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虽已过去70多年,但是对于战争年代青少年的经历以及青少年形象和心理的研究却仍然处于边缘地带。“战争儿童”这个名词也是近十年来才出现在德国公众视野中,德国战争儿童眼中战争恐怖的场景才逐渐受到关注。克鲁格通过“历史虚构化”的写作手法一方面展现了二战最后时期德国青少年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思想对青少年的影响,另一方面德国国家内部悄悄萌芽的新起点、新希望。
关键词:青少年 二战 希特勒青年 教育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20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暨反法西斯战争结束70年的前夕,亚历山大克鲁格出版了《1945年4月30日》。本书一经出版,便在德国记忆研究的圈子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记忆研究在整个跨文化日耳曼语言文学领域备受推崇。记忆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通过了解、再现德国人记忆中的历史事件才能帮助德国更好的反思历史、反思二战,记住历史才是对待德国过去的正确态度。正如德国前总统里夏德·冯·魏茨泽克说的:“从历史中解脱的秘诀在于记住历史”。通过对二战中青少年形象的分析可以丰富二战历史研究,从而更好地反思历史。
当代德国年轻一代虽然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这一历史时期,但是所涉及的大多是对战争的反思,对于当时德国人生活细节了解甚少,而经过二战的老人们对于这段历史也习惯于沉默。克鲁格2014年出版的《1945年4月30》一书正是通过一个个简短的故事再现了1945年4月30日这一天发生在德国乃至前世界的事件。而亚历山大克鲁格本人也经历这一天,当时的他还是一个13岁的孩子,和母亲住在萨克森—安尔哈特州。也就是说克鲁格从一个青少年的角度记住了家乡的大轰炸[1]事件。70年之后,克鲁格在《1945年4月30》中重现了这场大轰炸。青少年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书也有很详细的描写,而且本书中对于青少年的描写也是基于克鲁格童年的记忆。虽然本书大部分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虚构的故事确实建立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之上的。这也是克鲁格自己独特的写作手法“历史虚构化”:虚构存在于历史记录中,虚构和历史相互融合在一起。
对于青少年纳粹时期的青少年形象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青少年作为“希特勒青年”团成员在纳粹时期的行为;第二,青少年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第三,青少年在纳粹时代所受的教育状况。
第一,青少年作为“希特勒青年”在纳粹时期的行为
“希特勒青年”是纳粹时期整个德国社会最重要的青少年组织,也是当时政府唯一承认合法的青少年组织。纳粹时期的青少年教育无论是从目标还是方式方法上都深深烙上了国家社会主义的印记。虽说1945年到了二战最后阶段“希特勒青年”不再对青少年有很强的吸引力了,但是纳粹时期的国家社会主义思想依旧在青少年当中根深蒂固,并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思想。战争结束之前,由于德国整个国家内缺乏青年士兵,部分青少年甚至被当成士兵送往前线。这些青少年虽然在“希特勒男孩”组织中接受了相当多军事化的训练,但是现实战争的残酷依旧远超他们的想象。在国家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中,德国是不可战胜的,德国是最优秀的民族,然而现实的战争却是德国节节败退,受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四面伏击。此外,由于缺乏实战训练,青少年在战场上手足无措,也因此白白葬送性命。
第二,青少年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一个人受到了何种教育很容易从他平时的行为中判断出来。纳粹时期国家社会主义下的青少年所受的教育中渗透着忠诚、荣誉感、纪律、绝对服从、沉默、乐于承担任务和责任。《铁质十字架》中的女儿和母亲对于父亲的要求便是绝对服从,甚至是父亲对女儿提出的自杀命令也无丝毫反抗。而父亲,这个命令的发出者却在女儿与妻子死后选择了苟且偷生。此外,青少年平日里谈论的话题也都大多于战争有关。甚至是小孩子们聚在一起玩的游戏也是虚拟战争场景相互进行攻击。
第三,青少年在纳粹时代所受的教育状况。
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均已提到,二战结束之前的德国青少年脑海中依旧充斥着很多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正如他们一直以来所收到的教育。但是在1945年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德国也向人们展示着它新的活力和希望。《拉丁文的誊清稿》中“希特勒青年”放弃了他们本该偷袭敌军的任务,在山中认真学习拉丁文,“德国的青少年可以慢慢学会新的开始”。
透过这三个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1945年4月30日纳粹统治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是纳粹思想依然在青少年心中根深蒂固,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体现着纳粹国家社会主义教育的痕迹;同时,战争给青少年身体上、心理上带来的创伤在战后的几十年依旧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有些甚至伴随了他们一生。然而1945年4月30日也是德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透过青少年也可以看到德国新的希望。
注 释
[1] 二战后期,盟军对德国各大城市都进行了毁灭性对轰炸,许多大城市因此遭到严重摧毁。大轰炸有力地打击了纳粹德国对军事力量,同样也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
参考文献
[1] 陈玉玲,李涛. 德国青年为何疯狂接受纳粹的“特殊教育”[J]. 2009,(1).
[2] [德]萨宾娜·博德. 被遗忘的一代[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16.
[3] Alexsander Kluge. 30. April 1945 [M]. Berlin: Suhrkamp. 2014.
[4] Erich Bulitta,Hildegard Bulitta. Kriegskinder[M]. Kassel: Volkskind Deutsche Kriegsgr?berfürsorge e.V.. 2011: 42-55.
[5] Andreas Kilbe. Der letzte Werktag des Dritten Reichs[M]. Frankfurt. 2014.
作者簡介:刘俊红(1990—),女,山东潍坊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