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2019-03-05 23:58:43黄昌平
江西农业 2019年19期

黄昌平

(江西省全南县农业农村局动物检疫站,江西全南 341800)

政府相关部门着重关注基层畜牧兽医的防疫工作,有助于兽医加大对动物防疫力度,对于提高畜牧业产量、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的长远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严守质量防疫。基于此,本文简明扼要剖析了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1 防疫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 防疫意识薄弱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防疫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端正,经常虚张声势,没有将工作落实到位,所以防疫站应该在当地基层政府的引领下做好动物防疫工作[1]。再次,养殖户对动物防疫没有清晰的认识,农村的动物基本上处于散养状态,圈养情况较少。养殖户对动物疫病的了解很少,因此在防疫站宣传养殖户应做好防疫工作时,他们才会被动地为动物注射防疫疫苗。这种积极性的缺失也是开展防疫工作的一块绊脚石。最后,防疫员做事不严谨,对器具消毒是能免则以,不免应付了事,消毒不到位。虽然能完成上级分配下来的任务,但是由于这种被动消极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方式,导致出现即使进行防疫但还是无法阻挡疫情扩散,从而让养殖户对防疫更加不信任。

1.2 防疫技术不过关基层防疫工作存在“粥多僧少”的现象,即存在防疫工作者人员少但工作量大的情况,从而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难度,无法定时定量完成任务,也使防疫工作者无暇全面顾及每家每户的防疫工作是否做到位。此外,动物的防疫专业性强,对基层畜牧兽医的要求严格,是对他们专业性的考量。提高这一专业性,能够帮助畜牧业防疫工作如期完成。

但现实状态是:许多防疫工作者的技术不达标,无法达到所期望的理想效果。因为这项工作比较烦琐,使得很多没有实战经验的毕业生在参加工作时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此时应向同行业的前辈虚心学习。防疫的效果不如人意与防疫人员的学习能力不强、新技术掌握少、先进技术的覆盖范围小等相关。

1.3 防疫工作者思想素质不高因为基层畜牧兽医的思想观念处在落后化、传统化的阶段。对当下最新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无法在基层防疫工作中用最新的专业知识规范养殖户的动物防疫,所以导致使防疫质量不过关,效果不理想。此外,还有部分防疫工作者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工作之所以无法有效开展就在于他们对动物防疫的重视度不够。这些也是无法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做好防疫工作的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疫意识第一,在实际的宣传过程中,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在当地电视、网站进行宣传。第二,也可以在各街道拉起关于动物防疫的横幅,在当地开展“防疫讲座”的活动,由相关专家介绍动物防疫的重要性、防疫工作者在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防疫困难、当地知名养殖大户是如何开展有效防疫工作的,让专业知识和现实防疫相结合,让养殖户从潜意识里认识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

2.2 扩大技术投入要想顺利开展基层防疫工作除了防疫人员的尽心尽力和养殖户的全力配合,还需要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支持[2]。对于资金流动应该由专员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交给监管部门进行审核,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政府相关部门不能只空谈政策、空谈口号,在疫情发生之际应对动物防疫工作者施加压力,为老百姓谋福利;定期去外地学习,并引进先进的技术及设施。

2.3 防疫工作者和养殖户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应有效利用相关资源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开设培训班,让他们即使在工作岗位上也能学到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也可以请较有经验的防疫专家为这些基层工作者传授心得,并让他们彼此讨论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在工作中,防疫工作者面对巨大的工作量不能消极应对,在工作遇到瓶颈时应该积极克服而非退缩,从而才能有效保证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 结语

基层畜牧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基层防疫工作者的全身心投入及养殖户的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基层防疫工作者的勇于探索精神,不断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向上级部门反馈问题,从而使难题得到解决。这项工作的开展难度大,并与动物的健康、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等相挂钩。因此基层防疫工作者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大范围提高自身能力、提高知识技能水平、提高专业水平、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开展畜牧业防疫工作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