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文 /刘方志
小方从朋友那里走出来,手里的一包东西不见了。
那里面装着上百枚寿山石雕件,三钱不值两钱地“兑”给了朋友。朋友并不是特别想接手,因为多数雕件艺术价值都一般,没什么精品。
“都是这几年慢慢积累起来的,花了很多钱。现在印石市场遇冷,太多普料放在家里也没意思,还不如便宜朋友。”小方说。小方的朋友也说,现在精品还在藏家手中,例如一些田黄雕件等“高货”,轻易不出,但普品越来越多地被拿出来变现。
这一幕,是民间印石藏家“小方”们心绪趋乱、不知所措的一个缩影。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馆内
在国家收藏之外,民间收藏可谓又一片热土。古往今来,民间收藏承担了部分文玩器物的保护与流通重任,有些民间藏家收藏的文玩,其艺术价值可以比肩“馆内”的同类器物。而一些意识超前的民间藏家建立起的民间博物馆,也引发关注。有数据表明,国内藏家人数已达到8000万人。他们手上到底有多少藏品,不为人知,但显然远远超过了公立博物馆的馆藏总数。
《民主与法制》2016年曾报道,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目前有民办博物馆2000余家,仅仅这些博物馆就收藏各类文物上亿件。
但不可否认,近年来,民间收藏遇冷的情形越发明显。
在南京,有一家著名的文物市场,其每个双休日的地摊交易,是民间藏家们的节日。鼎盛时期,此处里里外外聚满了人,但如今盛况不再。近年来,这个地摊的体量在变小,人流量在变小。市场甚至把地摊搬到楼上去了。“楼上的地摊”,听上去挺有意思,但也折射着某些变化。
“我已经多年没去逛过了。”资深收藏爱好者、南京一家企业报负责人纪海宁对笔者说,“越来越没意思,不想去逛了。”
他也是民间杂项收藏爱好者,以前经常陪朋友去逛市场。他的朋友中,有“玉呆子”,有“石痴”……现在这帮朋友,同样很少去逛地摊了。原因是,很难碰到眼前一亮的东西。
在福州藏天园、特艺城的地摊市场,笔者和一些文玩爱好者也聊起过印石和杂项市场的遇冷状况。几乎“逛”不到好货,人气不如以前,是大家吐槽的重点。
满眼普货,自然难以激起资深玩家的兴趣。
而市场冷暖,直接记录着民间收藏的兴衰。
有人认为,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确值”,才能让民间收藏真正“活”起来。可问题是,假如流通不兴呢?
民间收藏界有着自己的一份清醒和一份忧思。
2018年6月21日,由上海市嘉定区南翔智地企业总部园主办,可文文物艺术品服务平台战略合作的第四届艺术互联网大会如期举行。论坛邀请函上标着的主题就是“民间收藏的困境与突破”。
一位嘉宾从多年从事古玩城行业经营管理的资深人士的角度,阐述分析了当前古玩城行业的现状与困境,也提出了一些古玩城行业发展的方向与解决方案。
冷暖自知,自我打气,坚持不懈,这可谓真正的民间收藏人士不变的意志。
前述《民主与法制》的报道提及:严峻的文物走私、盗掘形势和民间收藏家艰难的生存现状表明,8000万中国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非常关注这部法律(文物保护法)的修改,希望能将“地下”文物“大赦”,民间收藏“松绑”。
冲破“冷流”,让民间收藏的春天回来,这是一条值得讨论的路径。
前提是,民间文物收藏合法性问题的最终解决。
在民间藏家中,红色收藏者是一个不小的群体。而红色收藏表现出的热度,成为一种现象。
2018年,《中国美术报》曾以《红色收藏:几代人的记忆》为题作了报道:随着“七一”的来临,一些承载着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精神文化和几代人独特记忆的“红色收藏”,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指2019年)春拍中,红色藏品也取得了不错的拍卖成绩,如同“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在嘉德拍出了115万元,收藏界也可谓“一片红”。
民间收藏冷暖的氛围之中,更加考验的是个体的知觉。
老C是南京一家媒体的编辑。他业余“玩钱”。遇到品相好的老版本的纸币,就买下。好的留着,也出手。在他看来,这叫以藏养藏。“钱”肯定越来越值钱,时间久了,就是文物。他这样认为。
抱着此种认识的藏家,还有很多。以至于形成了不少网络论坛。藏家之间“互出”,形成了某种市场。
而对于更多文玩品类的藏家来说,出手还是不出手,这是一个问题。出手,总觉得多数器物卖不出好价钱,可全收着,资金是一大考验。
最近海黄(海南黄花梨)藏家老刘发现,在一些平台上,或者微信朋友圈上,海黄老物件有增多的趋势。
这些老物件包括旧家具和家具拆下来的小件、木工用具、文房用品等等。
在他看来,这是一些藏家“憋不住”的表现。
海南黄花梨原料已经几乎枯竭。近些年冒出来的所谓的新料,一不合规,政府部门已在整治市场乱象;二没玩的意义,百年海黄才叫精品,二三十年的海黄树,油格尚且“稚嫩”。
当下,民间收藏者,主要目的是陶冶文化情趣、坐等升值。纯粹为精神享受而藏的有,但多数人还是有以藏养藏的想法。
如果只进不出,那要么是土豪,要么是打肿脸充胖子。时间长了,对一般藏家来说,资金压力还是很大的。
老刘的微信朋友,海南一位常年收海黄旧货的朋友,最近发了一个快手视频,把老刘惊到了。
视频里,是一大堆海黄老料原料和老物件。
这个朋友发视频后,很快在店铺和微信朋友圈有了体现:他在慢慢往外出东西。
他靠这个生活,做最牛的藏家固然好看,但生活更需要“变现”。
老刘还处于进阶中,他目前的主要精力,是收集价廉物美的海黄标本性物件。当然,“价廉物美”是不存在的。物美可以,一旦“价廉”,那就有可能被坑。
最近开始,他学会了在闲鱼上出一点小料。用他的话说就是“回血”。
纪海宁有一个判断:目前的民间收藏,大件冷,小件热。
这也在老刘的实践操作中有所体现。老刘卖出了一些小件。有的买家还追问有没有更多的同类货品。
而对于红色收藏者来说,精神享受更为重要。他们极少面对出手还是不出手的两难选择。
《中国美术报》前述报道称:近几年红色藏品成了市场的抢手货,李克军(红色收藏家)说慕名而来的古董商也越来越多,两年前有一个在北京做古玩交易的古董商想出10万元买下他手上那套“文革”时期的“大诗词”徽章(一套34枚),被他拒绝了。虽然这些小物件原先只值几分钱、几角钱,但是在他眼中却无比珍贵,因为它们不仅是陪伴他一生的老朋友,更是他对党的情感的见证。
民间收藏面临的一大痛点就是假货横行,“交学费”成了很多人入门的必付代价。
其实哪里有什么“学费”可交,只不过是如今不少不法商人混迹于藏家中,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太多太深。
假货的充斥,不仅降低了藏品的水准,还打击了人们的信心。长此以往,对民间收藏的发展贻害无穷。
有的朋友跟笔者说,他喜欢收藏古钱币。某天拿出来“炫耀”,结果一位同事当场说,以前,他们那里就有人集中造假这种古钱埋于地下,然后煞有介事地开挖,“洗白”为真古钱。
说出来的笑话,却是很多人的一把辛酸泪。
笔者曾因拍到假货,向当下一个以“微拍”出名的拍卖平台投诉,结果没有结果。向其反馈平台上有很多假海黄,也没有下文。
有的假货,还算是“有良心”,以越黄(越南黄花梨)来冒充海南黄花梨。没良心的,干脆以白酸枝、国王木等来行骗。
大平台如此,小平台又如何?离开平台的私下交易更如何?也就不难想象了。
红木如此,印石市场也是良莠不齐。
至于很多人手中把玩的陶壶、瓷器……赝品同样不少。
一位沉香爱好者告诉我,他刚刚入门的时候,买过塑料做的“石头沉”沉香。味道几可乱真,可就是化学沉香无疑。
前一段有新闻说,重庆大学博物馆展出的文物,竟然是假到离谱的赝品。而这些文物是一位知名教授捐赠。
这类捐假事件居然还不是孤例。其他博物馆也发生过。
如此看来,这也是民间藏家造的一场场闹剧了。至于是知假赠假,还是本身被蒙蔽,不得而知。
可见如今的民间收藏领域,假货有多么猖獗。
至于古玩市场赝品多,那更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公开秘密”。
2013年,《北京晚报》报道过,一位民间收藏家一个亿的藏品无一为真。这就太伤感情了。何以如此?原因之一是:假专家站上风口浪尖,长袖善舞、蝇营狗苟,为赝品打开了通道。
但更关键的是,打假之剑还没有真正在时时处处挥舞起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费思量。
◎民间福字老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