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戈 应淑雯
[提要]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政府对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越来越严格,有关“波特假说”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本文对“波特假说”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从基本内涵和研究现状方面对“波特假说”进行分析;最后,对“波特假说”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提出未来展望。
关键词:波特假说;环境规制;创新;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2月24日
近年来,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政府试图通过制定环境规制政策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关于“波特假说”的研究也愈发增加,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有关于“波特假说”的文章进行必要的整理与归纳,为政府如何采取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波特假说”认为环境与经济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正确制定的环境规制可以分为至少六个目标。一是能够暗示企业存在的资源低效率现象并提示潜在的技术改进方向;二是将监管的重点放在信息的收集上可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三是监管能够降低对环境有價值的投资的不确定性;四是监管创造了推动企业创新与进步的压力;五是监管能够改变传统竞争环境,确保企业无法通过规避环境投资而获得有利地位;六是在不完全补偿情况下规制是需要的,因为创新不能总是完全抵消成本。
Jaffe A B和Palmer K(1997)将“波特假说”分为了三个层面,分别是“狭义波特假说”、“弱波特假说”和“强波特假说”。“狭义波特假说”认为某些类型的环境规制会促进企业创新,灵活的政府监管能够激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弱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会刺激某些类型的创新,正确设计的环境规制可能会促进创新。“强波特假说”则认为环境规制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且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大于额外的监管成本,即环境规制能够促进企业增强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
(一)“狭义波特假说”。“狭义波特假说”强调的是某些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灵活规制政策。大多数文献研究的是某一种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Brouhle K等(2013)研究了美国最大的志愿项目之一“气候智慧”项目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参与“气候智慧”会带来环境专利方面的变化,但只存在于研发密集度较低的企业中。曾义等(2016)采用排污费作为激励型环境规制手段衡量环境规制强度,认为其能够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促进企业进行创新转型。
也有部分文献研究的是多种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李婉红等(2013)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模型,研究命令-控制型工具、市场化型规制工具和相互沟通型规制工具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包括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创新与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得到的结论为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促进企业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市场化型规制工具和相互沟通型规制工具促进绿色工艺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张平等(2016)分析了费用型环境规制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我国30个省份在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费用型环境规制即排污费的征收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但不能促进技术创新,而投资型环境规制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二)“弱波特假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弱波特假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部分学者得到的结论支持“弱波特假说”,即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有着促进作用。Horbach J(2006)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发现环境规制、环境管理工具以及一般组织变革能够鼓励环境创新。但也有学者认为“弱波特假说”不成立,即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负。尹建华等(2018)重点关注了失信惩戒对废水国控重点监测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结论是失信惩戒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是显著的负面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进行更详细的研究,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也得到了其他不同的结论。Kneller R和Manderson E(2012)研究发现,一方面环境规制会刺激环境研发和环境资本投资的增加,另一方面对总研发和总资本积累没有正向影响,也就意味着环境R&D可能会挤出非环境R&D。刘伟等(2017)发现环境规制与工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呈现“U”型特征,也就是说,弱环境规制对于技术创新是不利的,然而当其强度达到拐点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则是正的。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关于“弱波特假说”,国内外研究由浅入深,由最开始的研究两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发展到加入其他控制变量、调节变量等,得到的结论也越来越丰富,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正负相关关系,同时也有门槛效应、“U”型关系等。
(三)“强波特假说”。关于“强波特假说”,近年来的研究也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环境规制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从而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或者经营绩效两个方面。赵红、谷庆(2015)是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出发,研究环境管制、研发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者关系。蔡宁等(2014)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但是影响程度随着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在经营绩效方面,李波、孙利华(2017)的研究表示医药产业环境规制对行业经营绩效作用为正且存在滞后效应。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张子龙等(2015)运用了数据包络法以及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环境规制对环境绩效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绩效具有滞后作用,当期为负,滞后一期为正。
学者们关于“强波特假说”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展开,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等。宏观层面,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或其他行业的影响;微观层面,则从企业角度出发,搜集多个企业的微观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上,文献研究的多为企业竞争力和经营绩效方面,而关于其他绩效的研究则相对而言较少。
根据以上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对于“波特假说”的研究逐渐增多,在多个方面取得一定进展。首先,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最初的研究多围绕“弱波特假说”展开,而现今的研究则包括了“波特假说”的三个层面;其次,研究对象逐渐增加。涉及了宏观和微观等多个层面,同时对环境规制等重要变量的指标选取也更加多样;再次,研究方法多样。包括了实证、理论、案例研究法等;最后,研究结论日益丰富。变量之间的关系不仅有线性关系,也有非线性关系,同时,关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也存在差异。
结合目前“波特假说”研究现状以及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围绕“波特假说”的研究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有关于“强波特假說”的研究可进一步展开。尤其是关于企业竞争力上,多数集中于企业经营绩效、财务绩效,可开展有关竞争力其他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各国或者各区域的对比研究。目前,文献中有关于不同环境规制类型对技术创新等的影响研究,但对于各国之间或者各区域之间的文献研究仍较少,因此以后可以在这方面加强研究。
[1]Porter M E,Claas V D L.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
[2]Jaffe A B,Palmer K.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A Panel Data Study[J].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1997.79(4).
[3]Brouhle K,Graham B,Harrington D R.Innovation under the Climate Wise program[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13.35(2).
[4]曾义,冯展斌,张茜.地理位置、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转型[J].财经研究,2016.42(9).
[5]李婉红,毕克新,曹霞.环境规制工具对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造纸及纸制品企业为例[J].系统工程,2013(10).
[6]张平,张鹏鹏,蔡国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4).
[7]Horbach J.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New evidence from German panel data sources[J].Research Policy,2006.37(1).
[8]尹建华,弓丽栋,王森.陷入“惩戒牢笼”:失信惩戒是否抑制了企业创新——来自废水国控重点监测企业的证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6).
[9]Kneller R,Manderson E.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innovation activity in UK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Resource & Energy Economics,2012.34(2).
[10]刘伟,童健,薛景.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与工业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1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