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峰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五阳煤矿,山西 潞安 046200)
五阳煤矿7606回采工作面开采对象为山西组中下部的3#煤层,煤层赋存稳定,厚度6.00~6.30 m,平均6.16 m,倾角2°~10°,平均6°,含两层夹矸,分为三个自然分层。老顶为细粒砂岩,厚3.90~5.86 m,平均5.08 m,岩性为灰黑色、质均、块状、硬、含白云母、下部灰白色、硅质胶结、层面为黑色,f=4~8。直接顶为泥岩,厚2.00~6.24 m,平均4.33 m,岩性为黑色、质均、块状,含植物碎屑、中部夹薄层灰白色粉砂岩,f=2~4。伪顶为炭质泥岩,厚0.25~0.30 m,平均0.28 m,岩性为黑色、夹煤线或煤屑,节理发育、易冒落,f=2~3。7606回风巷采用矩形断面树脂加长锚固锚杆组合支护系统,锚网支护规格(宽×高)为5 m×3.5 m。
在巷道实施柔模混凝土墙沿空留巷前,预先对巷道底板进行注浆加固。在松软破碎岩体中注入能胶节硬化的浆液,将破裂岩体重新胶结成较高强度的固结体。
由于7606工作面回风巷底板煤体松软,钻眼后孔口段易松塌成喇叭形,封孔困难,注浆加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考虑到沿空留巷对底板强度的特殊要求,特提出单孔位复注浆技术。该技术是先打浅孔(1.5 m)低压(1.5~2.0 MPa)注浆,待浆液固结后,在原孔位附近固结区打眼(3 m),提高压力(10~15 MPa)复注,复注时打眼规整,封孔方便,能够显著提高注浆加固效果。
结合7606工作面回风巷工程条件,确定注浆加固范围为底板以下垂直深度3 m范围,其中深入岩体范围不小于500 mm。
注浆孔径42 mm,注浆孔间排距根据浆液扩散距离设计,而扩散距离受注浆压力、浆液流动特征、裂隙张开度、产状及分布特征和注浆工艺等因素影响,在这方面理论研究尚不够成熟,围岩的综合渗透系数也只有通过实测来确定。根据五阳煤矿的注浆经验,浆液扩散距离为1~1.5 m,为此设计注浆孔间排距与单孔距离相近,每排布置5个注浆孔,从回采侧煤帮向煤柱侧煤柱依次排列。
柔模混凝土墙打设宽度为3 500 mm,巷旁支护宽度为1 000 mm,高度3 5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在柔模混凝土墙体内预置锚栓,锚栓规格为Φ22×1 650 mm,锚栓杆体为500号螺纹钢,杆体两端设有丝扣,每端丝扣长度100 mm;杆体两端各配一套高强度托板、调心球形垫和尼龙垫圈,托板采用120 mm×120 mm×8 mm拱形高强度托盘;墙体成型后,给锚栓施加预紧力,预紧扭矩不小于150 N·m,锚栓的间排距为900 mm×750 mm。锚栓结构见图1, 锚栓布置方式见图2。
图1 锚栓结构图
图2 锚栓布置方式
待浇筑空间是指巷旁支护施工前,采用临时支护控制顶板的范围。待浇筑空间越大,顶板稳定性越差,采空区有害气体和矸石涌入留巷内的数量和机会就越多。针对7606工作面的工程条件,确定采用“架前铺网+顶板锚杆支护+采空区木点柱”综合措施围护待浇筑空间。
2.3.1 架前铺网
架前铺设双层金属网护顶,材料为10#铁丝,网孔规格为50 mm×50 mm,用16#铅丝联接,双丝双扣,孔孔相连并与原巷道顶网连接。铺设范围不少于机尾侧5个支架,设计采用1 m×10 m双层金属网,移架后金属网落地、兜矸,与顶板锚杆支护和采空区木点柱共同形成待浇筑空间围护结构,将采空区矸石与沿空留巷隔离,确保浇筑人员作业安全。
2.3.2 架前顶板锚索、锚杆支护
拉架后采空区破碎顶板随采随垮,一方面容易造成生产班无法及时支设木点柱,另一方面垮冒矸石冲入待浇筑空间,造成检修班无法浇筑墙体。每推进两机尾在端尾倒数第二架和倒数第三架架间、倒数第三架和倒数第四架架间每推进一横机尾,停采后在架前打设两根锚杆架一托梁,托梁长1.8 m,并在液压支架前梁架间打设一根锚索(锚索在倒数第二架和倒数第三架架间,倒数第三架和倒数第四架架间交替打设),当锚杆锚索过尾梁后,在两根锚杆中间位置补打一根锚杆,形成“3-3-3”,并每排补打一根锚索,形成“2-2-2”,打锚索时在三根锚杆空隙之间交替打设。
在柔模混凝土墙体测,沿顺槽走向采用打设“单体柱+π型钢梁+工字钢地梁+地网+地锚”抬棚配合柔模混凝土墙进行支护。即在所架设棚梁下方铺设工字钢地梁,将两根工字钢地梁并排焊接,在3 m的双工字钢地梁上制作单体柱柱窝以增强抬棚支护稳定性。在地梁下方铺
设规格为1.4 m×0.9 m地网,并在抬棚间布置底锚索配合支护(见图3)。
图3 7606回风巷沿空留巷区域支护示意图
在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巷道中采用墙体加固、底板注浆等一系列联合支护技术后,较未使用该配套支护技术的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巷道,巷道底鼓量减少约37.6%,巷道收缩量减少约21.2%。
综上所述,该配套联合支护工艺的应用,较好的减少了沿空留巷巷道的变形量。保证了沿空留巷巷道回风断面,为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提供了有效保障。且减少了巷道修复的工程量,提高了作业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