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凤香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69)
西方医学源自古希腊,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步成为今天具有世界性和现代意义的医学体系。西方医学历经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演变过程, 不仅反映了物质世界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古希腊语、古拉丁语以及希腊、拉丁语言文化,作为西方医学的发源地,不断滋润着、涵育着西方医学的发展与演变。医学英语术语作为记录西方医学发展史的语言标记物,真实地反映了西方医学的变化历程。
语言与文化常常互构,语言往往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承载社会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每一个词、每一个连接一定意义的单一符号从一个语域,即从特定的职业人群和社会人群所特有的一种言语,到另一个语域时会发生一定的语域变异[1]。医学英语术语无论是从其词源特点还是其语义特点,都反映着隐喻机制在人们认识医学新生事物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
可以说,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产物, 而隐喻是人类认知的有效工具。隐喻作为语言内部的一种思维机制,既反映了语言的本质,又反映了人的本质[3],是人类的普遍思维方式[4],也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事物的手段[5]。医学英语术语具有量多、词长,难以学习记忆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医学英语术语的词源学和语义学隐喻特征,以期为医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有效教学之路。
隐喻,“metaphor”一词, 源于拉丁化希腊语“metaphora”,meta-表示“改变”,-phor表示“带来”,尤指某个词语的意思转移、改变至另一个不同的词语,也就是“暗喻,隐喻”。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成为了认知范式的研究焦点。隐喻不仅被认为是修辞现象,更被认为是一种人类以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认知工具[6]。1980年Lakoff 和 Johnson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指出,隐喻代表了语言的常态,隐喻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思维、经验、言行之中,还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他们提出了概念映射理论, 一般由 “源域”到“目标域”。通过 “源域” 和“目标域”来说明二者互动关系的方向性。1990年,Sweetser在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一书中指出, 一个词的词义发展多半是隐喻使用的结果, 一个词一经产生,语言使用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使用隐喻使其基本意义得到不断的扩展和延伸,在大多数情况下隐喻是词义发生变化的推进器[7]。
隐喻是跨认知域的映射,是以源域的经验来理解目标域的经验,源域的全部或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标域,后者因前者而被人们得到理解。因此在形成机制上,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是相似关系;在认知域上,源域和目标域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域,一个抽象,一个具体;在功能上,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而理解是通过将一个认知域的结构系统地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
纵观西方医学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医学英语术语的形成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人们的生活与文化如影随形、须臾不离。许多医学解剖学术语和疾病术语,尤其是精神医学术语,源于古希腊神话。古罗马作为欧洲文化的另一个发祥地,和古希腊并称“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神话在主题方面与希腊神话基本相同,只是诸神们有了拉丁文名字。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常借助于丰富的神话传说来阐释神秘莫测的医学现象,尤其解剖、病象、药物等领域的医学术语,大量引用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名、地名,出现了许多冠名术语。这些希腊语文化、希腊神话以及罗马文化和罗马神话等在医学英语术语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词源学和语义学的隐喻机制对医学英语术语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按照Lakoff和Johnson 的观点,我们把医学英语术语中的隐喻现象从实体隐喻、方位隐喻和神话隐喻3 个方面加以分析。
实体隐喻指的是医学英语术语用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来隐喻或转喻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医学英语术语中的喻体来源广泛,包括与医学英语术语密切相关的希腊、拉丁语言文化,如古希腊、罗马神话人物,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物品、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颜色、以及文学作品中创作的人物形象。根据喻体的选择,实体隐喻可划分如下:
2.1.1 外形相似
例如“acetabulum”,原义指古罗马时代餐桌上用来盛醋或者酱油的小杯子,其形状类似人体的一个部位——髋臼,该术语由“源域”—小杯子,映射到“目标域”—髋臼。“小杯子”和“髋臼”原本属于两个不同认知领域的事物,人们用“源域—小杯子”的经验来理解“目标域—髋臼”,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标域上,后者“髋臼”的形状因前者“杯子”的形状而让人们的理解变得愈加清晰。
再如“cancer”,原义为“螃蟹”。希波克拉底首次描述了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区别,并详细阐述了身体各部位的肿瘤,并把处于发展期和发生溃疡的肿瘤命名为“karkinos”,希腊语是 “螃蟹”的意思。希波克拉底之所以把肿瘤称为“螃蟹”,可能是因为恶性肿瘤的表面形状通常有一个坚实的中心,然后向周遭伸出一些分支,犹如螃蟹状。希腊语的 “karkinos”后来演变为拉丁语 “cancer”,再后来又进入英语,拼写形式和词义都保持了原状。
“cancer,螃蟹” 作为源域,映射到医学英语术语 “cancer, 癌症”。“螃蟹”和 “癌症”原本属于两个不同认知领域的事物,但通过隐喻,古希腊人就把源域“螃蟹”的经验用来理解目标域“肿瘤”,源域的形状特点被映射到目标域,后者“肿瘤”的形状因前者 “螃蟹”的形状而让人们得到理解,并使“cancer”这一医学英语术语得以永久流传。
再如“olecranon, 尺骨鹰嘴”。尺骨为前臂的稳定骨,是两根前臂骨中位于内侧且较长的骨,它的近侧端有一半月形凹陷的滑车切迹。切迹的上下两端有两个突起,上方的为鹰嘴,下方的为冠突。人体这一部位因其外形酷似“鹰嘴”而得名。作为源域的 动物“鹰的嘴形”,映射目标域人体的“尺骨大突”,这就产生了医学英语术语“olecranon”。
再如 “placenta, 胎盘”。该术语源自拉丁语placenta uterina,原义表示 “a flat cake,面饼,糕饼”。胎盘因其形如一个平的面饼而得名。
2.1.2 功能相似
例如 “cataract, 白内障”,源自于希腊语,原义是 “waterfall, 大瀑布”、“portcullis,吊闸,铁栅门”。“白内障”在医学上是一种因眼睛水晶体混浊而造成视力缺损的疾病,浑浊的晶状体形似大瀑布,遮住了视线,在功能上就似铁栅门遮住了光。源域“大瀑布,铁栅门”映射目标域“浑浊的晶状体”。白内障的医学英语术语就此形成。
再如 “osteocementum, 骨样牙骨质”,该术语由 “osteo- + cementum”组成, “osteo”,源自希腊语,“bone, 骨”,“cementum”, 源自拉丁语,指的是 “a substance that serves to produce solid union between two surfaces, 水泥”。“牙骨质”是覆盖在牙根表面的一层组织,它也是一种矿化组织,其特点类似 “水泥”的坚固。源域 “水泥的坚固、支撑”功能映射目标域 “牙骨质的坚固”功能。
再如 “focus, 病灶”。该术语源自拉丁语“focus” 相当于“fire place”, “炉灶”。古希腊人认为病人发病之处就像 “火炉”一样会很热,换句话说,病人身体上“发热之处”就是 “疾病发作之处”。源域 “火炉”功能映射目的域“病灶”体征。
2.1.3 状态相似
例如 “lacrimal sac,泪囊”,“lacrimal”表示 “泪”;“sac”表示 “囊,液囊”。“泪囊”是泪器的组成部分,位于眼眶内壁的泪囊窝内。“泪囊”的状态就如 “囊”一样和鼻泪管一起贴附于泪囊窝的骨膜上,用于存放流入的泪液。源域 “存放物品的囊”,目标域“存放泪液的泪囊”。因状态相似 “sac, 囊”被医学英语术语使用。
再如 “lacrimal lake,泪湖”。“泪湖”是指眼的内眦附近的一处微陷的空间,位于泪阜与半月皱襞之间的陷凹,被称为“泪湖”,“泪湖”可以容纳较多的泪液。因状态相似“lake”,“湖”被医学英语术语使用。
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人们对空间方位概念的感知源自于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概念[8]。医学英语术语中出现了很多对于人体器官、疾病等抽象概念的感觉和理解投射到具体空间方位概念上的术语。
例如,“superior-inferior”描述 “上-下”;“proximal-distal”描述部位间 “近-远”;“anterior-posterior”描述 “前-后”;用 “ventralis-dorsalis”描述 “腹侧-背侧”;用“palmar-dorsalis”描述手的掌侧和背侧;用“mediali-lateralis”描述以身体的中线为准,距中线近者为内侧,离中线相对远者为外侧;用“interior-exterior”,描述某些结构与腔的关系,“内-外”;用“superficial-deep”描述“浅—深”,靠近体表的部分叫“浅”,相对深入潜居于内部的部分叫“深”。
以“侧脑室”为例。“lateral ventricle,侧脑室”,左右各一,分别位于左、右大脑半球内,并延伸到半球的各个叶内,侧脑室分为四部分,一是中央部central part;二是前角anterior horn;三是后角posterior horn;四是下角inferior horn。通过“central”、“anterior”、“posterior”和“inferior”表达的方位意义将 “侧脑室”所包含的4 个组成部分所出的位置进行了清晰的描述,把抽象的状态具体化、形象化,使人们通过对方位的认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体相应器官。
再以“ 大脑半球三个表面” 为例。“superolateral surface, 上外侧面”;“medial surface, 内侧面”和“inferior surface,下表面”。“superolateral,上外侧”、“medial,内侧”和 “inferior,内侧”表达的方位意义准确地把大脑半球的结构描述出来,这种方位隐喻非常利于人们准确理解人体器官的构造。
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有很多自然界的力量和现象被描述成一种超人力量的存在,这些存在又被赋予了一定的人格和一定的形象人物,进而演变为一个个表达一定具体内容的神,如表示生命和光明的太阳神Apollo, 表示滋润万物的地母Gaea,表示掌管智慧的女神Athena。源域中的各种“神话形象”或因形状、或因功能,映射到目标域中相应的“医学英语术语”,这些神话形象通过隐喻慢慢地转为医学英语术语,并且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希腊、罗马神话中有些神的外表形象特征明显,其外表与某种疾病展现出来的体征非常相似,或者是某些神的产生过程与某种疾病的发生原理接近,这些神或被用来命名该疾病,或转而代指该疾病。
例如,Caput Medusae, 脐周静脉曲张。该术语源自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Medusa。Medusa 原本很美,因为惹怒了智慧女神Athena,被变成了长着蛇发、野猪般獠牙、铜手爪和金色翅膀的样子。医学上,肝硬化患者由于静脉压力过高,常引起肚脐周围静脉曲张,就像一条条小蛇成放射状排列,该病患者的肚脐眼就像Medusa 女巫的头一样长出一根一根的“胡须”,其形状仿若Medusa 的样子,该疾病因而以其名字命名。
再如,Sirenomelus, 并腿畸形,又称美人鱼综合征。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先天性下肢腿部畸形病,患者的两条腿部没有完全分开。该术语源自希腊神话中上身为人,下身为鱼的美貌海上女妖Siren。
又如,Atlas,人体的第一颈椎(寰椎)。Atlas 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他属于泰坦神族。Atlas 因反叛受到Zeus 惩罚,被迫以双肩擎住被放逐的天神Uranus,以阻止他返回地面。医学英语术语中,人体的第一颈椎(寰椎),因其在人体中起的作用与Atlas 对天宇的支承作用相似而得名。
再比如,Hippocampus:【脊椎】海马体。海马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种马头鱼尾的怪兽,有的有前腿,有的没有。这些怪兽的脚爪间有蹼,被上有鳍,据说正是他们拉着海神Poseidon 的战车在海面上飞驰。人体大脑中的海马体因其弯曲形状貌似海马而得名。
通过上述对部分医学英语术语的分析,不难发现隐喻机制在医学英语术语形成中不仅强化了医学英语术语的内涵,更传递出了医学英语术语的形成规律。可以说隐喻不仅是表达医学术语思想的语言形式,而且是思考医学术语问题的一种方法。因此,笔者认为,理解隐喻作用、运用好隐喻思维这一认知工具,对于改进医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提高词汇课程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医学英语术语一大突出特点在于其数量,多达20 余万,而且随着医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如果只是通过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传统记忆方法,以填鸭式和灌输式开展医学英语词汇教学,那一定是事倍功半。但如果医学生能够对医学英语术语的词源或语义,展开隐喻思维,分析医学英语术语背后的形成理据,提高对医学英语术语的表现形式及功能的觉察程度和敏感程度[9],那么医学生对医学英语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更准确、更长久。因此医学英语词汇课程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而非仅仅记忆一定量的医学词汇,否则就会使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面对庞大的医学英语词汇,不仅学习效率低,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930年前后,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这一概念阐明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起源,突出了教学的作用,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也彰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10]。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借用建筑学中的脚手架(scaffolding)概念来描述建构主义理论,将其发展为“支架理论”,也就是说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11]。
脚手架(Scaffolding)一词,来自于建筑学,指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当工程结束时,脚手架就会被拆除。20 世纪70年代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借用该情境,提出了支架理论。该理论指出,当孩子开始学习新的概念时,他们需要来自于教师或是其他成人的主动支持。但逐渐地,他们在思考和获得新技能、新知识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独立,这种支持也会逐渐减退。作为医学英语教师,关键是要认识到培养医学生隐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更关键的是还能给对医学英语词汇构词规律茫然的医学生提供有效的隐喻思维能力“支架”。 浩如烟海的医学英语术语,虽然数量庞大,但无论从词源学角度还是从语义学角度,依其隐喻特征,大多有规可循。在词汇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整理分析医学英语术语的词源学、语义学特征,归纳出医学英语术语的隐喻特征,给学生搭建医学英语术语的词源和语义发展“支架”,帮助学生从隐喻认知角度观察医学英语术语的组织和规律,掌握医学英语术语产生、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随着学生不断学习掌握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规律,学生会渐渐脱离“支架”的辅助作用,医学英语词汇的主动扩展能力则不断得到强化。
英国英语教学专家Jeremy Harmer 在其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e Teaching一书中曾指出“如果把语言结构比作语言的骨架,那么词汇就成为了语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12],借此我们也可以说“ 如果把医学知识比作医学的骨架,那么医学英语术语就是医学知识的重要器官和血肉”。
虽然医学英语术语伴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增加,以致如今数量特别巨大,但其构词规律以及构词规律背后反映出的隐喻机制却没有改变,这为医学英语教师破解医学词汇量多、词长,难以记忆的困境提供了有效途径,也就是说医学英语词汇教学可以培养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为目标,以从医学英语术语的词源学、语义学特征出发,归纳医学英语术语的隐喻特征的“脚手架”为手段,实现医学英语词汇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