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永扬
新时期背景下高职学生科学素养现状与促进探索
邱永扬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600)
本文主要围绕高职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其在科学知识掌握程度和使用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探讨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工作合理开展。
新时期;高职学生;科学素养
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受到学生所属院系及专业的影响,学生在科学知识掌握程度、科学方法和科学意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科学素养培养工作存在诸多困难,而科学素养的形成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学生科学素养缺失的原因入手,试图给出一个解决策略,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科学素养的路径。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偏向于学习与适应社会相关的各类知识,导致其不自觉地忽略科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受功利主义以及实用风气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多关注与其未来发展相关联的学习课程和社团活动,对科学知识学习多呈现消极态度。
高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导致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强调应用的作用,对科学精神的培养重视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为公选课的比例被大量削减,同时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相对比较突出,对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更不会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向学生讲述新的科学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相对比较枯燥。
高职学生更加重视专业文凭和不同种类的职业资格认证,而科学素养对学生考取证书等方面的贡献并不突出,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敷衍等现象,不会主动思考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等内容。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营造科学氛围工作的重视,在学校内形成良好的科学和人文学习风尚。学校可以举办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大赛,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分和奖励等对学生进行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竞赛等环节中去,在比赛过程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继而形成深刻的认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学校还可将国内的科学比赛与学校的相关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自己的特长和信心,最终可以达到参与国赛的水准。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学生会感受到校园内的人文精神,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应当只局限于专业知识领域,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兴趣范围,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教师要加强对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视,结合学生的性格发展特点塑造学生的性格,调动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兴趣,推动学生在此过程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推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公选课的重视,结合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素养培养方法,以多样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引入专业科学培训课程,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学生公选课学习可以和专业课学习结合起来,在综合学习过程中感悟科学知识的魅力,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推动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师授课僵化以及对科学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学校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整。首先,通过对已有的教师队伍进行培训,使其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掌握新的教学方法,领悟新的教学知识并将其教给学生。其次,学校要积极开展老教师返聘和新教师招聘等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三,结合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还可有计划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对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指导,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悟科学知识的魅力,继而主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依靠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会出现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的现象,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为此,学校必须尽快打造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除了期末考试之外,还应当对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发展情况、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进一步考察,形成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价。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高职学生的科学素质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必须加强重视,及时优化课程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教学要求对教学课程进行调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1]刘杰,刘康声.高职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交融与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6):64-65.
[2]鹿阳.提高高职生科学素养的层次与途径[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7(1):154-157.
[3]王侃.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6):126-127.
2019—01—20
G718.5
A
1673-4564(2019)02-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