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保健品

2019-03-06 06:40文|西
读者·原创版 2019年2期

文|西 岛

你打开手机,皱起眉头,嘴里轻轻地啐了一声。“怎么会有这样浅薄无知的人啊?”你想。

手机屏幕上赫然躺着一篇某医药类微信公众号关于一家保健品公司的“扒皮文”,字里行间无不沾染着混沌和愚昧的味道:火疗治癌、保健鞋垫、天价内衣、负离子磁卫生巾……

这种东西怎么会有人信?你的眼中分明透出了不屑。

是的,你当然有表达不屑的资格。你是沐浴工业文明之光成长起来的当代年轻人,“985”院校毕业,有体面的工作,见惯了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与光怪陆离,800度近视镜片后面的眼神无比犀利,能看穿这世界上一切蹩脚骗局之下包藏的祸心。

你不会轻易上当的,那些奸商休想从你口袋里骗走一块钱。

时间到了。你放下手机,拿起桌子上的酵素吃了两颗。最近吃得有点儿油腻,你需要一些酵素排油减肥。

进口酵素,你特意从日本代购回来的。绿色,纯天然,提炼自有机果蔬,每天饭后坚持吃两粒,就能强化肠胃蠕动,保证身材不走样。

“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你想。当热水裹着酵素从喉咙里滑过的时候,你仿佛感受到了腰间脂肪惊恐的号啕—这可比在健身房里傻乎乎地跑上10公里来得轻松多了。

你也办了健身卡,不过已在抽屉里安安静静地躺了大半年了。

酵素当然是有效的,你坚信不疑。

吃完酵素,你站起身来,象征性地伸了伸胳膊,扭了扭腰身,觉得自己仿佛瘦了二两。当然,你是鼓不起勇气站到体重秤上去的。

你决定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瘦了—镜子里映出来的,却是一张暗黄、憔悴且泛着油光的脸。

你大惊失色,连带着牵出了几条表情纹。

你赶紧从柜子里翻出了某韩国品牌的面膜,据说有良好的救急功效。当面膜贴上脸皮的那一刹那,你宛如获得了新生。

就像那些大明星一样,每天不间断地敷面膜,在银幕上才能如此光彩照人。

其实大家都明白,你的脸为何会暗黄、憔悴,泛着油光。你连续吃了半个月的外卖,已许久不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模样了;你每天半夜刷手机刷到不能自已,不到眼皮重得抬不起来的那一刻,绝不肯轻易入睡。

但你不在乎,只要家里囤了面膜,就无所畏惧。要不,那些直播软件、带货app、“种草”自媒体上窈窕又漂亮的小姐姐们,为何个个看着都水灵白嫩呢?这面膜可是她们推荐的。

你嘲笑被保健品忽悠得痛不欲生的中老年人,笑他们盲目,笑他们轻信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你自己却对那些带货的小姐姐们信心满满。

仔细数数,在她们的一颦一笑间,你已情不自禁地下单过面膜、牙膏、卷发棒、粉底液、洗发水、吹风机等数不胜数的物件。

那都是一座座速朽的墓碑,底下躺满了钞票和智商。

在敷着面膜等待自己变美的时段,你习惯性地打开付费课程,或是XX思维,或是XX大学,开始聆听今天的讲座。

这是在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你暗暗自得,在不知不觉间,你就变成了一个内外兼修的当代人,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手机里飘来了课程的声音:如何摆脱疲惫、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如何快速阅读名著、如何用最少的钱把出租屋装修成“中国北欧”风格……在网络付费课程里,你自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天下一切学问尽在掌握,走出这道门,便没有你搞不定的人,没有你摆不平的工作。

但你却浑然忘了,去年“双十一”买来的几本书,如今连塑封都没来得及拆掉。

书是买来摆拍用的,付费课程才是你汲取知识的唯一源泉。毕竟自高考过后,你很少认真读完一本200页以上的书了。

音频里的人说得声嘶力竭、慷慨激昂。那些授课者们讲述的赚大钱的法子是否灵验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唯一能知道的,就是很多财富自由者,是靠讲述财富自由的门路而实现了财富自由。

花15分钟听完了今天的付费课,你揭下了脸上的面膜—既保养了皮肤,又丰盈了灵魂,你觉得今天过得无比充实。接下来,可以放心大胆地消磨时光,上网冲浪了。

在网上,分分合合的真假明星情侣们让你时而相信爱情,时而义愤填膺,却忘了上回谈恋爱好像是杨幂刚结婚那会儿。

网络上各种新闻让你情绪起伏、思绪万千,忍不住想要指点一番江山。随后躺在沙发上,寻思年后要不要搬到六环外去—房东似乎又有涨租金的念头了。

烦心事儿太多了,还不如开开心心地刷刷抖音和小红书。是,那上头永远是欢快闹腾的,所有人都在忙着购物,忙着吃喝,忙着玩乐,忙着拍摄—你神往不已,那才是生活。

就像那些忙着为某传销保健产品埋单的人一样,长命百岁的神话也引得他们神往不已;就像那些忙着为某传销保健产品叫卖的人一样,一夜暴富的神话也引得他们神往不已。

纵使何等荒诞、愚蠢、糊涂,市场总不会无缘无故地从天而降,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有人相信鞋垫、火疗,有人相信传销发家,也就有人相信酵素减肥、面膜驻颜,相信知识付费能让灵魂升华。

我国的老年人,大多想着长命;我国的中年人,大多想着致富;我国的青年人,大多想像网络和屏幕上的名流一样,过上光鲜亮丽的生活。

不要笑话被保健品骗得倾家荡产的中老年人。在被各种“种草”app、社交app、短视频app糊弄得团团转的背后,青年人的生活也同样是一地鸡毛。

数不清的网贷、校园贷、信用卡账单,“90后”的平均月工资不过4000元,平均负债已超过12万。

有欲望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骗局。骗与被骗将横贯许多人的一生。只愿大家能擦亮眼睛,在人生的下半程被骗得少一些—年轻时被消费主义的神话欺骗,中年时被中产阶级的泡沫欺骗,老来又被保健品续命的幻梦欺骗。这样的人生,未免太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