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25课《珍珠鸟》,是一篇充满诗情哲理的美文,作者冯骥才以细腻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从相识、熟悉、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全文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性化的语言以及亲近小鸟、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信赖、尊重洋溢于字里行间。
根据本文特点,在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追求课堂的简约,追求教师、学生、文本在对话与学习中的“美好境界”。通过角色转换,深入走进文本,在对话中获得深切独特的体验;从细节做起,为学生着想,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表达、感悟。
教学目标:
1.美读,把握细腻语言;
2.品读,体会人鸟情意;
3.思读,感悟美好境界。
教学过程:
一、瞧,这小小的鸟儿
1.今天我们认识一位朋友-珍珠鸟 (出示珍珠鸟的图片)。
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位朋友的样子,想象一下它的声音。
点拨:现代作家冯骥才先生在看到这小鸟之后说了这么一句: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得巢。”(PPT展示)
2.冯骥才说话时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明确:欣喜之情,从“真好!”读出来的。
一生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另一生评价一下。
点拨:能不能把“真好!”的感叹语气读出来。
其中“好”“鸟”“草”“巢”等字都是押ao韵的开口音,读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来增加韵味(教师示范),表现作者轻松自在的语气。
试读的同学再次读。
教师评价: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喜笑颜开的冯骥才,你读得真好!
3.冯骥才满怀着爱意用轻松的笔触为我们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请阅读文章,运用课文词句,仿照示例,以“真好!……”来说说珍珠鸟。
示例:真好!小鸟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设计构想:首先通过观察图画唤起学生对珍珠鸟的喜爱,再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然地深入文本,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一段,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和文章语言的韵味。
二、品,这份流淌的情意
1.从大家的语言里,我们仿佛看到的不是一只小鸟,而是一个娇憨可爱的孩子,活泼、淘气、任性。与这样可爱的小鸟为伴,无疑是非常幸福的,我们大多都会情不自禁地为它做很多事情,冯骥才也为小鸟做了一些事情,下面请找一找文中的“我”做了那些事情?
2.在珍珠鸟的眼中,“我”做的这些事情具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这些举动能赢得它们的信任?请发挥想象,化身珍珠鸟,选取一件事或一个举动来谈一谈你的看法吧!
示例:
你决不掀开叶片看我们,我知道你是一个最懂得爱鸟的人,你知道我们怕人,所以你从来不打探我们,添食加水也没有一点动静,让我们的雏儿安静健康的成长。
学生思考,同桌间交流,展示。
点拨:很多同学都关注到了文中有很多“不”字, “决不、也不、不管、不动声色”等,“不”字说明“我”不干涉小鸟,尊重小鸟的生活,没有为满足自己的私心而不停地打扰它,而是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它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
辛弃疾曾在诗中写道:“一松一竹皆朋友,山花山鸟好弟兄。”文中的“我”正是以对待朋友的态度关爱珍珠鸟、尊重珍珠鸟,让胆小的珍珠鸟一步一步向“我”靠近,并最终赢得了它的信赖。
看,文中的小鸟多么地信赖我啊!
(出示插图,放音乐,范读第十四段。)
点拨:小鸟大概在做梦呢吧?它会梦到什么呢?
怎么读才能让这个梦不受惊扰呢?你能读给大家听听嘛?
明确:应该是轻轻地、静静地。
播放音乐,指定学生配乐读,其他同学边看图边想象。
学生配乐齐读。
设计构想:通过“角色反串”的形式,学生化身珍珠鸟,把“品味”和“想象”结合,在品味中感悟,在想象中丰富与活化,做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灵交流。最后抓住“我”行为中多次出现的“不”字品味,理解文字背后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进而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三、悟,这美好的境界
1.看着这么可爱的小家伙,我们也和作者一样,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出示“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点拨:谁信赖谁?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
学生自由回答。
2.你们觉得冯骥才先生仅仅是想表达生活中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关于信赖的美好故事呢?请拿起笔写下来,我们来比比,谁的故事更美好。
学生写作,组内交流,展示。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我们也相信,只要心中有爱,信赖就可以创造出许多美好的境界!
教学构想:在学生对本文哲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后,继续引导学生跳出文本,思考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抒发自己关于信赖的经历及感受,达到学以致用。最后展示一幅幅“信赖”主题的动人画面,美好的境界缓缓呈现,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