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9-03-05 23:52
语文天地 2019年24期
关键词:笋芽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课堂高效率教学已经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能够巧妙地组织课堂,具备灵活的讲课艺术,灵活多变的指导一定会上出高水准、高效益的课,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多年来的语文教学,使我认识到要教好学生,使学生能够尽快的接受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求学精神,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教好学生的重要因素。

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短短40分钟,要安排得合理恰当,促使教师用两个40分钟,3个4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冥思苦想,精心策划。可是一上课,有时自己认为讲得很透彻,但学生还是不懂。有些常见的知识,学生还常出差错。更有甚者,有时老师讲得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学生还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我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活动为起点,调整教学关系,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式,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形成了自主高效的课堂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深记忆,引发学生的兴趣

卢梭在《爱弥儿》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学角度讲,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从心理学角度讲,一堂优质课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多种方法使学生产生兴趣,已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语文课要激励学生的兴趣,需要正确利用语文课本身的特点,要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新的知识。在多年的教学中,我采取以“错误引起学生发笑,以发笑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自如的笑声中传授知识,纠正错误的做法”,结果收到了从正面讲解所得不到的良好效果。

如我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中给学生讲授《桃花源记》时,文中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我分析学生对“绝境”一词很容易搞错,理解为“走投无路的地步。”于是,我根据可能出现的一种错误,有意解释为“带领着妻子儿女来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语音未落,不少学生“扑”地一声笑开了:“不能这样讲,这样不是往死坑里跳吗?应该将绝境理解成与世隔绝的地方”。即使平时读书马虎的学生,也被这笑声征服了,跟着开怀大笑。课后做练习,没有一个学生写错,闹出“走投无路”的笑话来。这一点我采用了“以错误引起发笑,以发笑引起注意,在轻松自如的笑声中传授知识,纠正错误”的做法,既打破了课堂上的沉闷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加深了学生记忆的轨迹,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起到了课堂调节引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二、激发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学习起来就更有兴趣、更有劲头。教学力求一个“活”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活,听得活,练得也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语文课内容丰富多彩,我因文制宜,采用有特色的教法,传达其独特引人入胜的地方,使得每一堂课就像磁石一般牢牢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

情趣,在语文教学乃至其他教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一教材,教学情趣不同,而教学的效果也不同。有不少的教师在这方面很费心计,或以课外资料为课堂教学增色,或以故事情节提高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旺盛的精力,完成教学任务。几年来,我试着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学《向往奥运》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谈对奥运的了解,接着问同学们:“2008年,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讲,最大的盛世就是北京奥运会。因为这场体育盛世的成功举办,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尤其是开闭幕式,让很多外国人了解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活字印刷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传统的乐器等等,纷纷出现大家眼中,震撼世人,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东方古国产生兴趣。2022年冬奥会将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届时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你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讨论。让他们懂得实现愿望需要知识和能力,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既对未来充满信心,又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我经常给学生周恩来小时候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詹天佑为使中国免遭侮辱设计“人”子形铁路等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现在应该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而且让学生真正领会到了现在学习与未来的联系,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

三、提出质疑,捕捉智慧的火花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开有合的节奏感极强的艺术。像瀑布,弃腾而下,一泻千里,激起学生“沉睡”的思维;缓时似清泉,不慌不忙,涓涓流淌,漫入学生干渴的心田。在关键时候提出质疑,会更加富有吸引力,富有刺激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回避了许多有价值的疑问。我们应当想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可能由于不深刻,不成熟等因素,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产生了分歧或误解,而恰恰在这种思维中能寻找到学生思想深处的质疑的潜能。

如在教学《笋芽儿》一课时,我让学生提出疑问,小桐举起了手:“老师,课文中写笋芽,为什么用女字旁的她?”同学们听了都争着回答:“因为这是一篇童话,作者把笋芽当成人来写的。”我微笑着看着他,以为他会有所感悟地坐下,可是他并没有坐下而是接着问:“那为什么不用单人旁的呢?”这时教室里一下安静了,我想说:“作者就是这样写的。”可这个回答太苍白无力了。此时,我的思维迅速的展开了,最后我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我说:“是呀,作者为什么不用单人旁的他呢?到底用哪个他好呢?”通过我的引导,教室一下热闹了。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用“她”更好。小磊认真地说:“因为把笋芽作为女孩来写,她都能不怕困难,大胆地到大自然中去锻炼,那么我们男孩比女孩更勇敢,我们一定也做得到。”听着学生的回答,我感到很高兴,这些在我们眼里很小或司空见惯的东西,学生们却有了新的发现,这种发现是可贵的,往往是智慧的火花,这种不迷信老师,积极主动的思考精神是值得赞扬和提倡的。

总之,语文教学旅途漫长,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但能及时抓住学生的心理,随时变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轨迹,培养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还要懂得知识的纵横联系,才能把课堂教学置身于艺术的殿堂。

猜你喜欢
笋芽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笋芽儿,你真幸福
笋芽儿,你真幸福
笋芽儿
笋芽儿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