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自己的艺术主张——“以大观小”,即画山水并不能站在一个固定的点“仰画飞檐”,而应运用心灵的眼,从全景观部分。所谓全景,“天地际也”,要有气韵、节奏。这不仅是画作的构图原理,更是诗歌的构图原理。诗人也用心灵之眼观宇宙万象,并从对全景的了解来组织可入诗的景物,使之有节奏,有气韵,表现诗人的宇宙感。可以说,诗人在诗中无不表现一种空间的意识,教师可以围绕这一点进行高中诗歌教学,让学生从诗人空间艺术的表现入手,解其心境。
艺术是没有界限的,尤其是对于诗和画这两种艺术而言,几乎可以用一种构图原理去创作,就是“以大观小”的方法,从全景出发,使眼睛“流动飘瞥上下四方”,“把握全景开阖”。可以说,许多中国诗人无不采用此原理投入创作,借着全景的布局来表现自己的心境,是孤寂,是苍茫,是慷慨,是激越,通过游目诗篇的整个景象,便见端倪。这一点,为教师的诗歌教学提供了灵感,教师可围绕对诗歌全景的解读,引导学生赏析诗人的心境情感。
以杜甫的《登高》为例,诗人游目骋怀从全景出发去构篇,上至天空盘旋的白鸟,下至水中的小岛、沙滩,远及滚滚的长江、无边无际的落木,近到独登台、繁霜鬓的自己,整个天地运行于笔下,恢弘万千,宗炳的话——“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说的便是此理。可以说,一首诗是否成功,便是看诗人对全景的掌控和表现出的宇宙感。当然,宇宙感并不是诗中好看的摆设,它对诗人的情感表现发挥着重大作用。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对诗歌全景的解读,赏析诗人的心境。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诗文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的全景,感受诗人的心境,也可以让学生勾勒出这幅景色,感受诗人对空间艺术的表现。
沈括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对于诗文创作也是如此。而所谓大,便是大的眼界,即杜甫所说的“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是诗人、画家所尊崇的“全局观”。而小,是指从全景出发,对各个部分的决定和组织。比如画一条龙,画家首先勾勒出这条龙的轮廓,表现出龙的动作气势,这便是对整体的呈现,但这还不够,还要从动作和气势切入来组织龙的眼、爪、须、麟,只有实现整体到局部的统一,龙的形象才会活灵活现。诗歌也是如此,全景的确定只是为了给诗歌情感提供大的方向,而真正细化这种情感的则是全景的各个局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诗人对全景的勾勒之后,还要以大观小,解读诗人对各个部分景物的描绘,从中赏析诗人的情感。
还以杜甫的《登高》为例,作者为了抒发自己晚年迟暮孤寂多病的哀愁,确定了整首诗的全景,风、天、猿、水中的陆地、沙滩、鸟、落木、长江,所有能体现秋天特质的景物构思在一幅画面中,并足够将诗人吸入这一空间中,与诗人心境呼应。但全景只能起到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还不能将诗人的情感细腻化,所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全景的解读过渡到对各个部分景物的解读上。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我们赏析完诗中的全景,确定诗人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那么为了突出萧瑟的感觉,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呼应,诗人是怎样描绘局部的景物的?”学生纷纷依据首联、颔联做出回答。如有学生说:“诗人分别用急、高、哀,来描绘风、天、猿啸,肃杀之气一览无余。”
诗歌强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我”多数情况是指诗人自己。也就是说,诗人在构境的时候,会将自己也作为一个意象,时时刻刻表现自己的在场,而有时候则将自己的踪迹隐藏起来,万物自在自说。但无论哪种,通过解读,我们都可见诗人在诗中出入。简而言之,诗中永远留有诗人的位置,而且,其位置的安排,也表现出诗人的宇宙感,也是诗人创作时空间艺术的表现,不仅如此,诗人的位置还表现出诗人的情感。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人位置的解读感悟诗人的情感。
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例,“独立”“看”“问”“携”“忆”“挥斥”“指点”“激扬”“到”等动词,皆说明诗人的在场。那么诗人处在哪个位置呢?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创作背景和诗词中的字句进行分析,并将诗人的位置画出来,分析诗人处在这个位置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分析,了解诗人能看到北去的湘江、橘子洲、红遍的万山、争流的百舸,说明是站在高处。有学生又联想到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高望远,视野开阔,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革命的前景一片光芒,没有东西可以阻碍和蒙蔽理想。还有学生从空间的层面分析诗人的位置,诗人站在高处,俯仰无碍,一切都尽收眼底,一切都掌控眼底,更能凸显诗人的胸怀志向。
无论画作还是诗作,空间的构思最主要。所以有人用看画的方式去读诗,希望通过对全景的解读感受诗人的心境;通过对局部景物的解读感受诗人细腻的情感;通过对诗人位置的解读,感受诗人的志向。这对教师的诗歌教学而言无疑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