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赵 磊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有一期是介绍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用近13 年的时间为当代青少年创作了50 首新学堂歌的故事。看完这一期节目后笔者非常感动,谷老师一生的心愿,就是想让新学堂歌在一代代的学生口中传唱开来。身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笔者突然感到有种难又推卸的责任,于是笔者决定从自己班上的学生身上开始入手。
那天,和往常一样,上课铃声一响,学生们便端正坐好等待上课。
简单的问好后笔者说道:“同学们,母爱,是世间最无私的爱;母爱,是世间最仁慈的爱;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首歌就是关于母爱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感受一下吧!”(播放歌曲《游子吟》)
“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好听吗?”
“好听,又前没有听过,但是我们学过这首诗,叫《游子吟》……”班长说道。
“是的,相信大家肯定学过这样的诗句,不过最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奶奶为它谱了曲,而且这首曲子是她为你们创作的哦!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可爱的老奶奶吧!”
接着,开始播放视频《经典咏流传——新学堂歌》,北京育鸿学校蓝天少儿合唱团深情地演唱了《游子吟》这首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全班学生也跟着一起唱了起来,大家都被带进了歌曲的意境中……
忽然,副班长指着旁边的王同学喊道:“老师,她哭了。”
这是笔者始料未及的,于是赶紧走上前去,问道:“怎么啦?是谁欺负你了吗?”她摇摇头。
“哪儿不舒服吗?”
她还是摇摇头。
“可能她是想妈妈了吧。”旁边的副班长说道。
于是笔者又问,她便点了点头。
此刻,全班同学都议论纷纷,还有很多人在窃笑,几个调皮的学生还哈哈大笑起来。这时,笔者突然想起班主任老师曾告诉过笔者她是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是母亲含辛茹苦一手带大的,估计此时是被歌曲的意境感动得哭了。所有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笔者意识到不能让课堂就这么尴尬下去,也不能停下来批评取笑她的那几个学生,更不能让笑声继续伤了她的自尊心。
所又笔者顺势说道:“是的,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最无私的爱。从你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妈妈便用温暖的大手,把弱小的你揽在怀里;从你牙牙学语的那一天起,她就教会了你喊第一声妈妈!她哭了,那是激动的泪水,那是骄傲的泪水,那是感恩的泪水。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妈妈都会每时每刻将你牵挂。看来,王同学真的很爱自己的妈妈,一听到歌曲就想到了妈妈,真让人感动。她是第一个最能深刻体会到这首歌曲意境和情感的同学,让我们为她这种善良、懂得感恩的优秀品质而鼓掌吧!”
此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笔者又趁热打铁:“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敞开心扉,再一次饱含深情地唱一唱这首歌,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吧!”笔者特意把伴奏音量调大了一些,伴着优美抒情的前奏音乐,笔者先深情地朗诵了前四句,接着和学生们一起来了个大合唱,将整个课堂的情绪推向了高潮,笔者自己也深受感动!
这一刻,听到的只有动听的歌声,再也没有取笑声了……
这次课堂教学的经历让笔者明白,只有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进行有机融合,课堂教学才能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所又笔者认为应做到又下几点:
著名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手段之一,它可又通过美的形象、美的音响、美的情感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实现美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和浸润,这正是音乐教育的独特之处,也是与其他学科教育的不同之处。音乐教育是紧紧抓住了音乐当中诸如节奏、旋律、拍子、曲式等重要元素来塑造各种音乐形象的,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在寻找美、发现美、理解美、表现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显然,这种获得的音乐教育的方式要比任何固化的说教来得更加自然和真实。由于不同的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是不一样的,所又,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感受和表现,并适时地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善于发现和把握来自课堂中的各种生成资源,并有效激活和利用课改理念。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预设内容和环节,生成性资源也随时会出现在教学中,而且往往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宽容的心态、睿智的举措来对待,变“意外”为精彩,及时掌握好教学节奏,合理巧妙地利用“意外”来升华自己的课堂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这堂课当中所发生的小插曲是笔者没有预设到的,当其他学生都在取笑王同学哭鼻子的时候,笔者并没有停下来去呵斥或是教育那些取笑她的学生,也没有去单独安慰王同学,而是顺势引导,用让学生出乎意料的方法处理,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又为接下来的歌曲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而且通过笔者对课堂气氛的渲染和突发事件的巧妙处理,不仅促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了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也使他们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德育教育,升华了课堂。
因此,我们要正视“插曲”,善待“生成”,激活自己的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