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洁
摘 要:南宋形成了以郭沔为师承渊源的琴学流派,其流派在整理琴曲谱,创作新琴曲,传授弹奏技术等方面,做出非凡的成绩,《潇湘水云》琴曲意义深刻而长远、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风格独特,故而一直意义非凡,蕴含浓厚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郭沔 潇湘水云 琴曲
宋元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衰弱,已然呈现消沉萎顿的境域,城市经济的繁荣,勾栏瓦肆的兴盛, 市民音乐开始崛起,在社会音乐艺术中成为主流,代表性的歌舞音乐也转向了戏曲音乐,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许多乐器已然发展,拉弦乐器有嵇琴、以马尾为弓的马尾胡琴、弹拨乐器中出现新乐器有三弦、云璈、兴隆笙等, 吹奏乐器也有些许比如夏笛、鹧鸪、七星。 还有一些继续发展的乐器,除了教坊大乐以及琵琶、方响、仗鼓以外,宋元时期古琴艺术的发展也愈发重要。
宋代我国的器乐与乐器的发展突出,多位皇帝推崇古琴艺术,宋代古琴产生了愈多有师承渊源、世代相传的艺术流派,各种风格的琴派竞相出现,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便是古琴,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宋之前,古琴艺术的发展程度已十分成熟,许多优秀的古琴曲谱流传下来,累多的古琴理论著作也使得古琴艺术发展迅猛。至宋代后,由于宋代十分羸弱,加之尖锐的民族矛盾、统治者的无能软弱,以及丧权辱国,不断激发了文人琴人的愤慨,长期以来,古琴不仅是文人修养及抒情写意的工具,也是士大夫人格、情操的象征,是文人墨客,坚持民族气节的象征。宋代古琴艺术无论在演奏手法,以及情绪创作的内容深度都越发复杂精妙。 在琴坛上成就最高的,首推南宋琴家,郭冕所创的浙派。
郭沔(1190-1260)字楚望,永嘉人,在南宋是著名的浙派琴家代表人物,亦為杰出的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郭沔在临安曾为爱好琴乐的光禄大夫张岩的清客,学习了其收藏的“阁谱”和各地通行的“野谱”, 开阔了眼界,他根据张岩所收集的当时散在民间的许多琴曲,把它们整理、演奏出来, 并且自己创作新曲,他自己的音乐作品都得到后来琴家的爱好和重视。 故此在南宋临安一带,形成了以郭沔为师承渊源的琴学流派,(郭沔将其琴技和琴谱传给刘志方,刘志方又传给杨瓒的门客徐天明,毛敏仲等人)人们称之为“浙派”。“浙派”对而后的古琴艺术乃至音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是在弹奏古曲中,郭污的浙派也不是一味地按照原谱弹奏,而是进行改编、翻新,让乐谱重新散发时代的魅力,郭沔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古琴曲,曾创作了琴曲有《秋鸿》、《泛沧浪》、《春雨》、《步月》等, 其中以《潇湘水云》最为有名。
器乐中古琴的演奏技术在宋代得到显著地发展,在这个时期里,已经产生了汴梁,两浙,江西等显著地流派,在演奏上各有各的风格特点,在整理琴曲谱,创作新琴曲,传授弹奏技术等方面,有不少古琴家,做出非凡的成绩,特别是郭沔。《潇湘水云》是700余年来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一首琴曲,最早刊印于明代朱权编撰的《神奇秘谱》中,其解题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眷眷之意也。 ”此曲是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而创作此曲, 以寄眷念之情。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云雾缭绕的意境。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共十段。1、洞庭烟雨2、江汉舒情3、天光云影4、水接天隅5、浪卷云飞6、风起云涌7、水天一碧8、寒江月冷9、万里澄波10、影涵万象。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充分利用了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技法,集中体现了古琴艺术的”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 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
由于《潇湘水云》琴曲意义深刻而长远、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风格独特,故而一直意义非凡,蕴含浓厚的历史价值。宋以后,众多琴谱收录乐《潇湘水云》,并且对其弹奏技法也作了深透的剖析。 如清代《大还阁琴谱》就说:“今按其曲之妙,古音委婉,宽宏澹茂,恍若烟波缥缈。其和云声二段,轻音缓度,天趣盎然,不啻云水容与。至疾音而下,指无阻滞,音无痕迹,忽作云驰水涌之势泛音后,重重跌宕,幽思深远。 ” 尾声部分,音乐转入低音区旋律有一种无力的呻吟,时势飘零的现实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现存琴谱多达五十种。经过许多琴家不断改编、创作,使得琴曲更臻成熟。故而轻烟缭绕、水波荡漾的优美意境,便是《潇湘水云》的代名词。 曲调婉转缠绵,耐人深思,一曲袭来,画面感应运而生,缥缈而又透明,秀丽而又青涩。
郭沔直接和间接地传授了不少学生,其中如上述所说的刘志芳,毛敏仲,徐天民等都是非常出名的琴家, 都曾有过相当数量的新琴曲的创作。当时众多琴家都非常重视弹已有的旧曲,墨守成规,而郭沔浙派的琴家们,整理旧谱、不断创作、提高演奏水平、演奏情绪的深度挖掘、传授古琴技艺,这与当时传统一派的琴家们是截然不同的,浙派除了弹奏旧曲外,又以实际的行动,投入新声的创作,其中大量新曲创作是该流派的一大亮点,众口亦难调,这种颇具挑战性的新曲创作,让君臣上下、市民阶级亦非常喜爱,郭沔的浙派音乐却能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宋人成玉间曾在《琴论》中说,“京师,两浙,江西,能琴者极多,然指法各有不同。京师过于刚劲,江西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其中所说的两浙,即指浙派古琴艺术。 浙派在当时受到极大的推崇,不仅仅因为郭沔本人,更重要的是广大民间吸收新的养料。
郭沔用一生来诠释自己音乐思想的人,“浙派”跳出的保守思想的束缚,作品多少带有爱国思想,但由于宋代的社会环境、以及阶级的局限性,郭沔等人的作品其实不能直接的批斗社会现实,只能表达对民族存亡的忧思,故而散发儒道杂糅的音乐思想,以及出世的洒脱。
参考文献
[1] 梁茂春,陈秉义主编《中国音乐通史教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2005.06
[2] 黎孟德著《音乐讲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11.01
[3] 刘欢《琴家郭沔与南宋浙派古琴文化的形成》,[J].兰州世界,2014.4
[4] 陈秉义编著《中国音乐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04
[5] 祁文源编著《中国音乐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10
[6] 易存国《大音希声》[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