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周原大禹庙中捐银记事碑体现的商号

2019-03-08 10:03:10闫康琪
山西青年 2019年4期
关键词:张姓唐河县商号

闫康琪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

周原大禹庙位于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北三公里的周原村,于一九九六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始建于元大德五年,明清至今经过数次修缮。本文在已有的周原大禹庙基本格局及修缮情况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捐银记事碑中出现的众多商号进行探究。因碑刻资料较为关键,下文首先对碑刻内容进行逐一分析。

碑刻一:《重修神庙神洞神楼神塔并创建享殿围墙碑记》(道光二年)

碑阴:(碑阳面皆为本社人名,此处不予摘录)

监生温学骞在兰州募化施银共三十壹两捌钱隆兴远济兴宣

碑阴上记录的“隆兴远、济兴宣”由“监生温学骞在兰州募化”可知,这两个店并非为周原本地的商号,而为兰州的商号。

碑刻二:《民国元年募化碑》

口(西)社武生胡景泰暨子百禄施银壹拾贰两并在中卫募化玖拾叁两

花名开后

在任候补直奈页川特授中卫县正堂张捐银壹封

双盛和助益公施银壹拾贰两

德兴堂保兴王德盛堂天兴明施银肆两

全泰店源兴魁党秀玉长兴明施银叁两

天兴合张绍玉敬信合德泰店施银伍两

恒泰店施银贰两肆钱

自立元天福德施银壹两

忠信店施银肆两

裕兴永源丰永隆兴海乡泰荣施银叁两口钱

万镒成福茂店全盛魁施银捌钱

祯祥茂施银叁两陆钱

乡泰荣王克智施银贰两

陆运春复兴魁施银叁两

永生元义和德李如桂永盛元施银叁两

荣裕恭郭凤超光兴成施银伍钱

民国元年阴历八月十五日中、西两大社乡老仝勒石

上文摘录碑刻全文。由“口(西)社武生胡景泰暨子百禄施银壹拾贰两并在中卫募化玖拾叁两……花名开后……”可知,除了西社胡景泰与其子胡百禄施银外,其余皆为二人从中卫市募化而来,“花名开后”则说明其后记录的人或店皆在中卫县。《续修中卫县志》记载,“中卫在宁夏西路……”沿用至今。碑刻中所提的中卫即为宁夏中卫县。

据村志研究爱好者周原村村民张衍杰介绍,周原村村民胡新民拥有占宁夏中卫县半条商铺的张胡“两谊公”商号。无法断定胡新民是何时在外经商,但可知的是,周原村人在外地有自己经营的商号。且据张衍杰回忆,周原村村民在外经商的还有胡家,在安定(今陕西榆林安定县)经商,安定流传有“走上多少县不知别人饭”的说法。

碑刻三:《民国六年募化碑》

上文摘录碑刻全文。做标记地方皆可确定为商号。据《唐河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除县内商业外,山西、陕西、豫北怀庆府等地商人来县开店经商。”主要在县城,桐河、源潭、湖阳等集镇开办各种行店有近百家。而且“仅在县城就开办有太顺贞、和合张、太顺亨、正顺声、和顺成、大兴源、复义和、义和8大商号,主要经营粮油、木材、煤炭、时货、杂货、中药材等……其中较大的和合张、正顺声有资金七八万元之多”上述碑刻中记载的“和顺成”很有可能就是周原人在河南省唐河县经营的商号。且河南唐河县城周边有周原村张姓人创建的“和合号”。当地流传着“家有和合张,天汗雨涝心不慌”的说法。据周原村村民张衍杰介绍,“和合号”是清代的商号,经营加工木器、石雕生意。“和合号”又称为“和合张”,创立此商号的张姓是周原村九甲张姓的分支,其余张姓在明朝生意做得比较大,而且家中都有科举取仕的子弟。张家经营的行业多样,如船业、木材加工业、石雕业、建筑业、油坊、醋坊,当铺等等。可确定至少有两家商号跻身唐河县的八大商号。且《唐河县志》又载明“雍正九年,山西、陕西省的商人联系同乡、同业集资购地,在县城、源潭、湖阳、桐河等地建立会馆,合力对外,与本地商人竞争”这些商人通过会馆定期召开同乡、同业会议,互相贷款,互通商情,共同商议价格,陕西商人如晋商一样在外地经商建立会馆以团结同乡,排挤当地商人,对当地的某些行业和市场增强控制力和影响力。

周原大禹庙中的捐银记事碑为研究陕西商号提供了珍贵史料,为进一步研究陕西商人及商号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张姓唐河县商号
基于商号权保护之法律问题研究
上海商业(2022年6期)2022-02-06 08:59:04
张姓的猜想
唐河县
扫一屋,乐一生
我想做老大
浅谈我国驰名商号的保护问题
法制博览(2019年22期)2019-08-13 09:23:14
论商号权的法律保护
唐河县
论商号纠纷的类型化与司法裁判方法
商事法论集(2014年1期)2014-06-27 01:20:34
局长的“嘴”
小品文选刊(2013年6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