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春
(公主岭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吉林公主岭 136100)
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称棒子、苞米、珍珠粒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雌雄同株,在吉林省广泛种植[1-2]。众所周知,吉林省是重要的玉米黄金带,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适合玉米生长,尽管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后有所调整,但玉米作为主要粮饲作物的地位没有变,仍然需要继续推广和提高其种植技术水平,以更好地地保证吉林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本文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对玉米种植技术进行总结。
科学选种是玉米高产丰收的基础,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因地制宜是选种环节的基础。农户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以及适合自家地块的玉米品种,并在充分了解当地情况的基础上,了解往年玉米品种在当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产量与品质等具体情况。第二,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要优先选择生命力旺盛、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玉米品种。这类玉米品种能够较好地抵抗病虫害,即使发生病虫害其抵抗力也相对较强,给农户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少。第三,要去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种子,以保证种子的纯度和质量,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种子管理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农户去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种子,同时相关部门也要不断规范种子经销商的经销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保驾护航。
玉米在吉林省大面积推广,除了因为适合当地气候环境之外,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土壤条件适合种植玉米。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深扎于土壤中,从土壤中汲取大量养分,虽然大多数的土壤都适合种植玉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土壤都能保证玉米高产丰收。玉米要想获得高产丰收,合理选地是关键。首先,合理轮作。连作和迎茬种植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加重玉米病虫害,造成玉米植株发育不良,这些问题都会造成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使农户的经济效益下降。
所以玉米要想高产优质,必须合理轮作[3-4]。其次,选择平坦、排灌方便、靠近水源的地块。平坦地块不但方便排灌,也不易发生病虫害,作业起来也不困难,而低洼地不但容易积水,玉米病虫害发生概率也较高。最后,要靠近水源。虽然玉米是喜光作物,全生育期对光照要求都很高,但是吉林省是容易发生干旱的省份,严重干旱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靠近水源可以保证发生干旱天气时及时灌水,保证玉米植株生长所需,保证农户的经济效益。
种子处理是保证玉米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关键环节,也关系玉米后期的生命力。第一,要晒种。晒种是筛选种子的过程,要筛选出不完整、腐烂发霉的种子。晒种要选择晴朗无风天气,选择平坦、干燥的地块,将种子平铺其上,厚度约3 cm,中午高温时段要经常翻动,以免高温灼伤种子的内部组织,影响发芽率。第二,要合理浸种,或者科学选择种衣剂,建议农户可以咨询相关技术人员,以保证合理使用浸种药剂和种衣剂。
4.1 苗期管理玉米苗期一般要进行2~3次除草工作,一般定苗前要有一次除草,应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注意不要伤及玉米苗。第二次除草在拔节前,苗旁浅除,幼苗根系相对发达,极容易伤及侧面根系,以免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拔节前可视情况考虑是否再次除草。苗期中耕对套种玉米尤为重要,在前作收获后,要及时进行中耕灭茬、追肥浇水,以保证全苗、壮苗。玉米苗期的主要病虫害虫有地老虎虫、金针虫等,要及时进行防治。
4.2 穗期管理管理目标为植株敦实粗壮,叶片生长挺拔有劲,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达到壮秤、穗大多产。在大喇叭口期结合施穗肥,再进行1次中耕高培土。玉米穗粒期(抽穗到开花灌浆期)的需水量最多,约占总需水量的43.3%~5.2%,因此拔节后应结合施肥浇拔节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70%为宜。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应结合重施穗肥,重浇穗水,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若土壤缺水,低于田间持水量的40%时,就会造成干旱,使雄、穗不能正常发育,抽丝散粉延迟,授粉不良。穗期的主要害虫有黏虫、铁甲虫等,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放枯病,要注意勤查,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