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庆宝 谷金洋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戏剧艺术正在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了能够保持戏剧艺术发展的动力,必须从各方面寻求表演艺术的突破和完善。鉴于此,本研究对戏剧表演台词进行分析,阐述了演员情感动作的内容,提出了演员在表演中理解台词、演员情感动作与台词的融合等。
【关键词】戏剧表演;台词;演员;情感动作;融合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035-01
戏剧,就是以语言、动作、音乐、舞蹈等形式,展现情景故事的舞台艺术。在我国,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戏剧演员是戏剧表演中的主体,所以演员的表演能力能够直接影响到戏剧表演的效果。[1]通过本人近几年的作品观看与实践,深感将戏剧表演中的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有机融合是提升表演艺术水平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戏剧表演台词
台词,是戏剧的表达方式之一。通过台词的表达,能够准确的向观众传递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剧情发展等重要信息。这些都是依靠单纯的情感表达所不能完成的。因此,对于戏剧演员的演技评价,台词功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观众能够通过演员对台词的表达能力的感知,体会到演员在表演中对于角色的理解和塑造。因此,台词是戏剧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手段。
二、演员情感动作
演员在表演中能够通过动作的表达,向观众展示人物的魅力。对于演员来说,高超的演技技巧离不开对戏剧中人物深层情感的体会和解读,只有从内心深处准确感知到人物的内心情感,才能通过肢体动作对人物有一个准确的情感表达,塑造的人物才能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舞台上。所以,在一个演员的成长中,需要对情感、台词、肢体等多方面进行有效训练,才能够通过准确的台词表现、;通过准确的情感体验、通过准确的肢体语言的表达,让观众的情绪能够随着角色的情感持续递进,观众能够始终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2]
三、戏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融合
(一)演员在表演中解读台词。演员只有充分的将角色的台词深入解读,才能够准确感受和理解人物的情感、语言、心理活动等,进而通过语言准确地进行表达。例如,在戏剧《洒满月光的荒原》中“细草出嫁”,这是整个剧的高潮部分。两个相爱的主人公,内心都经受着剧烈的煎熬。
细草(神情冷漠)“那是东北人娶亲的行列。”
细草(充满报复的口吻)“他是来娶我的!那个人将是我的丈夫……”
细草(平静地)“我要走了,要嫁到底窑去了。”
细草(凶狠地报复)“那个男的是个赶马车的,不如你!”
细草在内心独白的时候是非常纠结的,在知道小马要送她的时候,甚至产生仇恨抱负心理,例如,细草此时的内心独白“哦,他要干什么?我怕再见他。马车怎么还不到?我害怕那锣鼓声,可我又需要那锣鼓声。马车,快点来吧!离开这里!只要离开这里!离开小马,不论把我载到哪里,我都不再反抗……”
这段戏主要以大量的独白的方式表现,女主角细草在情感上急需想要得到小马的原谅,但是又不愿意委曲求全,因此这段台词是逐渐压抑的,角色的情感始终被束缚在韧性自尊心与伦理道德中。
随着剧情的推进,直到迎亲的锣鼓声越来越近,细草终于才大叫出来,但是始终改变不了嫁给他人的结局。
细草(跪伏在爬犁上叫着)“小马!小马!”
细草“小马,停下!过去的事,不怨我……不,也不怨你……小马,把爬犁停下,我害怕……求求你,送我回去吧……”
在小马调转车头的时候,细草终于压制不住自己的内心。
细草(呼叫着)“小马!小马!你等等我!”
这段表演极具张力,演员的每一句台词下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是变化的,从最开始的报复,到中间的角色内心在情感与自尊之间的束缚,到最后控制不住自己情感的哭喊,都展示了整个角色的人物形象和人性复杂,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冷漠、拒绝沟通。压抑的情感最终像洪水一般喷薄而出,表现出了人性与生俱来的失落感。
(二)演員情感动作与台词的融合。演员只有在表演中将自己的情感、动作与台词融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让观众感受到一个活的“人物”在舞台上闪闪发光。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演员在演出前对角色进行深入的了解,“成为角色本人”,是一切表演形式中演员努力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例如,大家熟知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在话剧的改编中,有一幕,是女主角的父亲反对男女主角在一起,女主角与父亲决裂的时候,女主角大喊“我把你给我的都还给你。”的时候,扔掉了自己的外套、背包、首饰等,但是那条男主角送她的红色围巾却没有扔掉。这就是演员充分理解角色的内心,并通过合理的情感动作表现出来。演员情感动作与台词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演员通过对人物的合理把握,将符合台词的情感动作展示在观众面前。戏剧就是对生活的理想及升华,戏剧人物就是生活中的人物。
四、结语
浅谈戏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融合在提高戏剧演员的表演能力,增强戏剧表演的表演艺术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我国戏剧演员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演员在表演中理解台词、演员情感动作与台词保证一致性与真实性等策略体现,能够不断提升演员的演技,塑造出更加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婷婷.话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融合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6):89-91.
[2]杨丝丝.话剧表演中情感动作的重要性及其与台词融合的建议[J].大众文艺,2017,(18):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