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的急诊治疗措施探讨

2019-03-06 14:50关永健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

关永健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和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2例,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常规方法,观察组则选择双联疗法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予以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以后,在左主干或三支病变、肌钙蛋白、左心射血分数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恢复。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本文两组患者均不存在死亡病例,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恢复。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主要为患者采用QPL方案进行评分,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更优,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严密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处理相关并发症。之后为患者配合采用双联疗法进行治疗可使患者获取良好的预后,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2-012-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这种病情发病率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患者心肌供血异常,导致局部心肌组织缺血缺氧,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这种病情十分的危重,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予以重视。病情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当中,在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当中虽然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很难改善患者病情的病程[1]。临床存在有一部分患者在治疗时能够获取一定的效果,但是无法改善心源性休克的预后,使得患者病情越发严重,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所以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此进行探究,现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选择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2例。本文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同样为1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7岁,最小年龄为48岁,平均年龄(65.2±15.5)岁;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18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最大为86岁,最小为47岁,平均年龄(66.7±14.5)岁。本文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以患者存在缺血性胸痛病史,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发现患者存在有动态的演变。患者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存在改变。所以患者存在心源性休克,并且存在低灌注,患者存在有心功能不全的状况。本文所有患者的收缩压均不超过90mmHg,患者伴随高血压疾病的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所有患者排除因其他因素而导致的休克。研究对象的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文所有研究对象的资料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标准。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没有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本文的所有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需要为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和抗凝治疗,并且做好抗血小板的治疗,要控制患者的心率,并且扩充患者的血管。常规为患者进行面罩给氧,选择多巴安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1μmg/(kg/min),或者为患者选择去甲肾上腺素联合治疗,给药剂量为0.1~0.3μg/(kg/min),以便于保持患者的血压稳定和水平,必要情况下为患者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驳手术。为患者选择阿司匹林300mg口服给药,每日为患者给药1次。为患者选择氯吡格雷300mg口服给药,每日为患者给药1次,为患者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选择剂量100~150U/kg进行治疗,以便促进患者的血液肝素化。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为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手术流程对梗死的冠脉进行介入,如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小于20%,则说明介入成功[2]。

对本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进行双联疗法加以治疗,立刻为患者选择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药物的剂量为25mg,将其加入到10%的葡萄糖溶液500ml当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确保每分钟大约12滴,避免速度过快,持续为患者进行24小时的静脉滴注,连续为患者治疗两日;与此同时为患者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如果患者存在有过敏体质或过敏行为,初始15分钟滴注,速度大约为每分钟30滴,需注意在此过程中是否存在过敏情况,如果存在的话应立即停止,便为患者改用其他疗法,为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做好抗过敏处理。大约15分钟以后,为患者进行每分钟60~100滴的治疗,每日对患者进行两次治疗,连续为患者治疗一周做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于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结束以后,患者在相关情况改善进行比较,了解患者的病死率情况,并为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分,本研究在生活质量评分的过程中,主要选择QPL评分方法进行评分,主要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况以及焦虑心理状况的角度进行评价,分数月底患者的恢复越好[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本文所有数据之间的计量资料检验采用t值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采用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以后,在左主干或三支病变、肌钙蛋白、左心射血分数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恢复。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本文两组患者均不存在死亡病例,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恢复。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主要为患者采用QPL方案进行评分,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更优,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本文两组患者经过抢救以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详细状况请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存在有胸部疼痛的症状,患者呼吸急促,从心肌梗死发展到心源性休克的病程相对较短,所以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开始在患者出現相关症状表现时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性治疗。本文对患者进行抢救的时候应用双联疗法进行抢救,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比对照组更优,可以得出为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采用双联疗法进行治疗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临床有研究认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源性休克和患者心肌梗死的范围存在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和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低氧血症、酸中毒和低血容量以及疼痛等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在治疗过程当中可将上述的危险因素有效排除,这样就能够对于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可对于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可行的依据。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严密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处理相关并发症。之后为患者配合采用双联疗法进行治疗可使患者获取良好的预后,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智.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的急诊治疗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0):52.

[2]郭仁光.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的急诊治疗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9):73+76.

[3]谭万利.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急诊治疗的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7):11-12.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