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婧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胶结材料,然而,在公元500年左右,中国有人发明了一种不亚于混凝土的胶结材料——糯米砂浆。用糯米砂浆粘合的建筑物非常结实,使用寿命也很长。这些建筑物能抵御包括地震在内的许多自然灾害。除了长城,明朝及之后的许多古代宫殿、陵墓、宝塔等大型建筑物都使用了糯米砂浆。比如建于明代的兴城、南京、西安和荆州古城墙,它们与长城一样,历经600余年仍巍然屹立。
现今,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糯米砂浆是不是就可以重现江湖?虽然糯米砂浆能达到混凝土的坚硬程度,但相比之下,糯米砂浆的造价更高,耗时更长,而且它不能结合钢筋来修造建筑物。
不过,对于中国古建修复工程来说,糯米砂浆却是一个宝藏。古建修复讲究“修旧如旧”的原则。因此,在修复损毁的古建筑时,糯米砂浆得到了重用。如今,修复专家已利用糯米砂浆,将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寿昌桥修缮(shàn)成功。
尽管用糯米砂浆来胶合的建筑物十分坚固,但这种技术到清朝晚期却已经不再流行,随着中国第一家水泥厂的开业,它更是被取而代之。因为,在农业产量有限,农作物易遭自然灾害毁坏的古代,糯米砂浆就是一种典型的建筑奢侈品,所以,尽管糯米砂浆技术在明朝以后愈发成熟,但也仅被使用于明长城、清东西陵、福建土楼等重要建筑物的建造中。
在糯米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有机成分——支链淀粉,它能与石灰结合,产生一种足够坚固和稳定的材料,能使砂浆和砖的结合十分牢固,甚至可以防止杂草在砖缝之间生长。