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成瘾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成因探析
——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3-05 02:52:20陈烨琪朱长根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购物智能手机社交

陈烨琪,朱长根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一、高职学生移动网络成瘾的研究背景和价值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8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 亿,人均周上网时长27小时,网民中使用移动网络的人群占比达到97.5%,而学生群体占比为25.4%,位居第一[1]。近年来,“95 后”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群体中的主力队伍,随着物质环境的日益优化,他们从小开始接触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及兴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国内多数学者对移动网络成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刘勤学等认为手机成瘾是一种新型的行为成瘾,由于个体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所致,且该种使用行为无法控制从而导致个体的社会功能受损,随之带来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多种问题。国外也有部分学者把手机过度依赖界定为一种技术成瘾,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包含人机互动和非生化的行为成瘾。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和自我约束力、控制力较差等特点,不少学生因过度依赖手机而产生成瘾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其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尤为突出,给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以在校高职学生为调查对象,探析当前高职学生移动网络成瘾的特征及对其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原因分析,进而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管理提供借鉴。

二、关于高职学生移动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被调查者为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年龄为18-23 周岁之间。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其中男生156 人,女生138人,大一102人,大二99人,大三93人,平均年龄为20.61岁。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采用随机整班抽样方法,编制移动网络成瘾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问卷,该量表有智能手机基本使用表、高职学生移动网络成瘾分类量表和人际关系诊断量表。调查问卷当堂分发,当堂回收,要求被受访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真实回答。通过调查问卷观察高职学生手机网络成瘾情况及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将成瘾学生分组观察,对无手机状态进行实验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1.高职学生智能手机使用表

该表由10个项目组成,适用于了解和掌握高职学生智能手机的基本使用情况。主要包括手机的用途与功能,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以及对智能手机经济投入情况分析三个方面组成,初步分析与判断手机网络成瘾潜在者特征。

2.高职学生移动网络成瘾分类量表

该量表适用于筛选移动网络成瘾类型并测试其实用性和可靠性[2]。该量表共有32个条目,包含“移动网络社交成瘾(Relationship,R 分量表)”、“移动网络娱乐成瘾(Entertainment,E 分量表)”、“移动网络信息成瘾(Information,I 分量表)”和“移动网络购物成瘾(Shopping,S分量表)”4个类别。并采用五点评分,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依次计1-5 分,得分越高,表示该类移动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越高。

3.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

采用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3]。该问卷有40项目,分成五个,包含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和情感支持,每一维度由8项目组成,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

4.分组实验

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成瘾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八小时无移动网络实验,由教师直接观察,记录学生情感变化,分析成瘾状态表现、心理因素及危害影响。

(三)研究结果

1.智能手机使用情况

智能手机具有便携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已成为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高职学生智能手机使用表的数据和直接观察表明,有99.67%的被调查学生正在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下载主要集中在社交工具、游戏竞技、新闻信息和网购平台等程序,初步判断使用移动网络的时间越长,经济投入越大,对智能手机上网的依赖程度及粘性越强,而成为潜在移动网络成瘾者。

2.高职学生移动网络成瘾的情况

根据研究,294 名高职学生的移动网络成瘾分类量表得分呈正态分布,最低分为33 分,最高分为162 分。在量表的32 个条目中,选择“比较符合”“非常符合”的前5个项目依次为:当手机不在手上时,我总想看看是否有人发信息给我或给在我的微博、朋友圈下点赞和回复;我通过移动网络访问网上商城;我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用手机查找和阅读各种新闻和信息;当在线网络小说或游戏任务更新的时,我总是第一时间跟进;手机网购让我觉得开心”。各条目上的题目项均分在3.101~3.813 之间,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五点计分范围在0~5 之间)。得分越高说明该类移动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越高,结合教师观察和无手机状态实验分析,研究显示,有移动网络成瘾学生58人,其中男生37 人,女生21 人,大一19 人,大二21人,大三18人。

3.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得分的平均分是126.21。其中16.28%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弱,73.88%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等,9.84%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在五个维度中,主动交往在人际交往能力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4.00%,其次为情感支持,为46.00%,适当拒绝为29.33%,自我表达为14.67%,最后是冲突管理,为7.33%。对纳入研究的高职学生采用此问卷进行测定,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Q为0.85,调查问卷中五个维度的信度区间为0.79-0.85,问卷与人际反应指标(IRI)的总分相关值(效标效度)为0.81。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五维模型的拟合是可以接受的。此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基本符合心理计量学的要求,可以应用于本次调查。

三、高职学生移动网络成瘾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移动网络成瘾对高职学生在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带来诸多影响与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移动网络“社交成瘾”带来人际交往的孤独感

高职学生移动网络成瘾量表结果显示,移动网络依赖和孤独感有显著的相关性。从智能手机使用情况来看,移动网络“社交成瘾”者存在通讯软件和社交软件的下载数量较多、使用频率较高等现象[4]。由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手机的交友功能和即时通讯功能让不少学生出现聊不离手的现象。随着日常交往逐渐淡薄,他们更愿意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与“网友”诉说心事,分享沟通。对社交工具的日渐依赖往往使他们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而一旦放下手机,内心的孤独感急剧上升[5]。

(二)移动网络“娱乐成瘾”导致人际交往的冷漠隔离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将“游戏障碍”纳入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中,“游戏成瘾”正式被列为精神疾病。随着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校园“低头族”成为趋势。网络游戏的承载主体逐渐从电脑转移至手机,依托手机而开发的游戏、娱乐软件成为交友的新渠道。对面相识却不相交的同班同学、同窗校友,如今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似乎因为有了手机网络游戏的存在而少了往日的团结和温情,多了份隔离与冷漠。移动网络“娱乐成瘾”者偏好于依托手机提供的娱乐功能为媒介,作为社交的主要工具和方式。而长时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局限了他们的沟通思维,从而出现在人际交往中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情绪、缺乏亲密真诚等现象,加剧孤独心理,导致人性的冷漠隔离[6]。

(三)移动网络“信息成瘾”引发人际交往的信任危机

从互联网交友的局限性来看,信任危机不仅仅发生在社会群体之中,学生群体同样面临。10年前,校内网引领一阵实名制网络交友,通过实名联系上多年未见的同学同窗,而10年后的情况却大有不同。学生群体成为网络水军尤其是娱乐版块网络水军的主要群体。多数现象表明,高职学生在依托互联网进行社交时大多不愿表露真实的自己,一方面在网络世界中不用为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另一方面他们认为通过匿名的方式可以获取安全感和满足感。网络是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最前沿。每遇热点问题,每逢敏感时期,总有不法分子歪曲历史、罔顾事实,在网上大量发表主观臆测的言论,与事实严重偏离。对于正处在心理建设时期的学生来说,网络负面舆论直接影响到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从而引发学生群体的信任危机和道德缺失[7]。

(四)移动网络“购物成瘾”造成人际交往能力的减退

网络购物因其实惠、便捷成为网络信息时代下流行的购物方式。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与覆盖,手机网络购物带给人们更多便携性与趣味性的购物体验,也随之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国外学术界多把网络购物成瘾视为强迫症类型之一,其中女性、学生为主要成瘾群体。他们通过网络购物来逃避现实,依托移动网络购物来缓解压力,易出现购物时间长、频率高等现象,更有甚者出现一天不购物时情绪就会低落,购物后常感到后悔,明显影响学习和生活,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减退。移动网络实现了无时段、无地域、无国界的购物体验,看似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的接触范围,实际上移动社交网络侵占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时间,随着习惯的产生与改变,他们更加依赖于虚拟世界中的情感媒介,忽视与身边人的沟通和交流,而出现羞愧、恐惧社交、自我封闭等现象,实际人际交往能力减退。

四、高职学生移动网络成瘾心理探析

(一)较强的自我意识

高职学生正处于18-23 岁成年早期阶段,随着物质环境的日益优化,精神环境的日益丰富,他们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出现以自我为中心、挣脱父母和老师的管教等现象。加上缺乏沟通,他们更愿意在手机世界里追逐自由、寻求自我,而不再向父母、老师倾吐心声或寻求帮助。从个性化的手机品牌、装饰物件到多元化的应用程序使用无一不体现着他们标新立异、追求独立的性格特点,依赖手机现象逐渐出现。

(二)人际交往的映射

95 后高职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和心理建设的重要时期,他们渴望获得归属感,并被所在的人际交往圈认同。尤其对刚入校的新生来说,难免会产生孤独感、抑郁情绪和社交障碍等问题,从而导致他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世界中表达自己。笔者在对高职学生移动网络成瘾问卷的294 份有效调查数据中发现,有56 人下载8 款以上的社交应用程序,有175 人表示偏好用社交软件来更新状态。在虚拟社交场所建立朋友圈,渴望得到他人的转发、评论或点赞,来获得归属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映射出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潜在心理状态[8]。

(三)虚拟网络中的人际关系

高职学生既是新媒体、新社交、新娱乐的受益者,也是潜在危害着。通过移动虚拟网络,他们接收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讯息,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以娱乐、交友为依托建立各自的人际交往脉络。由于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舆论风向时常存在某些隐患,难以辨别真假善恶使得他们易被误导和侵蚀。尤其是以手游、社交为主导的娱乐休闲方式,较强趣味性和交互性让他们难以自拔而演变为成瘾状态。

五、结论

高职学生是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众多高职学生成为移动网络成瘾者而影响他们人际交往的现实中,如何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已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都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从自身、父母、学校、社会共同出发,相互配合、积极引导,使他们认清手机成瘾的危害和对未来的影响,改变对手机的习惯性依赖,通过不断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转移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转变移动网络依赖程度,建立友好平等、和谐健康、阳光积极的校园人际关系,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新挑战、新未来。

猜你喜欢
购物智能手机社交
社交之城
英语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8:28
智能手机是座矿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智能手机脸
英语文摘(2020年5期)2020-09-21 09:26:30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社交距离
第一财经(2020年4期)2020-04-14 04:38:56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趣味(语文)(2018年8期)2018-11-15 08:53:00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8
圣诞购物季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