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东,洪劬颉
(1. 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2.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2)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方面,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今天,多媒体网络“校校通”正将信息高速公路通向每间教室,计算机、多媒体不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且成为人们听说读写的助手,它一方面使语言、文字、图像、音乐相结合,使信息传递的方式为之一新,另一方面也给传统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师传递的“正确、标准”信息的教学方式带来冲击。随着信息革命给阅读带来“人机对话”等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不根据阅读目的、阅读方式和学生现实及未来阅读需求重新审视阅读教学,需要更迫切地关注和更努力地追求阅读教学中的“知情并茂”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知”与“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阅读教学中的“知情并茂”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需要阅读者带有主观情感来获取知识和感知作者情思;二是任何阅读的经验感受都促进阅读者心智情意的成熟。这里的“知”不仅指字词句篇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更是指与“情”并立的认知、思维等心理品质。
首先,阅读是一种从文本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和基本的智力技能,也是学习者在字、词、句等外在信息接收、编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想观念、理解认识的一种内心表征的形成。认知心理学家雷斯尼克认为:“阅读是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关键性作用。”[1]这个过程首先是满足阅读者对文字信息及其他符号信息的识别、筛选、区分和判定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审美的需要;反过来审美愉悦又会极大地推动阅读中的解码。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其次,阅读表现为能否对文章作出正确的评价。阅读活动过程是“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语句和段落,从而把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思想变为读者自己的思想”[2]。因此,阅读不光是心智行为,还要有各种意向活动(如阅读的需要、动机、兴趣和阅读时的注意、情绪、态度、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参与其中。读者处理、筛选、编码文章信息,勾连已存储在头脑和中心组织中的相关信息知识,不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是阅读活动更为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理性和情感的交流、阅读吸收和阅读表达相统一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敏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能力,不仅仅是阅读能力提高的问题,而且也是关乎学生阅读思维处理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各种语言风格和文体风格以及享受审美愉悦的问题。因此,阅读教学是“知”“情”统一的整体。
陈日亮在《我即语文》一书中曾经引述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中的一个教学案例:一位女教师教一篇短篇记叙文《受伤的树》,朗读之后,并没有按照谈话、编提纲、复述、阐明等的例行环节进行教学,而是听凭学生“静悄悄地想”,教师没有去打破沉寂。不久,学生便开始接二连三地举手发言,抒发了各种各样的感情,“表情一忽儿是忧愁和愤怒,一忽儿是亲切和温柔,真是情感变换多端”。赞可夫由此得出两个结论:“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结果;其次如果我们不让每一个学生都按照他们的思考方式、感情和性格特点去感受课文,那就很难使他们在阅读课上活跃起来。”[3]59这两个结论是很发人深思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究竟应该获得什么?阅读课应该如何阅读?
一切优秀的文本都是人类伟大先知者“知情并茂”的智慧结晶。古今中外,凡是在文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他们无不是以自己的智慧和对时代的敏锐观察,于渺茫昏蒙处发现希望,于征兆未萌前洞察路程,为我们时代留下了一部部经典文学作品和一幅幅时代画像,使我们从中不仅能感受到作家们的内心世界,而且还能通过阅读在生活中发现生活,在历史中理解历史。语文作为母体,不仅承载着其他门类艺术的发展,也承载着世界的良心。文学语言肩负整合现实图景、洞彻世界秘密、传达内心温暖的重任。所以,我们要对一些语文是“纯工具”、阅读是“纯技术”等言论以正视听,变被动为主动,把充分挖掘阅读教育中的人文价值、感受作者和读者之间思想感情和知识交流放在首位,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求知、立德、开智、审美的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对自然和社会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是学生心智成熟和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不仅仅涉及学生的智力性因素,而且还涉及非智力性因素。遵循阅读过程中学生主体的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在领会阅读知识、掌握阅读本领的同时,他们的身心也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具体到中学语文教育,用著名学者钱理群的话说,“就是要打好两个底子——终身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4]中学语文教育就要让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智慧地读出自己的智慧,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并且形成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语文教育的任务,是要通过“立言”来“立人”,使学生个体完成自然人--社会个体化--个体社会化的完整过程。
阅读活动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互动和制约也是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学生和教师通过思维活动解构作品,使无生命的文字材料经过思维活动变成有生命、有活力的对象,同时也使作品经过思维活动而具备的审美价值,反过来作用于教师和学生。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文互动(学生和文本),学生们的阅读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自觉探究的钻研精神和独具个性的创新精神得到进一步养成。
目前,虽然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普遍共识,但也有部分语文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过分地追求课堂教学趣味性、新奇化的效果,片面追求学生的激情参与和短期兴趣,进而在阅读课堂实践活动中将工具性目标的能力培养与人文性目标的追求对立起来,“出现只追求形式而无视文本的内在价值,游离文本主旨乃至舍弃文本等弊端”,因而,“寻求基于情感体悟与表达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策略”就成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努力方向[5]。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若想达成知情并茂效果,需要采取以下几种阅读策略:
阅读更多是个人自己的独特体验,是一种隐蔽的内省,是一种较多凭借感觉来意会的过程,阅读需要心灵自由,但课堂教学要有目标,需要控制。我们如何确保学生的自由参与,并将阅读活动与学习目标密切联系起来?如何推断学生的内心活动是否已通过其外部行动得以表达?我们认为,这方面的关键是要开展以知识学习和审美阅读为基础的阅读实践活动。比如我们在教学曹禺的现代话剧《雷雨》第二幕“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见”那场戏时,可以分设角色让学生参与其中,将学生带入戏剧情境,通过具体的演剧活动,使学生认知的情感、审美积极性得到激发,阅读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推动阅读教学中“知情并茂”目标的达成。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极大调动出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可以使本来分散的阅读体验得以凝聚为集体的审美活动,使整个课堂阅读教学内容变得集中、有序和高效。
此外,将研究性学习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语文常规教与学的具体实践中,也可以更好地达到“知情并茂”的效果。针对新教材,有的老师积极探索“研读性导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自我学习为中心,通过选择材料、组织展示,主动积极地探索教材(包括语文读本)、自主进行拓展阅读与评价,打通课内外语文和预习、习得、评价的界限,使阅读课不仅仅“教课本”,更多的是“用课本教”,进而提高学生母语素养、批判思维能力及必需的言语表达能力。比如可以尝试成立演示小组,让同学们自己上台授课,或是围绕一个“点”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或提出自己在阅读中的疑惑、问题,让大家有针对性地讨论,在同学的启发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资料的整合下,解决阅读学习中的问题;或者采用教师答疑式,先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时的问题,然后,有效安排教师进行授课、答疑;或采取练习法,以练习答题形式强化阅读内容的学习掌握,等等。“研读性导学”语文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知情”得到极大的激发,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激活师生双边知识储备和情感积累,促进学生“知情”能力的增长。
阅读的目的是理解。成功的阅读课大多具有“知情并茂”的鉴赏韵味。但无论是文本内容还是技法,都离不开对语言的理解和鉴赏。例如我们在进行《阿Q正传》的阅读教学时,不应仅仅局限于从课文中的序、优胜纪略、续优胜纪略、恋爱悲剧、生计问题,从中兴到末路、革命、不准革命、大团圆这九章内容来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应从作者“嘻笑之怒,甚于裂眦”“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语言使用风格上来理解“精神胜利法”其中的况味。阿Q对“第一个”的推崇,对被人欺负之后的迅速“忘却”,都与他“状元也是第一个”想法相契合,这也是他能够“自轻自贱”的理由,因而他感到永远的精神快慰。作者通过生动诙谐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行动,使阅读的人感觉到了强烈的嘲讽意味的同时,也使作品增添了一层深厚庄严的色彩。我们在阅读鉴赏中要努力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空白之处并展开想象,补充扩展,咀嚼品味其中的情感意蕴,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知情水平。
“知情并茂”并不是文学性较强的课文的专利,而应是所有成功的阅读教学必备要素。有老师上刘少奇的议论文《个人和集体》就突破传统的抓论点、找论据、学论证的教学方法,注重对议论文情感的体验、思想的反思,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先概括文中“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接着将议论文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举出身边的所看到的“个人和集体”事例,并思考个人与集体应该是什么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传统与现实对话、历史与发展对话、文本与心灵对话、情感与理性对话中探究情感,品味思想内涵,最终明确集体需要杰出的个人、个人又必须服从集体的道理。
阅读教学不仅需要有理性的分析、价值判断,而且更应突出感受、想象、情感、共鸣和享受,还阅读以本真的面目。英国教育家埃克斯利(C. E. Eckersley)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3]55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融进更多的具有想象力的感性情境,使教学语言具有审美诱惑力和推进力,让学生产生一种美的期待和渴望。如在上到《一碗阳春面》中主人公三次要面的问句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心境,用符合故事情境、人物心态的语气、语调读出。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一个接着一个试读,当最后一个同学读完并博得一片掌声时,教师从每个同学的眼中和脸上读出了知情并茂的愉悦和收获。
我们还应该把阅读体验心得融入问题的设计和阐释性的点拨之中,引导学生去挖掘作品的意蕴。目前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往往只见“言”不见“文”,字字落实,句句串讲,有意无意忽略了感染、熏陶和智慧的启迪,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文言文教学同样需要“知情并茂”。有老师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匠心独运,富有创造性,上出了“知情并茂”的高境界。先由文题的“讽”入手,让学生弄清楚课文的一、二两节,由生活中一件琐事让齐王明白受到蒙蔽。老师抓住“暮寝而思之”的“思”,揣摩齐王心理,拟了一句文言:“吾诚知不如徐公美,而吾妻、妾、客皆以美于徐公,何也?”让学生依据原文来翻译这个句子。又问学生“皆以美于徐公”还没有其他表达方式,学生讨论后,发现还可以说成是“我之妻、妾、客皆美我者,何也”。不仅顺带搞清楚了文中涉及的介词宾语省略和意动用法,而且有一种创造性运用的快乐。教师再由文题中的“纳谏”切入三、四节,依据原文详略互见的特点,挖掘出原文作者剪裁掉的一句话,并要求学生用“如此则……而……”的语言格式,来概括三、四段的意思。学生反复讨论,最后共同填出:“如此则弊可除,而齐国必强”。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把这句话剪裁掉的原文,有什么好处。学生有的说可以避免重复,有的说更加含蓄、给人启发……这就跳出了“疏解串讲”的窠臼,抓住了语言又不仅仅死抠语言,给学生思维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在充满发现的愉悦中去完成对课文的学习,让教室里弥漫着“知情并茂”的心灵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