色,主为粉粒,湿~很湿,中密状态。

⑤粉质粘土:灰褐色,主为粘粒、粉粒,可塑状态,局部夹有粉土薄层。

⑥粉土:褐黄色,主为粉粒,湿,中密状态,低压缩性土。

⑦粉质粘土:灰褐色,湿,主为粘粒、粉粒,可塑状态。

⑧粉土:褐黄色,主为粉粒,湿,中密~密实状态。

⑨粉土:褐灰色,主为粉粒,湿,中密~密实状态。

(2)地下水

本场地稳定水位埋深为5.25~7.00m,稳定水位标高约26.62m。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区域侧向迳流,水位变幅约为2.0m。地下水对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

(3)地基土主要设计参数

1.3结构设计要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结构设计要求,本工程基底土质为②层粉土。由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能满足设计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要求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60KPa,最终沉降量不大于100mm,局部倾斜满足规范要求。

2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

(1)桩径:根据当地机械选择桩径为500mm。

(2)桩长:有效桩长10.0m,保护桩长不小于0.5m。桩端持力层为(5)层粉质粘土,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0.5m。

(3)单桩承載力:依据岩土勘察报告中的桩基参数进行计算,根据规范及当地经验,设计取值120KN。

(4)桩土材料及强度: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掺入量为18%;水灰比0.45~0.55;28天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MPa。

(5)水泥土搅拌桩面积置换率:经计算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17.84%。实际布置桩时按间距1.0m正方形布置。实际面积置换率为19.36%,实际计算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2.2KPa。

(6)褥垫层设计:采用碎石屑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厚度为200mm,铺设范围超出基础垫层不小于200mm。

3水泥搅拌桩施工和检测情况

3.1施工机械和施工时间

使用LH805单轴搅拌桩机白天施工,夜间停工。基槽开挖预留桩保护桩长为500mm。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反馈异常信息。

3.2质量检测情况

在四栋楼桩基施工全部完成后,采用静载荷试验方法对水泥搅拌桩质量进行了检测。其中三栋建筑物单桩和单桩复合地基检测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在12#楼中检测四根单桩,三根合格,位于西南部的565#桩试验结果为80KN,未达到设计值;之后在565#桩的同区域和班次又选择了二根桩进行单桩检测,均未达到设计值(678#桩试验结果为98KN,377#桩试验结果为105KN)。采用该区段的563#桩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试验结果为125 KPa,也未达到设计值。

4质量事故原因分析

当出现桩质量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在增加了检测数量后,各桩仍未达到设计值。针对该情况,由甲方组织对整个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了检查,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查找和分析。

单桩和单桩复合地基不合格的均体现在:总沉降量大,超出规范允许值,从对桩体的观察来看,桩头完整。因此从经验上来讲,主要原因应该是单桩承载力不足造成,但不排除其他原因,比如桩体中下部断桩、桩间土强度低、桩体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等原因。

经对多方资料进行收集、核对和分析,以及对现场地基土及一根桩开挖验证等方法,认为造成质量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如下:

4.1施工管理

根据调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均存在管理不到位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均存在管理人员不在现场的情况,其间施工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监控和保证。

4.2施工质量

在施工时,在管理人员不在场情况下,存在桩复搅长度不足的问题,这样,会造成下部桩体材料强度降低,影响桩体强度和单桩承载力强度值。经对现场桩个别开挖验证,发现了搅拌桩局部位置水泥含量很少的情况。这是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

4.3地层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基底土质均为②层粉土,且土质均匀。在桩检测不合格问题出现后,经对基槽土质进行鉴别及对施工中情况、场地历史进行重新调查发现,在出现桩质量问题区域,原为一池塘,深3~4米,后人工用素土松散堆积回填,回填时间约2年左右,未进行正规的碾压处理。该区该层土强度低,松散,其强度及侧阻力均不能达到报告中所提供数值强度,该问题在勘察报告中未提及,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虽然发现较其他地段软弱,也未及时上报,而现场管理人员,均未发现该问题,这是造成本工程质量问题的关键。

4.4检测方法

由于受环保的严格管控,建设工程施工时间不能保证,建设单位为赶工期,要求检测单位提前进场检测。由于前3栋楼完成时间较长,试验结果相对正常。12#楼最后施工,试验时间距桩完成时间仅10天。在出现不合格桩后,补压桩的完成时间也不足15天,均未达到规范要求的28天的时限,但可以看出,单桩强度随着时间增长而呈现增长趋势。

4.5 设计要求

由于该地区原为区域性泄洪区,且局部坑塘较多,虽然勘察报告中未提及坑塘等,但是设计图纸中明确要求在开槽后且在桩施工前先进行初验槽,以确定基底土质情况,再行施工,并提出当遇有填土时应挖除并采用素土分层夯填至设计标高,回填土强度不低于②层粉土强度,施工时压实系数不小于0.97的要求。但是,本工程在开槽后,未进行验槽,未及时发现局部回填土,同时在施工时也未加注意,从而造成如此结果。

5质量问题的处理

针对本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本次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勘察单位对回填土区补充勘察,提供回填土的分布范围、深度及变化,以及回填土的强度及相关参数值,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意见。

根据补充勘察资料及现场的调查,提出如下方案:一是将回填土全部挖除,采用设计要求的换填方法;二是利用长短桩的方法加固回填土,以达到复合地基设计承载力要求。第一种方案需大面积开挖,且回填土厚度大,对原施工桩有一定的影响。第二种方案则相对简单,仅在原桩的对角线中点加水泥搅拌桩,通过计算承载力确定桩长及提高的幅度即可,施工起来也相对方便。因此最终确定加桩形成长短桩多元复合地基的方法来达到设计要求。根据计算,在回填土区域现有桩的对角中心位置均增加一个桩,有效桩长6.0m,水泥搅拌桩采用原配比及施工工艺,设计计算采用原试验桩的最小值。根据最终补桩试验结果,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效果良好。

6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工程出现的问题,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在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时,一定要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同时勘察单位应认真做好勘察工作。在施工中应按照相应的管理程序,开槽后先初步验槽,无误后再进行桩施工;检测单位也不能任由他方指挥,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时间要求进行检测,方可真实客观反应桩的质量的真實情况。只有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方可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使建筑质量百年无忧。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年 北京

[2]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DB 13(J)T39-2016)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6年 北京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2-2018)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8年 北京

作者简介:顾成永,男,47岁,高级工程师,工作方向岩土工程。

猜你喜欢
复合地基水泥搅拌桩
水泥搅拌桩在道路工程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试述市政工程中的软地基处理技术
道路软基加固中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应用
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探讨
复合地基的几种优化设计方法探讨
考虑鼓胀变形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