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 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 CGSS)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了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状况严重性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们对于社会状况严重性的评价是较低。社会经济地位中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对于社会状况严重性感知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的。教育程度越高的人们对于社会状况严重性的评价越低,收入越高的人们对社会状况严重性的评价也越低。另外,户口作为控制变量,由于与收入和教育程度有密切关系,对于社会状况感知也有显著影响,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相比,对社会状况严重性评价较低。
关键词: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状况感知 教育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社会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非凡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也出现了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如坑蒙拐骗、人际关系冷漠、生活奢侈、铺张浪费等,在社会转型期,各社会群体的利益损益日渐明晰,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所面对的社会现象也不同,对社会状况的认知也势必存在差异。与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和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不平等相伴随的是人们对社会现状的感知和认识。己有的关于社会分层或社会不平等的研宄大多集中在客观方面,如收入、职业、学历、住房等对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的不平等可能产生的影响,而主观层面的对社会现状的认识较为浅显,这与中国社会的现实是明显不协调的。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现状的感知决定了人们对社会的判断和认识乃至采取的行动。从此意上义来看,对社会状况的感知显得更为要。
一、研究假设
假设1:农业户口的人们对社会状况的感知较非农户口好。
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较慢,生活节奏低于城市,单页使得乡村民风更加淳朴,少了城市的垃圾污染、噪声污染、勾心斗角等不良社会现象,因此大部分的不良社会状况,农村较少发生,因而,农村户口的人们对于社会状况严重性的评价也会较低,而城市户口的人们对于社会状况严重性的评价也会较高。
假设2: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社会状况的感知越乐观,社会状况越低的人们对社会状况的感知越消极。
在布迪厄的阶级划分理论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文化资本,教育作为文化资本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塑造社会需要的人才和阶级的再生发挥重要作用,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倾向于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并且对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而教育程度较低的人面对不良社会现象时无法把握整个社会的大局,对社会状况的评价倾向于较差。
假设3:经济收入影响人们对社会状况的感知。收入越高的人趋向于认为社会状况越良好,收入越低的人趋向于认为社会状况越差。
由于不同经济收入的人们所接触的社会情景不一样,收入较高的人所接受的教育、工作的场所、居住环境、乘坐的交通工具等,与收入较低的人完全不一样,那些收入低的人们所居住的“城中村”偷盗、打架斗殴事件时常发生,是收入较高的人接触不到的,因此他们对社会状况的感知会呈现良好;而收入低的人们经常接触的不良社会现象则成了他们对整个社会的看法,因此评价也会较低。
二、数据、变量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为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3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按照CGSS的章程,2013年数据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CGSS)2013在全国一共抽取100个县(区),调查480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调查25个家庭,每个家庭随机调查1人,加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天津5个大城市,作为初级抽样单元,总样本量约为12000人。因此,CGSS数据属于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此次分析样本选择为 18~69 岁的居民,筛选过后进入分析的有效样本数为10091。
(二)变量操作化
1.因变量
根据问卷中设有的一个题项,该题主要考察个体一些社会状况的严重程度的感知,主要包括 23个题目,选项包括 “非常不严重”、 “比较不严重”、 “一般”、“比较严重”、“非常严重”5项,并对其赋值,分别为 1、2、3、4、5,对23个题目进行了信度分析,Alpha值为0.900,大于22个所有已删除的项,故该22项题目通过了信度检验,d819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故删除d819项,;随后进行因子分析,分析显示22项分别聚集在4个因子上,但累加平方和为54.724%,因子聚集较为明显,在因变量处理中将d81、2、3、4、5、6、8项相加为模型一,将d807、9、10、14、17项相加为模型二,d811、12、13项相加为模型三,d815、16、18、20、21、22、23项相加为模型四。同时在对因变量进行处理时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对该题项的所有赋值分进行累加,得到“社会状况认知”全模型这一定距变量,该题的取值范围为23~115,分数越高,表示认为社会状况越不利。但在描述统计过程中发现数据中有大量个案存在缺失值,描述显示5472个为系统缺失,且变量的实际取值范围为16~80,因此在处理系统缺失的个案时,本文选择将缺失值转换为“一般”这一折中选项。
2.自变量
自变量为社会经济地位,主要操作化为年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根據四分位法将受访者个人去年全年总收入进行分段,分别将3 000 元以下定义为低收入、3000元~10 000元定义为中低收入、10000元 ~ 20 000 元定义为中高收入、20 000元以上定义为高收入,以低收入作为参照。受教育程度用“您目前的最高教育程度是 ( 包括目前在读的)”来测量,将选项合并整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以小学及以下作为参照。
3.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主要包括性别 ( 以女性作为参照) 、户口性质 ( 以农业户口作为参照) 、年龄、为定距变量。在变量处理中队性别、户口进行了虚拟变量的处理,通过出生年份对年龄进行了计算。
三、实证结果
为了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中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层次对城乡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表 2 报告了估计城乡居民环境行为状况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以下 4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可以发现,4个模型的调整 R?值都大于 0,说明 4个模型对于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其中全模型的拟合优度最高,模型三次之,模型一解释力最小。
在全样本中,户口、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层次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性别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具体来看,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不同户口类型的人们对社会状况的感知具有显著的差异,且非农户口对社会状况的感知是较差与农业户口,比农业户口的人们的感知得分高1.64,进而假设1得到验证。受教育程度对于社会状况认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以小学及以下学历为参照,获得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居民参与环境行为的分值比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居民分别高0.75、3. 541和 5. 460,由此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越高,人们对社会状况的看法越乐观,越倾向于认为社会状况呈良好态势,且能采取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举动,由此假设 2 得到验证。
在收入对于社会状况感知的影响上,首先可看出中低收入的居民与低收入居民相比,中低收入的居民对于社会状况的评价较低,这可能与个体的生活环境和压力有关。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对于社会状况严重性的评价具有积极倾向,尤其是高收入的影响更加显著,这充分论证了布迪厄关于阶级划分的经济资本较多的群体占社会的支配地位的观点,收入越高,所支配的资源越多,对于社会具有更大的责任,由此假设3 得到验证。
分模型中将22个选项(d819剔除)分为四个模型来探讨社会经济地位对不同社会状况严重性认知的影响。对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在模型一样本中,获得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个体的社会状况严重性认知比小学及以下学历高 0.4、0.5、0.1,同理对模型二的影响差距分别为0.36、0.04、0.34,对模型三的影响差距为0.51、0.52、0.81,对模型四的影响差距分别为2.861、1.934、1.65。由此数据可看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上升,人们对社会状况严重性的感知发生很大变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们,对社会现象越倾向于持理性的看法。这与以往单纯从受教育年限衡量人们社会行为的原因,而忽视不同受教育阶段的独特影响力的存在不同,可看出本研究对此具有一定的改进意义。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城乡资源差异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城市本科及研究上以上学历的人数远远多于农村,因此在高学历层次的社会状况感知上,农村居民仍然存在一定的劣势,从而造成差距的拉大。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CGSS2013年数据,讨论了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状况之间的关系。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状况感知具有显著的差异,整体来看,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们对社会状况严重性的感知较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们乐观; 第二,受教育程度对社会状况严重性的感知都有正向的积极作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对于社会认为社会状况严重性较低,有解决的方案,并作出符合自己社会身份的努力。第三,收入对于社会状况严重性认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中等收入层次,对于社会状况严重性的认知并不太强烈,而随着收入降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对社会状况严重性的认知会更加强烈,认为社会状况已经严重到无法挽回的地步,生活没有希望。第四,户口作为控制变量,对于人们对社会状况严重性的认知具有正向作用,具有农业户口的人们较非农户口的人们对社会状况严重性的感知低,这可能因为农村民风较为淳朴,环境优美,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里犯罪率和不道德行为越来越多,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本文在探讨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状况感知的关系时也遇到了较多的问题,社会状况严重性认知这一观测变量,由d801-d823共23个题目组成,然而在对23个题目进行描述的时候发现系统缺失过大,超出样本数量一半,严重影响了数据的信度。故而因子分析时虽然所有聚集在四个因子上,可以生成四个新的变量,但均不明显。所有的问题直接导致模型的拟合度较低,调整后的R?虽然大于0,但解释力不高。希望在处理数据时可以找到更好地解决方案,既满足信度要求,又有较高的效度。
参考文献
[1] 高玲芬.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应对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白雪梅,王少瑾.对我国收入不平等与社会安定关系的审视[J].财经问题研究,2007(7).
[3] 张文彤,董伟.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 赵雪雁,毛笑文.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甘肃省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地理,2015,38(5).
[5] 风笑天. 生活质量研究:近三十年回顾及相关问题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2007(6):1-8.
[6] 卢嘉瑞.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 暴小玲.转型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与社会心态——影响与治理[D].2008(5).
[8] 王鹏.收入差距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9] 胡联合,胡鞍钢,王磊.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6).
[10] 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
[11] 韩建雨,支大林,孫晓羽.收入差距与社会不稳定:基于中国时序数据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1(4).
[12] 高国顺,陈国秀.收入差距、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535-540.
[13] 赵晓航,李建新.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政治态度——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的实证分析[J].2017(5).
[14] 怀默霆.中国公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J].社会学研究,2009(1).
作者简介:石方(1991—),女,河南商丘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