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紫薇
【摘 要】公共音乐欣赏是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的通识音乐教育,是通过聆听、赏析音乐作品来调整大学生的身心,聆听音乐可以将内心深处的各种情绪发泄出来,释放愤怒、委屈、痛苦等一系列情绪,得到心理慰藉,使得身心舒畅,以此来达到美育的效果。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及应对各种人际关系或情感压力的大学生可以运用音乐来解决压力和烦恼。
【关键词】音乐欣赏;大学生心理压力;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204-01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导致人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对处于学习和就业衔接的大学生而言,面对的压力就足够使我们的身心疲惫。
从大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看,大学生正处于由青年向成人过渡阶段,我们的生理发展虽已完全成熟,但我们的心理发展并没有完全成熟。对社会的理解有限并且过于理想化,遇到环境突变就很难适应,自我意识发展会处于矛盾状态,这些都会在我们内心形成一系列的冲突和矛盾,从而产生很大的压力。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依次为学业压力、情绪压力、择业压力和人际压力。
(一)學习压力。作为学生还是以学习为重。为了达到学习要求,有时就不得不延长学习时间,致使部分大学生睡眠不足,学习效率低,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厌学并产生种种身心问题。
(二)情绪压力。大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目标实现受到阻碍,因而可能会产生忧郁、焦虑、冷漠等心理。再如情绪和情感的压力,大学生情绪情感十分丰富,良好的情绪不断发展。由于大学生的情绪情感没有发展成熟,往往情绪起伏波动大,并且容易受消极的情绪左右,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三)就业压力。大学生处于初入社会懵懂阶段,对社会的环境不了解,会抱有理想型的概念面对其实复杂的社会实况。人的发展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相互支持和帮助。从表面上看,大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文化素养等本不应存在交往方面的问题。但实际上绝大部分普遍存在着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和焦虑。
二、如何应用古典音乐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大学生存在的这些压力都会在生理、心理上体现出来,所以这些统称为心理问题,其实每个人都做到过,用不同的方式发泄。有些形式其实已经运用到科学的方法,只是大家没注意而已。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聆听的方法。以下是列举的几种最常见的生活问题及压力,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大学生遇到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时可以运用情绪转变法。就是将注意力尽量转移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或当出现无法实现的目标时转移到较容易实现的目标上来,一步步实现。用其他方面的成功来弥补,从中重新找到自信来减轻自身的精神压力。通过新事物来慢慢的转变心情状态。这需要时间需要有个转变的过程。化悲痛为力量就是典型的升华。在失去信心时可以听的音乐有巴伯的弦乐《柔板》;柴可夫斯基的《悲怆》;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当精神处于疲劳状态时可以欣赏的音乐有舒伯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等等。
当面对焦虑烦躁的学习困难或感情问题时,不要一味去逃避,而是应该寻找理由说服自己去正视问题,并且用主动的方式去克服它。这所运用到的是积极聆听法。运用积极的形式和心理暗示来调节情绪,以此缓解内心的紧张,改善消极的心境,矫正不良的习惯。通过如此长期的培养,可以达到热爱生活、长存一颗平常心、懂得知足常乐。勇于追求、不怕被困难击败,时刻激励自己去实现锁定的目标。面对这种情绪可以聆听巴赫的《四大键琴协奏曲》;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遇到问题休息不好时可以欣赏轻音乐,或者是贝多芬的《浪漫曲》;肖邦的《前奏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中的“夜曲”;舒曼的《梦幻曲》。
当遇到失恋、委屈、烦恼、痛苦时,一定要发泄出来。可以听歌、唱歌、运动、向好友倾诉等形式宣泄出来,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这运用的是音乐与情绪同步法。心情不好首先需要发泄,可以听莫扎特的《安魂曲》;沃恩·威廉斯的《绿袖子幻想曲》;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德彪西的《大海》等。待情绪稍有好转时可以欣赏心理慰藉的乐曲。如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亨德尔的《水上音乐》;肖邦的《第一诙谐曲》《小赋格曲》。
当遇到考试焦虑的情况下,选择适合的乐曲是关键。应该根据焦虑情绪中情绪性因子的影响选择歌曲。例如学生是存在强迫症状、抑郁、过度担心紧张、还是人际关系敏感等,这些都可以用接受式音乐治疗进行缓解。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试成绩及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这些普遍出现的心理压力与解决方法,运用接受式音乐治疗帮助大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调节自我情绪、而且可以帮助他人调节情绪做立即性的辅导效应。可以平息各种不利的情绪,使人们在生活、学习、感情各方面得以平稳向前。
参考文献:
[1]王易.当代大学生压力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2]高天.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