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国边疆史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及价值

2019-03-06 00:27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

方 铁

(云南大学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91)

中国有5000余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较为完整地形成与进一步的发展,从秦朝统一至今也有2000多年了。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文明血脉与历史传统未曾断绝的唯一大国。中国文明的延续、传统的继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边疆地区形成演变方面表现突出。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边疆史的探讨成为热点,新的成果不断推出,研究的领域也得到拓宽。

2000多年间,中国不但发生许多重要的变化,而且历朝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一些经营、治理边疆的理念、思想与方略。这些理念、思想与方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有关部门近年对国际问题与边疆问题的处理,可以看出受古代治边的理念、思想与方略影响的痕迹。如处理与邻国的关系,注重恪守睦邻相安、协同发展的原则;面对与边疆有关的地缘政治格局,奉守注重长远利益与全局关照的原则,并应用古今丰富的博弈知识予以应对。若面临的形势不佳或守机待变,在条件具备时乃奋起有为。在边疆治理方面,善于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形分类施治、顺时应变,等等。

还应指出,中国古代治边的理念、思想与方略,属于传统治国理政智慧的范畴,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既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依据,也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容。说到文化遗产,人们讲的较多的是国学、儒学等内容,自然有其道理,但研究与总结古代治边的理念、思想与方略也同样重要。

历史是凝结的过去,已形成的史实只能被后人认识而不可能更改。受研究者的旨趣方法、掌握史料的完备程度,以及研究者的时代与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研究者看待历史问题必然有差别。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常态。另一方面,众多学人经过艰苦、长期的探索,对史实的了解逐渐深入,某些看法可能接近或渐趋一致,此乃学术研究不断进步的前提。基于上述认识,需要总结学人对所研究问题达成的基本认识,包括经过长期研究学术界大致形成的共识,以及相关学者持续研究多年、正式提出而未出现较大争议的学术观点。

以下就中国边疆史领域近年较受关注的若干领域及其问题略述拙见。主要内容是学人对这些问题的基本认识,相关探讨具有的重要价值,以及研究可以拓展的空间,以求教于同仁。

一、中国的历史疆域与边疆形成问题

中国的历史疆域经历逐渐形成的过程,参与中国历史疆域的构建者,既有中原王朝,也有周边的边疆王朝与边疆政权。“疆域”“边疆”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所言“疆域”指王朝与政权管辖的地域范围,所说“边疆”指某一王朝腹心地带的外缘部分。中原王朝视华夏地区的外缘部分为边徼或边疆,边疆王朝、边疆政权通常也有自己的边徼或边疆,但其边疆观、治边观与中原王朝不尽相同。[注]方铁.论中国古代的治边方略[J].思想战线,2017,(1).

谭其骧先生指出,清代前期的版图是古代中国的基本范围。[注]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1).在这一地域范围内活动的民族,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在这一地域范围建立的不同政权,则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来叙述。我们研究中国历史,应实事求是地阐述不同时期中国历史疆域演变的情形,不必忌讳历史疆域发生的改变。进一步来说,现今属于邻国的某些地域,若在特定的时期由中原王朝直接管辖,应看作是中原王朝版图的组成部分;这些地区以后如果脱离中原王朝的管辖,则归入邻邦的范畴来阐述。

元代以前中国的历史疆域,被中原王朝、边疆王朝与边疆政权分别统治,中原王朝对边陲及其边远地区施行较为宽松的羁縻。这一时期中原王朝的边陲变动无常,边陲地区的远端亦较含混。元朝在新的高度实现全局统一,对边疆地区与邻邦实行相异的治策,以推行不同管理制度的做法,肯定了宋代以来邻邦形成以及中国的边疆趋于稳定的事实。[注]方铁.论中原王朝治边的文化软实力[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1).明清继承和发展元朝的做法与管理制度,清代前期是中国历史疆域最稳定、边疆地区最巩固的时期。元明清三朝对边疆地区的管控与经营,与元代以前的中原王朝明显不同。在完善边疆管理制度、加强边疆地区管控与开发边疆资源等方面,元明清三朝有不同的建树,至清代达至顶峰。

学人阐述历代经营、开发边疆地区,经常使用的“基本动力”“实施主体”两个词。但这两个说法却是不同的概念。“基本动力”“实施主体”虽有联系,但差别十分明显。一般而言,中原王朝、边疆王朝、边疆政权是经营边疆的基本推动力量。边疆的本地民族、外来移民等则是开发边疆的实施主体。基本动力、实施主体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推动中国历史疆域与边疆的形成与演变。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探讨中国边疆史,既要重视历代王朝及其治边的思想、方略与施治实践,也应关注边疆的本地民族、外来移民的作用与贡献,并注意区分两者的差异。因此,研究中国历史疆域与边疆形成演变的问题,应予中原王朝、边疆王朝以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历史疆域、边疆地区的形成演变,是通过边疆民族、外来移民的辛勤劳作实现的,两者是相辅相成、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考察这一问题,可采取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多种视域进行研究。

研究中国历史疆域与边疆的形成演变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关心自己形成演变的历史。现今中国是腹心地带与边疆地区逐渐结合形成的。中国的周边被沙漠、海洋、高山所环绕,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单元。以黄河、长江的中下游为腹心地带的中原王朝,以发达的农耕文明为基础,形成特有的政治社会结构,社会发展在东亚地区长期领先。以中原王朝为核心,整合周边的政治势力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公元前三世纪秦朝首次统一昭示了这一点。中国最后形成巩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却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两汉421年的统治巩固了秦朝全局统一的局面。唐朝拥有辽阔的版图,前期形成万方来朝的盛唐气象。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版图急剧收缩,五代十国出现继南北朝之后的第二次大分裂。以后边疆王朝之强势超过中原王朝,两宋的疆域仅及汉唐的1/5。元朝再次实现统一,清朝发展了持续统一的局面,这一时期中国的历史疆域与边疆地区最为巩固与稳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确立并获得巩固的深层原因,是华夏文明的内聚力不断得到增强,同时吸收其他文明的因素,通过微弱、渐次的积累发展为质量方面的突变,形成强大的中华文明,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历史疆域与边疆地区的形成演变,便是这一发展过程的生动写照。历史证明,中国的内地与边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彼此离不开,结合为一个整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汉族、少数民族都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者。过去是这样,现在与未来同样如此。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吐蕃、南诏、辽、金、夏、蒙古汗国、后金等边疆王朝,与中原王朝等内地政权共同构建了古代中国,其中由蒙古汗国演绎来的元朝与从后金发展来的清朝值得重视。元朝、清朝不仅在新的高度完成全国统一,在治边的理念、思想与方略方面也有杰出的贡献。研究中国历史疆域与边疆形成演变的问题,将推动我们对此类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弄清历代经营、开发边疆之基本动力、实施主体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正确理解革命导师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力的论断。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以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叉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注]恩格斯.致约·布洛赫[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8.

中国历史疆域与边疆形成巩固问题,属于中国经验的一部分,具有积极的全球意义。世界各国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获得的经验至今仍有借鉴的价值。在2000余年间,中原王朝与边疆势力交往始终强调对话,积极谋求共同点,发展双方的友好关系。东汉班固说:“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绥御之方,其涂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或臣服而致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注]范晔.后汉书(卷40下)·班固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1374.

笔者认为,探讨中国历史疆域与边疆形成演变方面的问题,应关注以下内容:中国历史疆域与边疆地区形成演变的过程与基本规律。在中国的历史疆域、边疆地区的形成巩固方面,中原王朝、边疆王朝与边疆政权作出的贡献。中原王朝、边疆王朝在治边方面的理念、思想与方略,元朝、清朝因经历边疆王朝向统一王朝的转变,其治边的理念、思想与方略尤其值得总结。中原王朝与边疆王朝治边的理念、思想与方略,彼此影响趋于交融的过程。历代经营、开发边疆的基本动力、实施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两者形成合力的问题。中国历史疆域与边疆形成巩固方面的中国经验,及其世界性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古代文明及其构建问题

近数十年来学术界研究中国边疆形成演变的历史,大都采用民族与民族关系的视域。“民族”“中华民族”等观念,在中国产生并形成社会共识,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现今及今后很长的时期,仍有其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应该指出,古代尤其是古代前期并无近代所说“民族”的概念。历朝统治者主要根据文明的类型区分优劣,他们将社会群体分为华夏、蛮夷两个部分,实则是注重文明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古人普遍认为华夏先进、蛮夷落后;长期以来褒誉华夏、贬低蛮夷。元明清时期形成“熟夷”“生夷”的观念,统治者认为蛮夷可以被改造,生夷可转化为熟夷,最终成为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注]方铁.中原王朝的夷夏观及其治边[J].社会科学战线,2009,(11);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蛮夷观[J].社会科学辑刊,2016,(1).将社会群体分为华夏、蛮夷两类,对蛮夷根据聚集地区、文化特点等作大致区分的做法,至明代与清代前期仍相当普遍。明万历年间出任云南右参政的谢肇淛,十分熟悉云南的情形。所撰《滇略》称:“西南诸夷,种类至多,不可名纪,然大端不过二种:在黑水(按:指今澜沧江)之外者曰僰,在黑水之内者曰爨。”(天启)《滇志·羁縻志》采纳其说。清人檀萃《滇海虞衡志·志蛮》亦言:“滇南虽称百蛮,要之不过爨、僰两种。爨盛于东,僰盛于西,其大概然也。”[注]谢肇淛.滇略(卷9)·夷略[M].云南省图书馆藏抄本;(卷25)·艺文志·黑水辨[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点校本,1991:868;刘文征.(天启)滇志(卷30)·羁縻志·种人第[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点校本,1991:994;檀萃.滇海虞衡志·志蛮[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校注本,1990:312.魏源则从社会结构来区分蛮夷。《圣武记》称:“有观于西南夷者曰:‘曷谓苗?曷谓蛮?’魏源曰:无君长,不相统属之谓苗;各长其部,割据一方之谓蛮。”魏源的观点被《清史稿》所采用。[注]魏源.圣武记(卷7)·雍正西南夷改流记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283;赵尓巽,等.清史稿(卷512)·土司一·湖广[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14203.

谢肇淛、魏源等人对蛮夷的称呼及分类的方法,在古代颇具代表性。古人将社会群体分为华夏、蛮夷等两类文明,对文明关系的演变有所认识,对我们研究边疆史、民族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清代中后期因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中国人逐渐产生“民族”的意识。至于形成“中华民族”的观念并被社会普遍接受,则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尤其是中国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观念极大凝聚全国人民,对战胜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古代疆域与边疆形成演变问题,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视域。以文明建构及文明的发展演变为研究线索,便是一种较新的视域。所谓“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之所有的社会行为及其成果积累的总和。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见,人类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方面的内容。文明的范畴包括文化与精神文明,涵盖了人类历史活动的所有建设性成果。在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文明彼此接触、相互影响,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并继续前行。文明间的关系主要是交流、竞争、交融与协同发展,并非是压迫、消灭、实现零和博弈。文明具有明显的包容性,决定了人类文明有交流互鉴的强大动力。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特殊性与独到的价值,应获得充分的尊重。以文明建构、文明发展演变的视域看待历史,将进一步揭示不同文明交往交融、协同发展的过程。

基于文明构建与文明演进的视域,可以认为古代的中国与周边地区,主要存在农耕、游牧、山地三大文明。在三大文明形态中,农耕文明长期占据主导的地位。农耕文明产生于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其他地区扩展,明清时期多山的湖广地区流行“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表明湖广地区的农耕文明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农耕文明以高度发达、结构相对单一的农业经济为基础,农耕文明意识形态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农耕文明的统治政权主要是中原王朝。长期以来,以富有、强盛、自信为特征的中原王朝发展领先,其他势力罕与其匹。另一方面,农耕文明也存在经济构成单一固化、官僚政治体制容易僵化、面临危机时机会选择有限等软肋。

游牧文明流行于北部草原地区。游牧文明以结构相对单一的游牧经济为基础。因受气候条件变化、产品难以储存等因素的影响,游牧经济虽有令人称羡的发展活力,但较易出现波动。另外,粮食、布帛、铁器等社会产品长期供给不足,文化积累、城市建设亦较薄弱。游牧社会长期徘徊在军事民主制时期。受游牧地区资源类型、生产方式大体相同等因素的影响,游牧社会内部较易实现整合重组,不时聚集为强大的力量,冲击外部世界尤其是农耕文明地区。

山地文明界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之间。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内陆地域,凡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分布之外的地区,均可归入山地文明的范围。山地文明的经济基础,主要是资源多元、类别多样、长期滞留于较低发展水平的简单复合型经济。其经济形态以种植业为基础,兼有游牧、狩猎、采集、渔捞等其他经济成分,通常总体发展水平有限,不同地区经济的构成差异较大。山地文明的发展长期滞后,登上历史舞台较晚,易被文献记载忽视,致使古人较少关注山地文明形态。古代后期山地文明发展的速度加快,甚至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整合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地理分布方面,中国山地文明包括西南山地、东南山地、东北山地、西部山地、西北山地、台湾山地等若干较大的地域板块。就区位分布、开发模式方面的差异而言,山地文明可分为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区、中原王朝腹地的山岭僻地等基本类型。山地文明包括众多的亚类型,一些亚类型彼此差异明显,但仍与典型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相区别。

明清时期西方的工业文明进入中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工业文明逐渐形成。元明清时期,中国形成自己的海洋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工业文明、海洋文明等不同类型的文明,相互接触、交融并不断发展,贯穿中国发展演变的过程。简言之,中国历史的演进,以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三大文明的关系为主线展开,后期加入工业文明与海洋文明,上述文明形成综合性力量,推动中国不断演化前进。

基于文明构建、文明演进的视域探讨中国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与基于阶级斗争、民族关系视域的研究相区别。从民族与民族关系的视域考察中国历史,总体上属于特定时代的产物。基于文明构建、文明关系的视域看待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能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代的特点,并与中国、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相吻合。采取文明构建、文明关系的视域,将阐述在中国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文明之间接触交融、相互借鉴、协同发展的情形,易于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方向相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采用文明构建与文明演进的视域,将进一步体现中国56个民族及其先辈的平等地位。不仅反映在阐述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等文明形态的拥有者共同创造了中国,而且更为重视分布在山地文明区域的四五十个民族及其先辈,进一步揭示这些民族在推动中国历史进程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采用文明构建、文明关系的视域,将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演进过程的不平衡性。山地文明概念的提出,将推动人们对大河流域、草原以外的其他地区,包括边疆地区与腹地之山岭僻地发展的历史,作更为全面、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游牧文明、山地文明与海洋文明,还覆盖与中国边疆毗连的一些地区。采用文明构建与文明关系的视域,必将中国演进的历程置于更为广阔的视野,促进对中国与邻国关系发展演变的研究。研究中国工业文明形成、演进的过程,则有助于探讨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历史。基于文明构建与文明关系的视域,将揭示中国不同文明之间的多样接触与相互影响,阐述中国各民族通过交流、竞争、交融实现协同发展,最终走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过程。

基于上述观点,建议加强对以下问题的探讨:采用古代文明构建与演变的视域,与基于阶级斗争、民族关系视域探讨中国边疆史的比较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内涵、建构以及演变的过程;山地文明的经济基础、社会形态与统治政权;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三者间的关系,以及三者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山地文明的区域性差异及其成因;中国的游牧文明、山地文明、海洋文明与周边地区文明的关系;中国海洋文明的形成及其内外原因;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形成及其内外原因;中国古代文明的构建与发展演变,同建设和谐社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联系。

三、东亚古代国家形成与古代国家关系问题

古代国家与近现代国家不同。过去和现在都有人将古代国家关系比附为近现代的国家关系,无端生出种种纠纷。在国家的性质、国家间的交往与国家关系等方面,古代国家与近现代国家的差别极为明显,不可随意比附。

近现代国家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定居的人民、确定的领土、政权组织、主权。[注]赵建文.国际法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9.近现代国家强调独立主权、完整领土,这是与古代国家最大的区别。国际法规定各国一律平等,国家领土是稳定的,非经法定事由与程序不得变更。而古代国家关系的不平等是常态,古代并无国家主权的准确概念;稳定的国家疆域、国家领土的概念形成也很晚,在较长的时期国家疆界变动是常有之事。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过程中的中国处于东亚地区的腹心地带,中原王朝与周边一些边疆王朝长期占据政治舞台的中心。经过复杂的演变,中原王朝与周边一些王朝逐渐融合,成为古代中国的主体,其他的边疆王朝或灭绝或演变为中国的邻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中原王朝与边疆王朝及其他政治实体的关系,有助于了解东亚古代国家与国家关系形成演变的过程。

从历史记载来看,中原王朝与边疆王朝互为“敌国”,即古代的国家关系。匈奴单于呼韩邪入朝,汉武帝诏公卿议其仪。太子太傅萧望之认为:“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宜待以不臣之礼,位在诸侯王上。”其建议被采纳。[注]杜佑.通典(卷195)·边防·匈奴下[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5334.另据《资治通鉴》:后唐交往吴国“用敌国之礼”,去信称“大唐皇帝致书于吴国主”,吴国回信称“大吴国主上大唐皇帝。”[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72)·后唐纪一·同光元年[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8903.“敌国”在古代一般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敌对之国,二是地位势力相等的国家,在此处指在古代东亚社会秩序中,与中原势力相当的民族政权和国家。唐代《长庆会盟碑文》称:唐朝与吐蕃的和盟若一再延迟,“即届产生仇仇,行将兵戎相见,顿成敌国矣。”[注]长庆会盟碑文·背面译文[A].唐·吐蕃重要文献选辑[M].中国藏学研究中心,2004:197.

东亚古代国家常以舅甥相称,通常中原王朝居于舅甥关系的上层。但也有中原王朝奉强大的边疆王朝为尊主的情形。金朝强盛,在与宋朝的争斗常居上风。金初宋朝奉以臣礼,所上书信称“表”;宋末持侄礼对待金朝,往来书信称“书”。《金史》乃曰:“金不能奄有四海,而宋人以尊称与之,是谁强之邪。”[注]脱脱,等.金史(卷60)·交聘表上[M].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1385.“敌国”双方相互承认为国家,同时仿照封建社会的家长管理制,建立严格的等级关系,说明古代的国家关系以不平等的等级关系为基础。同时要看到,舅甥关系毕竟比同封建家族内部同宗和睦的关系。建立舅甥关系的国家,双方愿意仿照封建家族制度,建立亲若一家、守望相助的关系。唐朝与吐蕃联姻,白居易奉皇帝之命,代拟致吐蕃东道节度使的书信称:“国家与吐蕃,代为舅甥,日修邻好,虽曰两国,有同一家。”[注]白居易.代忠亮答吐蕃东道节度使论结都离等书奉敕撰[A].白氏长庆集(卷57)[M].四部丛刊本.吐蕃给唐朝的书信亦云:“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注]弃隶宿赞.请约和好书[A].董浩.全唐文(卷999)[M].北京:中华书局缩印本,1982:10344.唐朝与吐蕃盟誓文书进一步提出:“(唐朝)与吐蕃赞普,代为婚姻,因结邻好,安危同体,甥舅之国,将二百年。”[注]张镒.与吐蕃盟文[A].董浩.全唐文(卷432)[M].北京:中华书局缩印本,1982:4392.可见中原王朝与边疆王朝的舅甥关系,强调双方建立“有同一家”“安危同体”的亲密关系,与近代西方殖民制度之下,占领国以压迫、剥削为手段统治殖民地完全不同。

古代确认国家关系,以建立关系的双方均具有较强实力、并愿意尊重对峙现状为条件。“敌国”关系还必须为双方所认可。开元二年(714),吐蕃遣使请和,“然恃盛强,求与天子(按:指唐朝皇帝)敌国,语悖傲”,唐朝皇帝甚为不满。[注]欧阳修,等.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上[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6082.一些力量较弱的地方政权如南诏,曾提出与唐朝建立兄弟或舅甥的关系,享有如同吐蕃之“敌国”的地位,遭到唐朝使臣的严厉驳斥。乾符六年(879),南诏王遣使者见唐朝使臣徐云虔,提出“与唐约为兄弟,不则舅甥”,被徐云虔严辞拒绝,称南诏不可违背祖先为唐朝臣属之往事。[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3)·唐纪六十九·乾符六年[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8211.中原王朝、边疆王朝建立“敌国”、舅甥或臣属关系的做法,在边疆王朝中亦流行,表明此类做法亦通行于东亚各地。金朝交往高丽、西夏,“(高丽)始通好为敌国,后称臣。夏国始称臣,末年为兄弟,于其国自为帝”[注]脱脱,等.金史(卷60)·交聘表上[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1386.。金朝国王乾顺拟以契丹旧仪见西夏使者,王阿海不肯曰:“契丹与夏国甥舅也,故国王坐受,使者以礼进。今大金与夏国君臣也,见大国使者当如仪。”[注]脱脱,等.金史(卷134)·外国上·西夏[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2868.

随着时间的推移,“敌国”关系或向从藩、臣属的关系转变。元代以前,中原王朝周边的政治势力主要包括徼外势力或边疆势力,两者尚未明确分开。对与自己交往的徼外势力或边疆势力,中原王朝通过以厚往薄来为特征的封贡制度,施行较为宽松的羁縻与笼络,实现“守在四夷”的目标。对徼外势力或边疆势力中较为强大者,中原王朝与其建立“敌国”的关系,承认其享有国家的地位,企望实现守境相安。从藩、臣属的关系不同于“敌国”关系。主要区别是建立从藩、臣属关系的被动政治实体,基本上不具有国家的性质,从藩关系的双方分别是藩主王朝与从属政权,后者可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臣属关系之下,臣属政权大都成为藩主王朝之下的地方官府,甚至被纳入藩主王朝的统治版图。

对归附自己的边陲势力,中原王朝授予藩王或羁縻府州官吏的虚衔,规定其职责是守卫中原王朝的边陲,古人形象地称为“藩篱”。西汉使臣陆贾至南越,南越王赵佗顿首谢罪并称:“愿长为籓臣,奉贡职。”乃下令:“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汉皇帝,贤天子也。自今以后,去帝制黄屋左纛”。[注]司马迁.史记(卷113)·南越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2970.范晔论曰:“宣帝值虏庭分争,呼韩邪来臣,乃权纳怀柔,因为边卫,单于保塞称藩,故曰边卫。……匈奴争立,日逐来奔,愿修呼韩之好,以御北狄之冲,奉藩称臣,永为捍御。天子乃诏有司开北鄙,择肥美之地,量水草以处之。”[注]杜佑.通典(卷195)·边防·匈奴下·南匈奴[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5256.唐朝立李思摩为可汗,允许其统领突厥诸部,李思摩上书称:“蒙恩立为落长,实望世世为国一犬,守吠天子北门,有如延陀侵逼,愿入保长城。”诏许之。[注]欧阳修,等.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上[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6040.中原王朝认为“藩篱”是较理想的制度,希望守卫藩篱的边陲势力长期存在,生生不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上书称:朝廷若欲边陲蛮夷归属,可遣使招降,“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若朝廷无所用之,“则继其绝世,存其亡国,建其王侯,此必委质为藩臣,代供贡职。”[注]杜佑.通典(卷188)·边防四·南蛮下·淮南王刘安上书[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5082.突厥突利可汗归顺,授北平郡王,后封都督,唐太宗敕曰:“我欲中国安,尔宗族不亡,故授尔都督,毋相侵掠,长为我北籓。”[注]欧阳修,等.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上[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6038.突利叩首听命。边陲的藩王若彻底归降,中原王朝便置为地方官府,或将其首领、部属迁入塞内安置,推动向编户齐民转化,由从藩的关系正式转变为臣属的关系。

元代以前中原王朝与边陲势力的关系,大致体现出如下的特征:一是中原王朝与边陲势力的关系,其“敌国”、从藩、臣属关系的认定不甚明确亦不稳定,“敌国”、从藩、臣属势力性质的转化亦属常见。二是中原王朝强调与边陲势力保持必要的距离,并不热衷争取边陲势力臣属。武德二年(619),唐高祖颁诏称:“昔王御世,懐柔远人,义在羁縻,无取臣属。”[注]抚镇边陲诏[A].唐大诏令集(卷128)·蕃夷[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632.中原王朝治边的目标,是实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奉守的圭臬为“外而不内、疏而不戚”,应对边陲势力的原则是“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注]范晔.后汉书(卷86下)·南蛮西南夷列传·尚书令虞诩言[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2833.三是元代以前边陲与边疆的重要性尚未充分显现,中原王朝经营边陲与边疆普遍缺少积极性,认为前朝经营边陲“不过欲安内而捍外尔,非所以求逞也”[注]脱脱,等.宋史(卷493)·蛮夷一·西南溪峒蛮夷上[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14171.。或贬称边徼与边疆为不可耕作的“石田”,“得之无益,失之何伤?”[注]刘煦,等.旧唐书(卷199下)·北狄传·史臣曰[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5364.帝王若致力拓边必被后人视为失策,甚至斥为千古罪人。《隋书·西域传》史臣曰:“自古开远夷,通绝域,必因宏放之主,皆起好事之臣。……秦戍五岭,汉事三边,或道馑相望,或户口减半。隋室恃其强盛,亦狼狈于青海。此皆一人失其道,故亿兆罹其毒。”[注]魏徴,等.隋书(卷83)·西域传·史臣曰[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1859.唐大臣狄仁杰上疏称:“始皇穷兵极武,务求广地,死者如麻,至天下溃叛。汉武征伐四夷,百姓困穷,盗贼蜂起;末年悔悟,息兵罢役,故能为天所祐。”[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6)·唐纪二十二·神功元年[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6524.四是中原王朝处理与边陲势力的关系,应对方略大都具有保守、含混、随意的特点,应对之策普遍施用于边陲各地,缺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类的处置。上述情形表明,元代以前中原王朝与边陲势力的关系,尚处于情况多变、性质不够稳定的发展阶段,应对之策亦较固化与简单,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历史疆域尚处于形成磨合的过程,受其影响,以中原王朝为主体的东亚国家关系普遍不够成熟与稳定。

唐代以后,中国进入全局分裂、局部统一的时期。北方的辽、西夏、金、蒙古等边疆王朝、南方的吐蕃诸部、大理国等边疆势力先后与两宋王朝对峙。元朝实现新的统一,同时明确新的天下格局,表现在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区逐渐稳定并趋巩固,成为拱卫统一国家的有力屏障;中原王朝周边保持独立的政治势力则演变为邻邦。元朝明确区分边疆与邻邦,在边疆地区实行任命土官等统治的制度,对邻邦则施用藩属国体制来应对。[注]方铁.论中原王朝治边的理念、方略与制度安排[J].烟台大学学报,2018,(1).元朝视安南、缅国等为邻邦,制定君长亲朝、子弟入质、上报编民数、出军役、输纳税赋、置达鲁花赤(掌印官)监管其地等规定。[注]宋濂,等.元史(卷209)·外夷二·安南[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4635.以元明两代的经营为基础,清朝的藩属国体制进一步得到完善。《清史稿》称:“环列中土诸邦,悉为属国,版图式廓,边备积完,芒芒圣德,盖秦、汉以来未之有也。”[注]赵尓巽,等.清史稿(卷526)·属国一·朝鲜 琉球[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14576.19世纪法国、日本等列强控制安南、朝鲜等国,清朝与安南、朝鲜等国的藩属关系趋于终结。

综合有关记载,藩属国体制大致具有以下特点:确立宗主国与藩属国的等级隶属关系,宗主国对藩属国有至尊和统领的关系,并通过藩属国君王的定期入觐与纳质朝贡等得以体现。藩属国的职责是“各守其土,尽尔藩职。”[注]赵尓巽,等.清史稿(卷527)·属国二·越南[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14628.宗主国对藩属国有保护的义务,须对藩属国纾困解难。允许藩属国自治,王位世袭。宗主国对藩属国的事务较少干预,允许藩属国有自己的法律。面对越南、朝鲜政务纷乱的形势,清人称:“国家素守羁縻属国之策,不干内政,兴衰治乱,袖手膜视。”[注]赵尓巽,等.清史稿(卷526)·属国一·朝鲜 琉球[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14576.藩属国向宗主国不纳或少纳赋税,仅象征性缴纳一定数量的土产。藩属国需维护宗主国疆土的安全,避免在边境地区惹是生非。若违反规定,藩属国必遭宗主国惩罚。由此可见,与元明清王朝建立藩属国关系的邻邦,较之元代以前的“敌国”,所具有古代国家的性质更为明确,处理两者关系的规定亦较规范,同时具备了近代国家关系的某些萌芽。总体上来看,元代以前的“敌国”与元明清时期的藩属国体制虽属于不同时期的产物,但均表现出鲜明的东方特色,与西方中世纪的城邦、殖民时期之征服国与殖民地等国家形态的差别十分明显。

研究东亚古代国家形成与古代国家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东亚地区古代国家的形成、相互关系以及演变过程具有鲜明的东方色彩,一些内容不同于欧洲等地的古代国家,详情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元代以前的“敌国”关系、元明清时期藩属国体制下的国家关系,均有别于近现代的国家关系,将东亚古代的国家关系与近现代国家关系相提并论,甚至将古代的旧帐算在近现代国家的头上,都是不恰当的。中原王朝与周边的政治势力长期活跃在东亚政治舞台的中央。秦汉以来的大部分时期,中原王朝在东亚地区势大声弘,以盛唐为中心形成了华夏文化圈,在古代国家形成与国家关系等诸多方面,华夏文明在东亚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东亚古代国家形成演变的过程,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大致同步。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置于更为广阔的东亚地区范围考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选题。

中原王朝、边疆王朝处理相互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一些基本的原则,一些内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中原王朝提出:“守在四夷”“谨事四夷”“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2)·隋纪六·大业九年·隋臣郭荣谏曰[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5669.“虚内致外,竟损无益”;[注]吴兢.贞观政要(卷9)议安边·凉州都督李大亮语[M].北京:中华书局集校本,2003:504.讲信修睦、“德泽洽夷”;重道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睦邻安邦,与邻为善,求同存异,“待之有备、御之有常”;有理、有利、有节,“叛则伐之、降则抚之”,宽猛相济、软硬兼施;等等。边疆王朝则提出:“君臣简易,一国之政犹一身也”[注]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匈奴谋臣中行说语[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2900.“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注]班固.汉书(卷94下)匈奴列传·匈奴与汉将韩昌等盟约[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3801.“两境虽殊,情义如一”[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6)·陈纪十·至德二年·突厥可汗沙钵略致隋朝皇帝书语[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5476.,等等。中原王朝的德泽洽夷、讲信修睦、睦邻安邦、求同存异、协和万邦等治边的观念与方略,对我们构建亚太利益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在东亚古代国家形成与古代国家关系方面,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例如:古代国家与近现代国家的联系与区别,东亚古代国家具有的特点。东亚古代国家的类型差异,古代国家发展演变的过程。“敌国”关系、从藩关系、臣属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古人的相关认识与文字表述。元明清王朝藩属国体制的内容与特征,藩属国体制与“敌国”制度、“藩篱”制度的联系与区别。中原王朝、边疆王朝对古代国家、国家关系的认识以及应对之策。藩属国体制与近代国家关系的比较。中原王朝、边疆王朝处理相互关系的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方面的研究。

除本文论及的内容,应深入探讨的问题还有:古代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古人的相关认识与文字表述,地缘政治与中原王朝、边疆王朝治边的关系。历朝治边方面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元明清三朝的边疆管理制度与制度安排。历朝治边中的法治建设,治边与法治建设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总之,类似的问题还不少。弄清这些问题,尚待学人共同努力,将中国边疆史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