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要从生活出发,将幼儿教育融入生活之中,以生活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素材,真正地实现生活和教育一体化、系统化,让幼儿教育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要将幼儿教育合理地立足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这就向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往往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且服务于幼儿的未来生活,教师要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阻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其对幼儿终身发展的作用,才能体现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优势。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将幼儿教育生活化,探索如何将幼儿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生活;教育;发展
生活是指人和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各种活动。当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之一就是使幼儿教育回归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化教育,并不是让幼儿教育变成生活训练,不是将幼儿教育等同于日常生活,而是让幼儿在一个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环境中学习、玩耍、生活,以自己的能力去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快乐地成长。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与幸福。
一、 融入环境、潜移默化
生活的整个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模仿的过程,让幼儿探索事物,让他们逐渐学着去独立面对事物。一日生活各环节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和教育价值,但这个教育契机和价值是不可能自然实现的,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合理地利用。我注重挖掘一日生活中各环节的教育价值,创设一个能够激励幼儿主动投入、积极互动的教育環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断成长。如:让小班用直观形象的照片配上简单的文字把幼儿入离园、餐点、洗手、盥洗等生活环节的要求或流程物化在环境之中,按照就近设置、有序展示的方式让小班的幼儿自然而然地习得基本的生活能力;我让中班自主讨论设计的值日生、饮水等可操作的互动式墙面,这不仅可以提醒幼儿自由饮水,还可以让幼儿学习统计与比较,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大班自行设计的出勤登记墙面、起到警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幼儿园环境中无处不在的文明礼仪儿歌和图片,浸润式的教育方式和环境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养成好习惯,习得礼仪知识。互动式的环境、浸润式的教育让我们的教育“润物细无声,船过水无痕”。
二、 浸润生活、实践体验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我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让区域回归生活,注重生活材料的实践操作,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生活接触最多的场所,再通过环境、材料的结合,创设一个缩小版的“生活社区”。例如,小班幼儿最初到幼儿园时对幼儿园感到陌生,而娃娃家、水果店、理发店、糖果店、玩具店等都是幼儿生活中常去的地方。把这些游戏区布置在一起,像一个小“社区”,可以安抚幼儿的离家情绪,激发他们实践体验的兴趣。在开设生活区的过程中我们按照不同主题设置不同类型的“生活区”,将生活中的经验与技能贯穿在一日活动中,如:大班幼儿在刺绣区中学习穿针引线的方法;中班幼儿在烹饪闽南美食的区域中学习玉湖豆腐、甜粿的制作方法;小班幼儿在角色区中学会穿袜子的自理能力,开设剥花生膜、做馒头、包子、披萨、寿司、蛋糕、水饺、汤圆、水果拼盘、糕饼等贴近幼儿生活的炊事课程。这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又使其亲身感受到地方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生活化的课堂及区域操作材料使幼儿感到它们生动有趣,充满人情味。这激发幼儿的广泛兴趣与求知欲望,扩大了幼儿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生活实景体验。
三、 本土文化、融入生活
在幼儿教育中,我尝试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生活,如组织幼儿去参观闽南古厝、永宁古卫城、狮子博物馆等,孩子们边走边欣赏着中西合璧的番仔楼、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参观泉州闽台缘博物馆,了解闽台两地深厚的历史渊源,感受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幼儿强烈的爱国爱乡情感。又如我将品牌文化“狮城辅料”融于区域活动中,投放各色毛线、毛线圈编织器、缝纫机、针线、纽扣等材料,让幼儿用毛线制作毛线球,用编织器编织围巾,用缝纫机缝制衣服等,使本土文化的种子在幼儿心中发芽,从而发挥本土文化资源活动课程的功能,使幼儿园课程实施成为面向幼儿发展和生活的真实的教育过程。
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对幼儿生活化教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地只以教学来开展幼儿教育已经远远不够,只有将我们的幼儿教育融入生活中,认识到幼儿的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是教育开展的过程,是幼儿生活的过程。这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优势,使我们的幼儿教育更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涵.小班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于冬冬.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高蕊.幼儿园大班生活化数学教育的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6.
[4]殷秸雅.幼儿教育生活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教师,2015(25):93.
[5]杜丹,曹李玲,刘河.关于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4):126-127.
[6]邱瑜.论幼儿园课程的诊断与改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2.
[7]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
洪素芳,福建省石狮市,石狮市第二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