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怎样才吸引人

2019-03-05 15:59
语文天地 2019年31期
关键词:河面扁担小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刘锡庆教授在谈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时说:“(高中作文)先叙后论,叙论并举,是很重要的。叙,实乃作文之本。叙的基础不行,一切都无从谈起……而现在对‘叙’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其结果是‘论’也很难搞上去。”刘教授的话一针见血,指出了现在高中记叙文教学中的一个极尴尬的问题:学生从小学开始训练记叙文,到了高中,水平不但没有逐步提升,反而出现滑坡的危机。

在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针对学生在记叙文描写中出现的类型性问题,研究对策,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就以学生习作为例,谈谈“描写怎样才吸引人”的问题。

学生习作一:

这时候,老王也该收网了。他起身,收好渔具,双手握紧网线,将网从水中缓慢拉出。有那么一瞬间,一道银光从眼前划过——鱼,出来了!刚出水的鱼身上带着光泽,像涂了一层蜡,在雨后骄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配上飞溅的水珠,远看像一网银色的珍珠在水上蹦跳,煞是美丽。看到成果,老王的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他清了清嗓子,唱起了渔歌:“大鲤鱼我呼啦啦啦送进城,花鲢鱼我呼啦啦啦送乡下……”歌响起,他似乎干得更起劲了,浑厚的声音使河面充斥着收获的喜悦,水鸟也被感染,纷纷鸣叫歌唱。河面热闹起来了。

学生习作二:

浇水是爷爷常去做的。拿起扁担,挑上空桶,便向后河进发。走在田间的小径里,路两旁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野草,扁担上的木桶时不时凑上前去挑逗他们。走过小径,一片草地豁然开朗,爷爷放下水桶,立在河边。

河岸上的柳树弯着身子,柳枝垂向河面,仿佛优雅的少女。河面上生长着一片片碧绿的荷叶,中间夹杂着朵朵粉嫩的荷花。叶下,鱼儿悠游自在地游着,见人来便会倏地游到荷叶后躲藏起来。河底,奇形怪状的石头清晰可见。河水安静地流淌着,阳光撒向水面,波光粼粼,十分美丽。

一、“汤料交融”

记叙文里的人与景(物)的描写,关系就像大骨汤和调味料,搅匀了才好喝。不搅匀虽然啥都不缺,但就是不够味。有时一遍搅不匀咱们还要再搅一遍。好作文应该是汤料交融的。

就像第一个片段,“老王—鱼—老王—河面与水鸟”,两次人景的转换,让中心事物与人物有交融的感觉。写人之后紧跟着就要描写中心事物,写中心事物之后紧跟着也要描写人物,适时进行多次转换,这样可以在短短的800字里,让人与中心事物交相辉映,水乳交融,从而使笔墨更加集中,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这是记叙文“描写”成败的关键。

通俗形象的“大骨汤与调味料”很容易被记忆。很快,学生就将其运用在了作文修改中。

浇水是爷爷常去做的。拿起扁担,挑上空桶,爷爷便向后河进发。河岸上的柳树弯着身子,柳枝垂向河面,仿佛优雅的少女。走在河边的小径里,路两旁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野草,扁担上的木桶时不时凑上前去挑逗他们。河面上生长着一片片碧绿的荷叶,中间夹杂着朵朵粉嫩的荷花。叶下,鱼儿悠游自在地游着。走过小径,一片草地豁然开朗,爷爷放下水桶,立在河边。河水安静地流淌着,阳光洒向水面,波光粼粼,十分美丽。

这样的片段“汤料交融”,美丽的景物与爷爷的心情互相映衬,优美动人。

二、“智能高清”

我给学生补充过莫言《母亲》的一个片段:“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莫言自己评价这段话:“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

莫言清晰地给我们指出了记叙文描写吸引人的一个方法。好的描写要像智能手机能调动你的几乎所有感官,并且像素越高越受欢迎,因为可以把握事物细节。好的记叙文就应该是智能高清的。具体来说,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事物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心理的立体描写,就像上面的学生习作片段一,有动作,有神态,有语言,有视觉,有听觉,描写手法多样,立体高清。

如《故乡的河》的结尾:“我们互道了平安,老人接过钱,撩一把河水,洗去额头上的汗珠。便唱起歌儿,转身调转船头离开。”这个片段角度单调,画面模糊。如果我们用“智能高清”来修改,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乘客下船,老人和乘客互道平安后,坐在船上,撩一把冰凉的乡河水,洗去额头上的汗珠,然后掏出那老烟杆,美美地吸上一口,放松疲惫的心情,氤氲的烟雾模糊了老人的脸,也虚化了故乡的那条河……”视觉、触觉、动作、神态描写一加入,画面就变得立体形象,真实可感。

从备战高考的角度来说,好的描写绝对是让文章“升格”的所在。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会围绕这两点,踏实训练,同时继续思考总结,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河面扁担小径
开辟一条小径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金扁担
河面溜冰很危险
小径
击中
河面是谁的镜子
河里站着废弃的桥墩
熊爸爸的扁担
挑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