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岗地油茶高产栽培技术

2019-03-05 23:58:43
江西农业 2019年19期

周 丽

(安徽省太湖县江塘乡林业站,安徽太湖 246400)

安徽省太湖县丘陵岗地,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和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等特点,年平均降水量为1364.4 mm,平均气温16.4 ℃,年日照总天数200 d,无霜期280 d;其中丘陵岗地的基岩多以花岗岩和片麻岩为主,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土层深厚(50 cm以上)。为了发展地区经济、振兴太湖,太湖县近年来在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但由于油茶生长较为缓慢、林农资金投入有限和管理过于粗放等原因,油茶产量较低,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1-2]。基于此,根据基层林业工作者的经验,对油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旨在为丘陵岗地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造林地选择

要按照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油茶的特性选择造林地块。一般能生长杉木、茶树、松树和映山红等植物的土壤都适宜种植油茶。地块一般选择在海拔500 m以下、坡度25°以下、阳光充足、排水良好且地下水位在1 m以下的地方;土壤要求厚度在60 cm以上,质地疏松、肥沃,pH值为5.0~6.5。

2 细致整地

细致整理造林地块是油茶造林高产和稳产的重要环节。通过翻耕造林地,可以改善土壤水肥结构、通气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生活条件,促进油茶更好地生长发育。太湖县的丘陵岗地,地势平坦,坡度一般都小于10°,大部分地区的油茶造林可以采取全垦加大穴的方式。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冬季节要深翻土壤30 cm,清除树根、草根和石块等,杂草特多的地块,最好在整地前先喷撒除草剂消灭杂草。林地深翻后再按照3 m一垄的规格(含沟)整理成垧,中间取50 cm的深沟,利于排灌。然后按照2 m的间距挖长、宽、深各40 cm的大穴,待土壤充分风化后,于冬季或来年春季栽种油茶。坡度大于10°的地块,可以采用带状加大穴的方式整地,在等高线水平方向进行带状整地,带宽2.5 m或3 m,带与带之间要留下0.5 m或1 m的水土保持带,以防水土流失,并在带上打间距2 m且长、宽、深各40 cm的穴[3-4]。

3 造林密度及林间间作

太湖县丘陵岗地立地条件较好,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可以采用2 m×3 m的株行距进行栽种,即每667 m2种植111株。在油茶挂果前可以间种低杆作物如豆类和花生等,但不要间种藤类和高枝杆作物。林间间作一定不能影响油茶生长,给油茶留足生长空间,达到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的目的,促进油茶生长,以期高产高效。

4 施足基肥

施足基肥是实现油茶造林高产目标的重要保障。基肥应在挖穴后施入,适当施用垃圾肥、稻草和农家肥,每穴施土杂肥10 kg或复合肥0.5~1.0 kg。然后回填表土,将穴填满略高于地面,以待造林栽植。造林前在穴内施足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苗木生长,尽早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

5 良种壮苗

良种壮苗是实现油茶高产稳产目标的决定性因素。第一,必须选择优良的无性系培育的苗木,如赣林系列、湘林系列、长林系列和大别山系列等适合太湖县丘陵岗地油茶生长的品种。其中,以长林系列栽种最为广泛,稳产时平均每667 m2可产茶油25~50 kg。第二,必须选择壮苗。太湖县丘陵岗地基本上都是选用本地苗圃利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培育的二年生容器嫁接苗,其苗高超过30 cm,地径在0.3 cm以上。第三,多品种配置。在造林时要选择5个品种以上的苗木配置造林,这样利于油茶开花授粉,促进高产高效。

6 栽植

太湖县历年来油茶造林种苗充足,都是选用本地培育的二年生容器嫁接苗,栽植时可随调随取,但栽植时必需注意:(1)嫁接处埋入土下2 cm;(2)每穴1株容器苗;(3)一定要踩紧踏实;(4)浇足一定水分;(5)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地膜覆盖,达到除草保水的目的,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

7 幼林抚育管理

7.1 松土除草造林当年松土除草1次,以后每年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8-9月,三伏天温度高,地表炽热,不宜松土除草。松土深度为4 cm,造林当年宜浅,以后逐年加深;树边宜浅、树外宜深;壤土宜浅、黏土宜深。

7.2 施肥施足基肥的林地,当年不需要再施肥。第2年起,每年施肥2~4次:冬季施有机肥,即家杂肥,根据树的大小,前5 a每株施20 kg;3月和6月各施1次速效肥,以尿素为主,每株25 g左右;8月施磷钾肥。施肥方法有环状施和撒施,环状施即在树冠外围挖沟深16 cm左右的环状沟,将肥料均匀地撒入沟中,盖上土;撒施就是将肥料撒在树的外围,结合耕翻将肥料翻入土中。撒施不如环状施效果好。

7.3 幼树修剪整形11月到第2年2月油茶进入缓慢生长期,这是修剪整形的最好时期。首先要注意油茶幼树的养杆,造林成活的前2 a,顶芽萌发的新梢要保留,使其迅速形成主干。其次是定形,待长到60 cm左右时,截去顶梢,在主干上部选3~4个枝条作为主枝,引导主枝向外向上方生长,并注意均匀分布。第2年适当修剪主枝,控制长势,使之均衡生长,并逐步培养成自然圆头型和开心型树冠。

8 成林丰产技术

8.1 垦复油茶进入盛果期后,要根据立地条件和品种类型,每年至少浅锄1次,每3 a深挖1次。浅锄一般在雨季之后、旱季到前进行,深度10 cm左右;深挖在果实采收后到第2年树液流动前进行,深度为16 cm。垦复一定要注意水土保持,坡陡的浅垦,平地或缓坡地可深垦。

8.2 施肥太湖县丘陵岗地油茶造林地一般都施足基肥,所以前2 a就不需要再施肥,第3年后可以每年在冬季施农家肥,每株施肥量视土壤、植株大小和肥料种类确定,如果是鸡粪或猪粪,要在其充分腐熟后,按每株10 kg的量施入。油茶初期挂果后,可以在春末夏初适量使用以尿素等氮肥为主的速效肥;秋季施肥以磷肥和钾肥为主。施肥一般是在油茶根基30 cm外挖深15 cm的环状沟,施入肥料,或者结合松土除草进行撒施。

8.3 修剪整形太湖县丘陵地区成林油茶修剪以疏枝为主,剪除枯死枝、病虫枝、重叠枝、寄生枝、细弱内膛枝、脚枝和下垂枝等。树形较大、营养生长过旺的可去顶回缩,开好“天窗”培养结果枝,提高内膛结果能力,培育合理的树体结构。

成林油茶修剪应注意:(1)修剪的强度不宜过大,以免过多消耗养分和削弱光合作用;(2)油茶花芽多集中分布在枝梢顶端,不宜短截;(3)修剪要与垦复、施肥、间作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配合,以便尽快恢复树势,形成较理想的树体结构;(4)修剪的切口要平滑;(5)修剪的病、虫枝条应尽快搬出林外烧毁;(6)修剪后应加强树体管理,及时除萌、抹芽,以防养分分散、干扰树形,保持枝条脚清心亮,形成受光面积大的开心形和圆形树冠,增加结果面,提高油茶产量。

8.4 引蜂授粉油茶是异花虫媒授粉树种,因此要充分利用有益昆虫,提高油茶授粉受精效率,促进油茶增产。太湖县丘陵岗地结合养蜂业的发展,在油茶林内放养蜜蜂,实现了高产稳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