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也叫游学,是我国绵延千年的教育思想和优良传统。近年来,随着《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研学旅行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研学旅行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中学语文课程而言,实践教育环节一直是相对薄弱的,这已经成为制约学生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瓶颈。近年来,中学语文研学旅行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活动设计不完善、安全保障不规范等问题。对此,语文教师要丰富研学旅行活动的课程内容,加强信息化手段等新型教育技术的应用,有效对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需求,进而开创中学语文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研学旅行作为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实践学习途径,能够与语文课堂的教学形成一种互补和促进关系,有人将其形象地称之为现实中行走的“情知一体、手脑并用”地浸润性学习体验,这对语文实践教学来说是非常适用的。研学旅行是语文从课堂到生活的迁徙,也是研究、思考及发现生活问题存在的创生性活动。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借助研学旅行来拓宽学习的渠道,丰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等与自然情境相结合的课文时,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验情感,触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使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的学习不再单纯依赖教材,这样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是非常有利的。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本质就是强调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加强应用,研学旅行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首先,研学旅行可以营造出一个开放性、多元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人际交流和学习分享的机会,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反思。
其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研学旅行为学生提供新型的知识体验渠道和知识应用途径,如在研学旅行后让学生写一篇游记,这样学生更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再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的形式,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反思和应用。例如,在《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之后,通过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自然语言”“自然现象”,这些体验有助于学生开阔知识与视野,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以致用”。
在中学的语文课程体系中,包含着很多人文元素方面的教学内容,很多课文的选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或文学瑰宝,其中的人文教育价值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如果单纯依靠语文教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灌输性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个人的人文涵养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对此,语文教师组织研学旅行活动时,可以将学生人文涵养的培养目标有效融入其中,并在整个过程中发挥出榜样示范作用,避免学生出现“无旅之学”的情况。
例如,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之后,语文教师在制定研学旅行的具体方案时,可以结合“格物致知”的内涵,设定一定的行为教育目标、知识获取目标、团队精神目标等,并吸引学生参与行程规划、组织协调、团队建设等工作,然后在研学旅行中对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人文涵养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和评价,这样不仅有助于实现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可谓一举多得。
在整个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比较丰富,有的学生可能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游玩上,而忽略了语文知识的搜集、学习与体验。因此,语文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在研学旅行后的交流反馈工作,要对与研学旅行相关的语文知识内容、人文素养等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促进学生在研学旅行后的反思与反馈,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进步。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新媒体技术手段,如微信、微博、QQ群等,让每个学生及时分享自己研学旅行的收获与感悟,将更多优秀的成果与同学进行分享。
例如,在《我爱这土地》的教学后,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研学旅行活动,然后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进行交流和反馈。在笔者所在中学的校园网站上,就专门有一个研学研究的模块,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研学平台,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研学交流。
总之,借助研学旅行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更好的培养。因此,在组织和设计研学旅行的活动方案时,一定要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本校、本市,探寻研学旅行在提升学生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审美的鉴赏等素养和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借助信息化等辅助手段,探寻语文学习与研学旅行的契合点,从而在初中语文界域里实现“研学”与“旅行”的结合,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和发展。
本论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学语文研学旅行研究》之成果,课题立项编号AH2018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