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阅读古代诗文,可以体会语言美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学生需要根据古诗文的知识来解释文本,基于文本创作和写作风格的背景深入领会。在解读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文本形式,旨在要求学生把握文本和体会创作过程。但由于侧重于阅读个别文本,学生很难将此主题与其他主题联系起来。因此,学生深入阅读的古诗文是分散的,是不成体系的。在语文教科书中,选定的古诗和散文是有一些联系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知识网络,一点点形成古诗文知识系统。深度阅读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认识到其价值。教师应有效利用古诗文,借助所学知识和广泛的阅读材料,进行文本的深层诠释,使学生深刻解读文本,进行深度的个人阅读。
在古代诗文中,相同的意境经常创造不同的氛围,并表达不同的观点。学生需要理解这些细微变化之间的差距,虽然有一些涉及到战争的内容,学生难以深刻理解那些家国情怀,但是一些感情细腻的诗文选用的环境基本都是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使用的意像如酒、黄色的花朵、黄昏的风,但气氛和情感是不同的。要了解作者在使用这些意象的时候带着怎样的情绪,学生可以将自己带入作者描绘的情景中。如作者通过“东篱把酒黄昏后”写佳节后的暮色,在一次聚会上,举酒在黄昏时分,与菊花相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句表现出思念之情。“黄花”和“西风”这两个词描写出了一个凉爽轻松的秋天,展现了一个年轻女子的闲暇时光。
而《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这两组词是说酒的味道非常微弱,事实上,心里的痛苦太强烈了。他们与秋天结合起来,能够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淡”“浅”,从而勾起凄凉萧瑟的情绪。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个人在秋天冷风中独自吃冷饭的感觉,身体上的冷和入口食物的冷会结合起来,就加深了心情的冷。紧接着展开联想,“黄花”会凋零到土壤之中,落花使诗人苦涩的心更加多愁善感,不仅入目的一切都是带着凄凉的情绪,甚至连联想出来的画面也是惨惨戚戚,心情上的低落凉薄又更进一层。等待天黑,一切都很无聊,渴望独自在黑暗中坐着直到黎明,“黄花”和“黄昏”充分表达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引用两三首古诗,比较不同的意象如何在同一主题中同时使用,感受作家在秋天的风景中创造的各种氛围。更重要的是感受这种层层叠加的情绪表达方式,从环境变化到身体感受,再到心理联想都在表达同一种感受,但顺序上却构成了从外到内的递进结构,感受被一层一层叠加而更加深刻,这种情绪的表达方式才是学生应该掌握的。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沉淀了非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一代代地得到传承。高考明确要求考查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的沉淀,因此,进行课外拓展补充,让学生在广度上去积累文化知识显得非常有必要。由于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学生对教科书的新作者不熟悉,很难理解文本的内涵。实际上,一些作者的作品必须要结合当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本人的经历来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地表现这样的情绪。比方说杜甫这个人,我们对他诗词的印象一直都是沉郁顿挫的,但这并不代表杜甫本人是一个悲观消极的人。他反而是一个心怀天下、不懈坚持的人。这就需要结合当时天下大乱的社会背景和杜甫本人颠沛流离的经历来看,在这种糟糕的环境下他依然保持了一个关心天下百姓的心,何等可贵。
如果学生在适当的时间阅读相关材料,他们就更有可能处于相关的环境中。例如,学习《兰亭集序》时,学生难以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和生活感悟。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和补充另外六首王羲之的《兰亭诗》,当然,教学时间有限,可选择《兰亭诗(其三)》作为代表。通过诗文的互证,可以看出作者不仅沉浸在个人的悲伤和喜悦中,而且看到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不同的,自然的伟大被证实,一切都受到赞扬。将课本的内容与延展材料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绪,从而也可以逐渐掌握这种表现方式,将自己的经历和社会时代背景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为自己的作品渲染更加深刻的情绪,使主题得到升华。这与课本中的文章主旨理念是一致的,对学生的共鸣有很高的激发。教学材料扩展到课外,教师课堂教学和教材得到补充,教学的效果是良好的。
如果选定的文本是节选的文本,教师可适当还原和整合文本,避免对原作完整性的损坏。如《赤壁赋》一文,实际上是《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并称为苏轼的“赤壁三绝”。教师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二赋一词”整体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阅读这一小组古诗文文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了。这种拓展的材料阅读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是否要加入教学中,毕竟这时期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如果贸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而适得其反。不过这种方式的确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孤立的,教师必须密切结合作者、时间、文化,在古代诗文阅读教学中重视联系其他文本,这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古诗文的学习不能依靠简单的背记,学生必须要理解那些简单的字句蕴含的深刻情感,这种理解力除了学生本人的感受性之外,就必须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拓展阅读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对古诗词感受性比较差的学生,更要利用与课文相关的诗文来增加其理解力,这对学生将来进行更加深入的古诗词解读有着巨大的帮助。教师要专注于获取我国语言研究方面零碎知识的互联整合,深刻领会古诗文的艺术成就和其意识形态价值,走进经典作品的时代,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把握古诗文的内涵。
总之,在当前的古诗文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学习带有功利化色彩,对深度阅读存在认识误区,不能主动深入阅读,探究意识不强;教师不重视古诗文、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针对这些现象,语文教师可以采取课内联系、课外拓展补充和课堂内外材料相佐的方法进行纠正。古诗文是高中语文阅读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传统文化传播能力、文学欣赏能力。为了显著改善学生学习古诗文时的不足和误区,解决缺乏深入阅读的问题,教师应主动研究深度阅读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使用深度阅读的方法,充分理解古诗文的深刻内涵和文化精髓,进而提高自身的阅读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