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行为规范性教育

2019-03-06 12:29向俊龙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行为规范中职

向俊龙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课程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和其它专业得到了广泛开设,这类课程的理论讲授及操作一般都在学校机房中完成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自由度大。一个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和几十台电脑,课堂管理难度较大,学生容易做出一些不规范的课堂行为。

关键词:中职;計算机教学;行为规范;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154-01

1.不良课堂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内容的随意性,学生很容易不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操作,而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操作,操作内容甚至与教学内容完全无关。另一方面,表现为无视课堂纪律,经常出现诸如玩游戏、随意走动、吃东西、大声喧哗等不良课堂行为,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质量。

平时通过对学生在机房上计算机课的课堂行为的观察以及对他们的心理分析,我认为,这种随意性不良课堂行为的产生有以下主要原因。

1.1计算机课程一般都在机房上课。一方面,学生在机房上课时往往有较大的自由,在自律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这种自由往往容易造成不良课堂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计算机中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和功能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这样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诱发学生做出不当的甚至是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1.2学生好奇心心理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强大的功能特别是丰富的娱乐性有一种喜爱和好奇的心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随着计算机神秘面纱的揭开,学生的好奇心逐步消失,当教学内容远不及使用电脑进行娱乐有趣和好玩时,学生的厌学情绪就会随之产生,娱乐和玩耍占了上风,不良课堂行为就容易出现。

不良课堂行为甚至会影响教师正常地开展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所以,对计算机课上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加以规范,就容易导致学生放任自流、随心所欲,课堂混乱的局面。

2.转变课堂教学方法,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在计算机课程中如何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是每个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每个教师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制定详细的计算机操作课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使用一些工具软件限制学生只能对计算机特定软硬件资源进行使用和操作。

2.1以德育教育为主。

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都在用人单位的仔细品味之中。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应当从小事做起,从课堂行为规范做起。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计算机课堂管理规章制度,对遵守制度的同学考核给予加分,促进学生注意自己良好行为举止的培养。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克服不良课堂行为的关键。要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例如在讲word时,可设置一个情境:给每个学生一次当教务主任的机会,让他们设置一张课程表,然后让他们思考、讨论并设法设计一张比较合理的班级课程表。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而无暇去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

2.3以任务为驱动。

“任务驱动”是以任务为中心,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握知识结构、带动知识与技能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通常“一课一任务”,每节课都制订切实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知识。例如,学习《网页制作》时,可以将以制作“班级网站”为中心任务,再将这个大任务分解成一个一个容易实现的具体的小任务,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动画等素材,让学生开始建站、布局网页、然后是图片、声音的加入,再引入各种动画和特效,等等。当学生完成每一个小任务后,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精美网站的首页和各子页,在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的同时,也能够掌握用网页制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一方面,可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可给学生以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2.4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学习的主宰者。教师要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教师要进行两个转变:一是要从讲授和灌输转变为组织与引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最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操作技能的要点、难点作必要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的操作技能有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尽量把课堂的多数时间留给学生练习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地进行学习,发现、思考并且解决问题。二是要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通过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督促学生学习,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结语

要规范好计算机操作课的学生课堂行为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因为一个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习惯、爱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情感上投入,认知上投入,行为上投入”,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的一个畅通渠道。

猜你喜欢
行为规范中职
强化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用公平正义守护社会伦理秩序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