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平 陶国华 许玉林 赵志珍
(1.江西省进贤县农业农村局,江西进贤 331700;2.江西省进贤县前坊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江西进贤 331712;3.江西省进贤县白圩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江西进贤 331701;4.江西省进贤县长山晏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江西进贤 331724)
红薯是一种高产稳产的作物,抗逆性强,耐瘠耐旱,适宜性广,病虫危害较少,在水肥条件较好时,一般产量可达30~45 t/hm2,高产地块可达60 t/hm2。而且红薯种植过程中,机械化程度高,耗人工少,市场价格一路见涨,经济效益好。随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红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江西省进贤县红薯种植面积达0.3万hm2,年产量达10.35万t,年产值达8 280万元,鲜薯精加工、粗加工企业及小型家庭作坊近60余家。红薯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进贤县“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和稳粮增效的重要举措。
红薯品种应选用产量高、品质好、抗干旱、耐低肥和耐瘠耐热的优良品种。根据商品薯的使用方式,食用品种可选择西瓜红、济黑一号、徐紫8号和广薯88等;粉用品种可选择商薯19、济薯26和烟薯25等。
种植地块应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团粒间隔大、透气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且肥力中等偏上的沙性土壤。食用水果型的红薯选择沙性红壤旱地更佳,这种地块产出的红薯块根光泽,外观品相漂亮。
3.1 苗床育苗催芽育苗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在惊蛰前后把薯种移入苗床进行育苗。苗床应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并在整地前撒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1 500 kg/hm2作基肥。旋耕机旋耕后,作畦宽2.0~2.2 m的苗床,将种薯芽尘向上竖立整齐排列于苗床,种薯与种薯之间留有空隔;用细土或火土灰盖种,再拱架盖薄膜。出苗后晴热高温时要注意揭膜通风,以防烧苗。苗床第l个月每7 d喷1次水,之后每3~4 d喷1次水,可根据苗情加施叶面肥和杀菌剂,防止缺肥和病菌侵染,确保幼苗健壮成长。株高达16 cm时,每7~10 d剪苗1次,并适当加大喷水肥浓度,确保再生幼苗养分充足。
3.2 高垄密植红薯高垄密植是一种最有优势的高产栽培技术,就是在地里起一条条的高垄,增加同水平的土壤厚度,扩大阳光照射面积,使植株充分发挥光合作用。高垄不仅有利于红薯根系生长与扩大活动范围,还能提高营养的吸收率,方便果实收获。起垄时间应在红薯移栽前3~4 d进行,旋耕机旋耕后,用起垄机起垄,垄间距为85~90 cm,垄高为35~45 cm。移栽时间应选择4月底至5月底,株距为15~18 cm。移栽后30 d左右,查苗补蔸,以保全苗。
3.3 施肥红薯基肥在移栽前整地时一次性施下,施肥方式为集中深施、分层结合,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具体为先撒施农家有机肥15 t/hm2、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750 kg/hm2和46%尿素150 kg/hm2于地表,再用旋耕机旋耕整地。追肥在移栽后60 d左右根据苗情施用,一般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150 kg/hm2。
3.4 病虫草害防治红薯整个生长期的病虫危害较少,但仍然需要重视,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绿色防控。不同的病害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黑斑病可用50%多菌灵的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的500~600倍液进行浸种或在移栽时浸苗;茎线虫病可用50%辛硫磷的300~500倍液浇苗床,大田防治时要在小雨天气下冒雨操作,喷施量为7.5 kg/hm2;根腐病主要采用轮作、清园等农业防治方法。虫害有空心虫、卷叶虫、斜纹夜蛾等,主要在傍晚用5%的甲维盐进行防治,施加量为150 g/hm2。草害的防控是红薯种植的关键环节,应在整地10~15 d用草甘磷喷雾清除杂草;移栽后,禾本科杂草用5%精喹禾灵90 mL掺水15 kg进行满田喷雾,双子叶杂草用200 g/L敌草快100 g掺水20 kg进行垄沟喷雾。
3.5 控旺如果水肥充足,易造成红薯地上部分生长过旺,影响养分向块根输入。因此要在红薯主茎长至50 cm高时,选晴好天气摘去顶芽,这种方法费工时较多。为促进果实发育,还可用质量为15 kg、浓度为50 mg/L的多效唑液加入12 g膨大素进行叶面喷施。如遇干旱天气,有条件的可灌水抗旱,能促进红薯块茎中形成碳水化合物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红薯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和收获期,因此可以根据红薯块根的市场需求进行适时收获。但也应考虑效益的最大化,收获过早会降低产量;收获过晚会因温度和天气影响造成无法收获,如低温冷害和久雨。因此一般在10-11月收获结束,收获时小面积可采用人工和木犁进行收获,大面积可采用动力拖拉机挂犁收获,高垄种植相对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