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 陆超
灵山岛总面积7.66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的第一高岛。岛上俯首即是鹅卵石,它们代表了海岛风情,象征着淳朴和坚韧,就像这里朴实的孩子们。三年前,一位80后女教师放弃了青岛的都市生活,来岛上任教。她带着孩子读书、追梦,把这些淳朴的“小石头”涂上绚丽的色彩。她就是张丽。今天,我们就带您一起走进灵山岛小学,近距离感受她和孩子们那份难以割舍的真情。
走进背山面海的灵山岛小学,首先听到的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随父母去岛外生活。今年,这里的在校生只有47人。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游岛经历,竟然让张丽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教师):正好在学校门口碰到几个孩子,于是我就过去问他们哪里有超市。他们看着我,怯生生的,也不说话,但是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是这些孩子,让张丽对灵山岛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是从那一刻起,她萌生了上岛任教的想法,并立下了要为岛上孩子带来改变的誓言。不久后,张丽在爱人的支持下参加了2015年的黄岛区教师招聘考试,最终,她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来到了灵山岛小学。但她的这次决定似乎并没有得到所有亲朋的支持。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教师):他们都极力反对,要求我回到青岛。家人朋友和亲戚都劝我,可以选择一个别的学校;因为我的成绩这么好,有很多选择。可是我坚定地告诉他们,岛上的孩子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我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们的“望远镜”,把外面的精彩世界带给他们。
80后的张丽有着近十年的党龄。她热情、坚韧,仿佛时刻都能为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此时,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唤醒了她上岛任教的梦想。也是这种责任,让她在家人的反对声中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海岛小学的执教之路……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教师):我参加了志愿者,还有食品安全员等一系列志愿活动,但我觉得自己所做的只不过是一个平凡党员应该做的,这还远远不够。到2015年,我来到了灵山岛。孩子们那种放眼世界的渴望,深深地触动了我,我这时候意识到一个党员更深层次的责任。所以,我义无反顾地报考了灵山岛小学,只选择灵山岛。
灵山岛四面环海,风景优美、钟灵毓秀,眼前的景色令张丽沉醉。然而,梦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尽管上岛前,乐观的张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眼前的一切明显要残酷许多。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教师):桌子腿都是断的,还要垫着砖,没有什么家具,墙皮也掉了,屋里边还到处有西瓜虫、蜘蛛……
对于一个在城市中长大的女孩儿,如果说这些还能勉强忍受的话,那么缺水的现实,却着实让张丽感到从未有过的不适应。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教师):刚来的那一年特别干旱,我们一起来的两个老师一共接了半桶水。这半桶水用了三四天,又要刷牙,又要洗脸,连刷碗也都是用纸擦一擦,再用水冲一冲,下一顿接着用。
渐渐地,张丽适应了岛上的生活,而在她心里却一直没有忘记用自己的知识为岛上孩子带来改变的初衷。作为非师范生的张丽在教学方面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因为在她看来,三尺讲台虽小,立德树人的责任却很重大。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教师):乡村教育的振兴,关键在老师的振兴,作为一名党员老师,我觉得应该做有质量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主要是心怀学生,以学生的视角去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教师):我学的专业是英语,对于教英语来说,我还是挺从容的。但对于其他学科,我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到了晚上大家都休息的时候,我还会继续观摩名师视频,不断反复修改自己的教案。
常言道: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多少个夜晚的挑灯付出,让张丽近乎完美地实现了她的角色转变。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教师):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会为孩子们创设英语情境,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句型来表达自己。课外活动时,我也会经常鼓励学生排演英语童话剧、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等等,让孩子们学习起来更有兴趣。
同期 张婷(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学生):张老师是一个特别温柔的人,她的课总是带给我们快乐。我们都可喜欢上英语课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习成绩的提高只是张丽带给孩子们的改变之一。如何让这里的孩子更加自信、阳光,才是她上岛执教的初心。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教师):这里大部分孩子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但是他们内心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我承诺过他们,老师一定找机会带你们出岛看看。
为了兑现这个诺言,身兼大队辅导员的张丽,每年都会定期开展“圆梦直通车”活动,让全校所有孩子都参加,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走出灵山岛,放眼外面的世界。
同期 孙贤会(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校长):张丽老师是我们学校一名非常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她组织我们学校的学生走进城市中心,让我们海岛上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跟岛外一样的知识和教育。
同期 张婷(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学生):张丽老师带我们出岛去看了外面的世界,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外面的世界特别精彩,我想对老师说“谢谢老师”。
每次带着孩子们出岛,张丽都会努力寻找爱心企业的支持,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承担更少的费用。灵山岛小学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多面手,他们会同时身兼多门课程的教学。张丽不仅是二年级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还教着四年级的科学和五年级的英语。已从教三年的张丽不再像刚刚站上讲台时那般紧张,在教学的心旅中更是平添了一份坚定与从容。
岛上的孩子因为张丽的到来而多了一份快乐。同样,张丽的女儿焱喜也因为岛上小伙伴的陪伴,多了一段与众不同的童年。焱喜跟随妈妈来灵山岛上学已经两年了。在这里她有了自己的伙伴,并且爱上了这里的生活。她的这种“快速适应”给了妈妈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教师):带着女儿来到岛上上学,家人是有顾虑的,他们希望孩子在城市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没想到我把孩子带上岛之后,她很快和这里的小伙伴们打成一片,非常快乐。
同期 杨焱喜(张丽女儿):在这儿有好多好朋友,然后还靠着大海,风景很美,夏天晚上还有萤火虫。但是这里也有蛇。
悬于黄海之中的灵山岛,与外界往来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快船。一到旅游淡季,进岛的快船就只有上午8:30的一班。遇到风浪,仅有的这一班也会停航。张丽每两周出岛一次与家人团聚,需要乘坐9海里的快船和35公里的公交车。前提条件是“天公作美”。一旦天气不给力,可能几个星期都回不了家。
张丽对女儿和家人一直心怀愧疚,但对于岛上的孩子她却倾注了太多。自从接手少先队工作之后,她组织成立了小石头志愿者服务队、开设了“石头花开”创意工作室。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靈山岛小学教师):从对孩子的教育意义上来讲,石头花开,每块石头都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因材施教、因石作画,面向大海,静待花开。
同期 胡晓艳(学生家长):张丽老师还组织孩子们参加演讲比赛、诗朗诵比赛等,孩子们变得开朗活泼了。
同期 张丽(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小学教师):我发现孩子们敢于和陌生人说话了,敢于自信快乐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了。多年以后如果我想起在岛上的这段执教生涯,一定会觉得自己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自从张丽老师来到灵山岛小学,在这个面朝大海的操场上时常会看到她和孩子们的身影。她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畅谈岛外的世界或唱起有关大海的歌曲……其实无论怎样,他们都已成为灵山岛小学的一道亮丽风景。三年来,张丽不仅让这里的孩子像他们手中的“石头花”一样绚丽多彩、绽放海岛,更让他们变得自信、快乐、向上,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翅膀。一分春华一分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张丽付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感动和快乐。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